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二次联考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7月25日,“月掩土星”(即月球在巡天过程中将土星遮挡的现象)这一天文奇观如约上演。图1为“月掩土星”现象各天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图11.图1中心天体的类型是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2.“月掩土星”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地球、月球、土星的公转轨道具有A.周期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共面性2024年10月11日凌晨,北京(北纬40°)地区多处再次见到极光。北京喇叭沟迎来极光大爆发,肉眼可见北边天空泛红,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3~4题。图23.北京能够观测到极光现象的原因是A.太阳活动强烈B.太阳辐射过强C.地壳运动频繁D.地球火山喷发4.极光现象发生在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成都市民众通过电视、手机等提前接收到了ICL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地震预警。图3为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地震发生时成都市民众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及时合理避险。据此完成5~6题。图3图4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3中的圈层A.①B.②C.③D.④6.ICL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发布的预警信息“地震横波还有45秒到达”,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自救时间”。推断确定“黄金自救时间”的主要依据是A.纵波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B.纵波传播速度慢,破坏力小C.横波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小D.横波传播速度慢,破坏力大地球上的大气自出现以来,其组成成分就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水汽的减少与地球海洋的形成密切相关。图5为地球大气成分的历史演化图。据此完成7~9题。图57.相较于现代,地球大气形成之初组成成分的特点是A.以氦气为主B.大气成分单一C.水汽含量低D.缺少氧气成分8.据图推测地球海洋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冥古宙B.太古宙C.元古宙D.显生宙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9.太古宙时期出现氧气的原因是A.海洋中出现了蓝藻B.蕨类植物生长繁盛C.哺乳动物快速发展D.海陆格局基本形成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图6所示),它们是海边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门徒”命名。这些石柱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个现在只余下八个……据此完成10~11题。图610.形成“12门徒”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水堆积B.海水侵蚀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11.“12门徒”景观形成的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某周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外实践活动。周六为阴天,周日为晴天,天空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图7为两日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图7高一地理第3页共6页12.图中两条气温曲线代表的日期及天空颜色分别是A.甲为周六,蔚蓝;乙为周日,灰白B.甲为周六,灰白;乙为周日,蔚蓝C.甲为周日,蔚蓝;乙为周六,灰白D.甲为周日,灰白;乙为周六,蔚蓝13.乙日期白天温度较低,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我国干旱地区某地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该工程由地下暗渠和地面上竖井、明渠和蓄水池组成。2024年该工程成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图8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图814.图中地下暗渠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下渗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15.该引水工程最突出的效益是A.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B.减缓城市内涝C.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D.提升空气质量16.该引水工程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是A.南宁B.吐鲁番C.北京D.哈尔滨高一地理第4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图9示意考察队乘坐的“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时主要航线。图10示意不同纬度两处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图10图9(1)比较图中甲、乙、丙三地水温的高低,并说明理由。(6分)(2)说出甲、乙、丙三地船舶吃水深度最大的位置(船舶载重不变),并说明理由。(4分)(3)判断丙海域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规律对应图10中的曲线,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图11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图11(1)指出图中四个平坦面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并分析原因。(6分)(2)推测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并分析原因。(6分)(3)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过程。(6分)高一地理第5页共6页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图12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图12(1)指出沿采样点1至9方向,沙粒的分选性和平均粒径的变化。(6分)(2)请在下图中绘制当地冬季白天绿洲与沙漠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6分)(3)说明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6分)高一地理第6页共6页
广西河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盟考试地理试题
2024-12-13
·
6页
·
897.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