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到春秋时期,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战国中期的《包山楚简》,载有大量只以居住地为称的“人”,如“新都人奠逃”“东阪人登步”等。这一发展变化表明()A.社会秩序出现转型B.列国纷争加剧人口流动C.经济发展人口增加D.户籍管理制度日益成熟2.西汉时期,有许多名臣佳话传世,如:董仲舒为了学业有成而“三年不窥园”;霍去病立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而“投笔从戎”。这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貌是()A.开放包容B.敬天保民C.谦恭谨慎D.锐意进取3.太和三年(229年),曹魏明帝下诏,“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如“改《贼律》,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正杀继母,与亲母同”。这反映了当时()A.中华法系已发展成熟B.民族交融推动法治文明进步C.法律儒家化倾向明显D.社会动荡导致犯罪问题突出4.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下令置匦,“以收天下表疏”,并成立匦院,设知匦使,“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如“知朝廷得失,军国利害,……不得壅滞”。天宝元年(742年),陈留尉李揆,“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唐代投匦制度()A.促进科举制趋于完善B.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C.有助于匡正时政之弊D.埋下了地方势大的隐患5.自秦以降,历代都实行过公私皆禁的禁酒政策。宋朝不仅没有禁过酒,而且鼓励酿酒、饮酒。北宋开封有72座大酒楼,南宋杭州也是官私酒楼林立,批发零售分店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宋朝实行这一政策,意在()A.促进商品经济繁荣B.提高国家赋税收入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丰富民众日常生活6.哥老会是清朝活跃在四川地区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成员以无业游民和劳动苦力等为主,常与官吏发生冲突。到19世纪晚期,清吏惊呼:“昔则游勇土匪,其志仅在抢掠;今则勾结逆党,竟至谋陷城池,凶焰日张,剿办愈难措手。”这一转变说明其()A.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B.形成了严密的组织C.转变为资产阶级团体D.推动了革命的风潮7.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流传这样的民谣:“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年年官兵战,到处土匪乱。战的中国真难看,乱的人民不安然。”“田产又有兵匪忧,做个农民不如牛。”这些民谣可以解释()A.国民革命的迫切性B.民主共和的虚伪性C.军阀割据的必然性D.工农革命的可行性8.《新华日报》1938—1945年刊载了诸多塑造女英雄形象的报道,如表是相关统计。这些报道()《新华日报》刊载女英雄类别所占比例类别战斗女英雄劳动女英雄精英女英雄职业女英雄国际女英雄所占比例30%25%28%10%7%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时间作者及作品名称作品内容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植物图谱,描述植物的形态,展示植物分类概况。以水稻为对象,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1547年马一龙《农说》花、结实各环节技术,并用阴阳学说进行阐述。共16部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1590年李时珍《本草纲目》药计有1094种。以花木为主,共载70余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1617年赵崡《植品》以关中所产及本人所种为重点。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1628年徐光启《农政全书》资之源。——孙大川《中国科技史》材料二18世纪,作为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价值的科学植物学,成为欧洲大国重视的焦点。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植物学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植物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实验栽培,具体表现在:第一、植物学家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使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第二、植物学家把经济植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使之适应当地土壤,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明代植物学发展的突出特征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18世纪欧洲植物学研究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材料一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图1武汉传统棉业基本形态图2近代武汉棉业产业链基本形态——摘编自刁莉、唐倩《近代武汉棉业的贸易与发展(1893—1937)》材料二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国别印度美国日本其他总计年份担%担%担%担%担192041896460.9340494.916197823.57350510.76884961922137006973.71553198.430289516.3295871.61857870192466926754.31071808.742654134.6284872.312314751926152903354.750642418.173396426.3261970.92795618192898167350.848923025.344773523.2146520.819332901930194168155.8114387432.935059110.1450781.33481224193242601411.5310235183.4889342.41022302.73719529——摘编自王兆宁《湖北省棉业改良与推广研究(1927—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武汉地区传统、近代棉业发展的特征。(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对策。(13分)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二战后期,盟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联,效率高于国联。联合国议事依其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同时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战后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这是因为构建这一体系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要评述。(12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历史
2024-12-24
·
4页
·
4.9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