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12-19 · 12页 · 174.3 K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评高中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可以看出,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血缘,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故AC两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结合所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2.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黄金时代“外部条件”的是()A.政治集权制度形成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内部压力和外部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C项正确;当时尚未形成政治集权制度,排除A项;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3.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手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酸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开创了民族交融的新时代 B.意在为其统治寻找历史依据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已经取得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氏寻找依据,进而学习汉族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鲜卑贵族的汉化”,而“化封建皇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指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王朝的短命也在商鞅变法时埋下了伏笔。下面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秦短命而亡相关的是()A.实行世卿世禄 B.实施重农抑商C.允许土地买卖 D.推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推行严刑峻法,激发了社会矛盾,为秦王朝的短命埋下了伏笔,D项正确;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适应了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商鞅变法实施重农抑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但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5.如图是关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示意图,据此推断该法令背后的指导思想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立嫡以长不以贤”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D.“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汉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这种将一个大诸侯国划分为多个小诸侯国的做法体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思路,D项正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应的是分封制,排除A项;“立嫡以长不以贤”对应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汉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排除C项。故选D项。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了皇权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皇帝“下其议”于群臣,再由宰相上奏议定结果至皇帝,供皇帝裁决。由此可知,这种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是提高还是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军国大事先由大臣议定,再由皇帝裁决,并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故B项错误。军国大事都必须由皇帝裁决,皇帝掌有最高决策权,朝臣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限制和监督皇权。故C项错误。7.《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 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 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等信息,可知,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宣称是华夏后裔,表明华夏认同的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华夏认同的发展,不能说明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排除B项;秦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且材料提及的是华夏认同的发展,并不相符,排除C项;仅从表格内容,无法得出古代史籍编修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8.据史料记载,隋文帝登基之初全国有户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而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唐太宗直到驾崩时才有380万户。隋唐户口数的变化说明()A.对隋代治理应该重新评价 B.户口统计存在较大问题C.对唐初盛世应当全面理解 D.史料记载存在失真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隋唐时期(中国)。“贞观之治”时期的人口数尚不及隋朝初年,但是唐初依然是盛世,这说明唐初的盛世不能仅仅从人口数量分析,应当全面理解,C项正确;材料重心是对唐代的评价,而非隋朝的治理,排除A项;户口统计是否存在问题并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B项;材料的真伪通过材料并不能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9.某同学为了参加辩论会搜集资料,他搜集到的以下图片可以作为证据资料来论证A.古代生产力的发展B.古代饲养牲畜的品种增多C.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D.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答案】A【解析】【详解】第一幅图所示为铁制农具,第二幅图反映的是二牛抬杠,它是一种耕作技术;第三幅图反映的是曲辕犁,它们共同反映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材料只一幅图提到牛,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灌溉工具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不断进步,领先世界,故D不符合题意。10.《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答案】D【解析】【详解】两段材料说明国家赋税主要来自南方,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上升,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判断东南地区的农民赋税负担是否沉重,且赋税比重要看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生产总量的比例,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种植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在明清时期,时间上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11.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D符合题意;北宋积贫积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处于劣势,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募兵制并不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故C不符合题意。12.元杂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盛行于城乡之间的勾栏瓦舍,反映了市民百姓现实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广受欢迎。元杂剧的兴盛()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士人阶层的需求C.使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得益于统治者的推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盛行于勾栏瓦舍,反映市民百姓现实生活气息,通俗易懂等,说明元杂剧的兴盛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元杂剧适应了市民而非士人阶层的需求,排除B项;元杂剧标志着戏剧的成熟,但其并未使通俗文化成为主导,排除C项;得益于统治者的推崇与元杂剧反映市民生活,“盛行于城乡之间的勾栏瓦舍”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不包括()A.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B.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C.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发行D.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商人群体实力雄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不属于明朝后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商人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葡萄牙人还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美洲、日本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朝后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明朝后期白银的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4.有学者认为:“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该学者论断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A.推行朝贡贸易和“海禁” B.忽视儒家文化圈的建构C.过分专注于君主专制 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可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行为是建立在朝贡贸易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明政府实行“海禁”,导致民间交流中断,因此没有形成明朝和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选项A排除;选项B不是主要依据,排除;选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