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木斯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

2024-12-13 · 9页 · 40.4 K

2024——2025年度(上)高三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1978年12月,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   )A.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治理体系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发展生产力和深化改革开放3.2013~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7.4%;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也超过了400亿美元。据此可知,“一带一路”的践行(   )A.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全球化B.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认可C.消弭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D.促进了参与国的经济发展4.古雅典民主制度当时已为人赞美,但也有人称其为暴民统治,认为其“混乱,冲动,平庸和愚蠢”。中世纪时期,雅典民主制湮没在历史中。文艺复兴后,雅典民主制被欧洲人重新发现,尽管在17~18世纪,民主仍是一个贬义词,但到19世纪中叶以后,肯定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观点。这种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历史变化主要反映出(    )A.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曲折艰难 B.历史评价总是带有一定主观性C.人们对历史的探究往往具有局限性 D.历史评价与评价者的现实需要相关5.在早期民族那里,仪式、言语或文字都是被看作与神沟通的媒介,政治权力从这种交往媒介中产生。古代希腊关于神的故事不仅保存在神庙与王宫之中,而且流传于民间,从而使神圣仪式与神话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这(   )A.体现了理性主义 B.扩大了公民大会权力C.与城邦政治相关 D.增强了区域经济联系6.公元2世纪下半叶的罗马作家米努契乌斯·菲利克斯曾说,“罗马人除了拜自己的神之外,还拜所有的神……刚征服一个城堡,就对这一地区的神灵叩拜起来,无论什么神都拜,甚至设立神龛拜不知名字的神,还拜亡灵”。这一做法(   )A.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B.是罗马公民法实施的结果C.消除了罗马帝国的民族矛盾 D.冲击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7.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并加冕新王。他将土地分封给诺曼骑士作为采邑,并要求向他效忠。诺曼人说法语,但仍沿用盎格鲁—撒克逊司法制度和税收制度。威廉还进行了人口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地产和牲畜等等。这些措施(   )A.促进了英法民族间融合 B.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形成C.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进程 D.激化了英法两国民族矛盾8.《剑桥意大利史》载,1080—1130年,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等地都建立了城市共和国制度,组建了“为商所有,为商所治,为商所享”的政府。司法官在政府中扮演突出角色,行政长官定期轮值,所有执政官都对城市共和国庄严宣誓。这反映出当时意大利(   )A.城市有一定自治权 B.权力制衡雏形初现C.世俗王权有所加强 D.市场竞争日益加剧9.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0.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 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D.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11.西欧中世纪,香料价格昂贵,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香料与基督教信仰和东方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它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性;15世纪以来,香料“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复存在。上述变化主要在于(   )A.新航路开辟及世界市场雏形显现 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推动C.世界经济贸易和政治格局的变动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1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了罕见的艺术与科技活动相联系的境况。艺术家为了求真写实,以科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界的空间关系、光影特征以及再现的秘密。这反映出(   )A.艺术革新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B.理性主义影响了艺术风格C.艺术创作摆脱了宗教束缚 D.西方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13.14、15世纪,欧洲的英国、西班牙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他们开始垂涎教会的土地、财产、各种首饰、艺术作品和高档家具等财富。少数思想家更是宣扬《圣经》的权威在罗马教皇之上。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得到社会各阶层响应 B.人文主义者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C.人文主义取代了基督教的学说 D.宗教改革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14.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讴歌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和享乐;18世纪部分启蒙思想家提出:“邪恶的存在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更为关注(   )A.理性自由 B.社会改造 C.社会正义 D.民主共和15.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有(   )①手工工场的发展  ②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③圈地运动的开展④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海外市场  ⑤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如表呈现的是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所整理的相关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主题的是(   )内容南美的解放者孟买工人起义马赫迪起义墨西哥独立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D.西方的列强瓜分世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路”建设倡议上升为国家意志。“一路”建设倡议在实践层面上,以沿线各国利益为主要关切,以破解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外经贸发展水平低下这一困局为落脚点,通过平等互惠的合作,让沿线各国共享本地区发展的红利。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助力沿线各国改善地区治理。——摘鳊自张中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权益维护》材料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摘编自张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全球治理困局的中国方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意义。?(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8分)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早在宋代前后,广东番禺就是全国五大甘蔗种植区之一。明清时期广东各府县都有种植甘蔗,尤以珠江流域的番禺、东莞、增城种植最多,“蔗田几与禾田等”。增城人陈忍庵,“往来于蔗畦稻田垄之间,躬树艺,自旦至暮不少休,收田圃之入以裕”。合浦人陈大恒,于乾隆十六年(1751)雇佣长工短工种植甘蔗,并开设糖坊,榨蔗制糖,一次就卖给一个糖商五万片,其规模已相当可观。”广东的“香、糖、……诸货,北走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其黠者走澳门,至于红毛(指在东南亚的荷兰殖民者)、日本、琉球、暹罗(今泰国)、吕宋(今菲律宾)、帆踔二洋,倏忽数千万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利。”。——摘编自陈学文《论明清时期粤闽台的蔗糖业》材料二  由于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蔗糖革命”对美洲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8世纪,出生在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裔人在殖民地广泛建立了大种植园和牧场,他们对伊比利亚半岛的行政统治和经济压迫极为不满,从启蒙思想中获得灵感,也会参加反抗税收的暴动以及民众起义,试图以北美的合众国式的共和政体来替代殖民统治,保留自身的特权。1807年,拿破仑侵略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王权因此受到打击,美洲殖民地趁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纷纷出现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力地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觉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列宁高度评价了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相提并论,看作是“二十世纪初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20.论述题(12分)材料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系列主场外交、多边峰会等不同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呼吁国际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又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决议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请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