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三上11月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4年11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商时期,商王祭天往往要宰杀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牲畜。西周时期,“周公营洛邑”,祭天时只杀了两头牛,洛邑修成后,成王前去祭文王、武王,也不过“文王gi牛一,武王骍牛一”。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B.早期治国理念的进步C.祭祀重要性逐步下降D.敬天观念的一脉相承2.有学者认为:“魏晋玄学回到儒经原典,又综合老庄等学说,追寻作为名教本原的天道由来及意蕴,阐发名教所蕴的圣人本意或名教体系的合理状态,实际上与董仲舒当年以笼罩宇宙的天道来统一人间秩序一样重要而急迫。”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玄学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承袭了老庄的思想精粹C.形成了严密的思辨体系D.拓展了儒学的发展空间3.从高宗、武后开始,唐政府对江南地区逐步采取了田租折布的政策,到玄宗时期,江南诸州县“折纳布约五百七十余万端”,江南租米的北运基本停止。但玄宗以后,江南租米未见折纳为布者,反而有时还将两税钱折纳成米。这表明玄宗以后A.江南割据倾向日益严重B.商品经济因战乱衰退C.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剧变D.政府税收制度的变革4.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御史中丞弹劾开封府尹许王赵元僖,赵元僖感到不平而向其父宋太宗申诉:“臣天子儿,以犯中丞故被鞫,愿赐宽宥。”宋太宗道:“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擿,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耶?”这折射出宋代A.法治观念深入人心B.血缘政治较为发达C.皇权受到一定限制D.基层治理得到加强5.1358年,元朝色目进士余阙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败死。朱元璋为其立庙于忠节坊,明代有诗人称赞“圣朝立庙显忠烈,千古流芳载青史”。“余阙守城”甚至一度与“岳飞恢复”“文天祥就义”等典故并列。这表明当时A.科举取士受到重视B.民族隔阂基本消除C.基层教化形式革新D.伦理纲常影响深刻6.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部分进口货物税率(%)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货物1843年前1843年1858年棉花24.195.565.72棉纱13.385.564.86斜纹布14.925.565.05A.积极融入国际市场B.商品经济的发展C.对外部压力的屈从D.财政危机的加深7.下表是不同材料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记述。这说明当时记述出处光绪十年(1884),李鸿章奏称:“现在局库极形支绌,每月应发各兵轮薪饷,及制造军器子药等项,军费不敷”“拟恳天恩,准予北洋暂开军器捐输”。李鸿章的奏折张之洞自称在粤征收捐纳款,“自光绪十五年起至十七年止,专充购枪炮机及造厂费,总以足敷开厂之用为度”。张之洞的奏折“中国电报局自1884年成立,到1911年截止,共有198个分局委员……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谢俊美著《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A.兴办洋务导致中央权力下移B.增强军事力量以抵御外来的侵略C.民间踊跃投资官督商办企业D.借助封建手段拓宽洋务资金来源8.戊戌变法中维新派要求精简机构,多名地方巡抚大员遭到裁汰,于是“流言纷纭”,“京朝震动,外省悚惊”。同时维新派还要求设立中央制度局,先是总署迟迟不呈递,在光绪催促下,军机大臣曰:“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由此可以推知A.晚清近代化转型的艰难B.机构改革损害顽固派的根基C.清政府已面临统治危机D.维新变法具有一定的妥协性9.下图为1940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中华报》刊登的漫画《团结抗战》。该漫画旨在A.揭露了日军侵华的残暴行径B.宣传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坚定民众抗日战争必胜信念D.表达对皖南事变影响的忧虑10.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谈论“六五”计划时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邓小平意在强调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D.加快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1.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前对士兵进行了一场演讲:“我们马其顿人就要跟波斯人和米地亚人打仗了。他们长期以来沉浸在舒适享乐之中,我们却在长期的战斗和无数艰难险阻中锻炼得更加坚强了。最重要的是,这一仗将是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大搏斗。”亚历山大的这段讲话A.强调了对希腊族群身份的认同B.展示了灵活多变的统治策略C.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正义性D.宣扬解救被征服地区的人民12.12世纪时,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在缴纳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可以越过领主法庭,直接向王室法庭发起申诉。王室法庭有权推翻原来领主法庭的裁决;定期派遣王室法庭到各地巡回审理地方案件。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封君封臣制度逐渐解体B.国家权力向地方的延伸C.贵族和国王矛盾的缓和D.司法体系逐渐趋于完备13.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尼德兰地区(包括独立以后的荷兰共和国)成立了最早的制图学校,涌现出奥特里乌斯、约德等著名制图学家,印制、销售了大量的各类世界地图,莱顿大学的数学系设立了相关的课程以培养测绘员和地图制作员。这反映出A.殖民扩张促成贸易中心转移B.科技进步促进教育转变C.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国家形成D.时代风气影响文化发展14.19世纪,英国史学家考尔德科特在《大英殖民帝国》一书里写道:“英国殖民者往往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不像西班牙人那样大肆杀戮,而是“征服了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将其驯化为奴”。对于被视为“英王冠上的宝石”的印度,作者更是强调:“英国统治印度的目的在于教化”。这些记录A.说明历史叙述受作者立场影响B.夸大了英国殖民对印度的积极作用C.是研究英国殖民史的一手史料D.客观上缓和了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15.据统计,2019年全球有2.58亿移民,比2000年增长了50%,移民占全球总人口的3.4%。仅2018年,就有超过2亿移民劳动者向家庭汇去了6890亿美元的汇款,其中5290亿汇往发展中国家。据此判断,世界移民A.弥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缺口B.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C.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D.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体育活动。汉代帝王喜爱蹴鞠,传说汉武帝时“平西域,得胡人善蹴鞠者,尽衔其便捷跳跃”,遂“好而为之”。民间的男女老少也常因陋就简,在“穷巷蹴鞠”,一人或数人进行游戏。据汉代文献记载:“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蹴鞠”。军中的蹴鞠对抗性很强,两队各6人对阵,置裁判,按规则比赛,时有文学家对此论道:“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摘编自仝晰纲、王淑琴《汉代蹴鞠述论》等材料二宣统二年(1910),美国传教士爱克斯纳发起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在南京举行,后被追认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举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后来议定由浙江省政府筹办。1930年4月1日,大会在杭州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参加者十四省区、七市,选手达一千六百余人,可谓极从来未有之盛”。蒋介石在对运动员致训词时强调:“现在中国在世界地位低下,原因在于中国人民体格太弱,以至德育、智育均受影响,故此后希望注意体育,以救此危”。——摘编自陈建宁《一九三○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等材料三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大事记(部分)20世纪50年代陈镜开、吴传玉、容国团等运动员先后在国际赛场打破世界纪录或夺冠,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扔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展现中国人民的崭新形象。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1971年“乒乓外交”促成隔绝了22年的中美两国关系破冰。1984年在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许海峰为新中国夺得首枚奥运会金牌。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第十一届亚运会。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并以51枚金牌第一次居于奥运会金牌榜榜首。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尽展友善、开放、包容的大国自信和风范。——摘编自靳大力《体育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内蕴逻辑、发展历程和实践路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蹴鞠运动在当时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第四届全运会召开的背景。(7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1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12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集市当属香槟伯爵领地的香槟集市。香槟集市位于佛兰德斯至意大利的商路上,轮流在特鲁瓦、拉尼、普罗文斯、奥布河上的巴尔四个城市举行。东方来的香料、丝绸、染料等经意大利商人之手由此地输往西欧各地,佛兰德斯的呢绒在此集散后运往意大利和东方。13世纪,集市臻于鼎盛,埃及人、叙利亚人、希腊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德意志人等云集于此。1286年,香槟伯爵女继承人嫁给菲利普四世,伯爵领地随之并入王室领地,国王收取比交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如棚舍出租费和销售税等。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以及欧洲贸易的变化,使香槟集市在14世纪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据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等材料二明代成都的蜀锦生产虽名传天下,但仅存于蜀王府而“闾阎不存”。而且蜀锦“不可以衣服,仅充茵褥之用,只王宫可,非民间所宜也”。保宁虽“有丝绫文锦之饶”“其丝绸绫绢既用以自衣被,其余且以货诸他郡,利云厚矣”,但输出总量并不很大。实际上,明代四川民间衣服所用丝织品多取之于江南,商人携数千金购苏杭绫罗绸缎运销四川之事颇见于小说。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区的建昌卫,因有大量木材输往江南,故“虽僻远万里,然苏杭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材料三1815年建立的“德意志联邦”由38个邦国组成,它们都拥有绝对的主权,税收和商业政策各行其是。因此,德国境内仍然关卡林立,货物从汉堡到德累斯顿,要缴纳多达35次的过境税。同时,随着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取消,原先因受到保护而有所发展的德国工业,面对外国工业品尤其英国工业品的强大竞争,纷纷陷入困境。经济学家李斯特批评道:“38条关税界限窒息了内部商业。它们无异于捆绑着人躯体各部的38条绳索,使血液不得流畅”。为摆脱困境,他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关税和经济区的主张。——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香槟集市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川民间所用丝织品多取之于江南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卡林立给德意志造成的恶果。(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与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于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跨越时间距离的离异与回归。长期沉睡于中世纪落后状态的东方又是一种类型。这里的离异,首先表现为向西方近代文明的模仿、学习与趋近;这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本民族的主体意识,以求避免被先进的外国文明同化。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跨越空间距离的离异与回归。——据《章开沅文集》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2024-12-05
·
6页
·
76.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