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12-28 · 14页 · 293 K

202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五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里耶秦简记载,迁陵县的政令下达后,接收单位不仅要认真执行,而且要将执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即使是县政府经过核实认定不符合政令的情况,也有书面汇报文件记录。这体现了秦朝()A.行政管理的严密性 B.官僚政治的成熟性C.监察体制的周密性 D.政令传递的保密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题干“政令下达后,接收单位不仅要认真执行,而且要将执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即使是县政府经过核实认定不符合政令的情况,也有书面汇报文件记录”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中央集权的确立,还离不开文书行政系统,各地方要将情况仔细上报,即使不合政令的也要书面汇报,两种情况的处理办法体现了秦朝行政管理的严密性,A项正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仅靠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官僚政治的成熟性,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文书传递系统而非监察系统,无法凸显监察体制的周密性,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在政令传递过程中注重保密,排除D项。故选A项。2.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承认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其中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制约 B.议会权力至上 C.贵族垄断政治 D.代议制不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5年(英国)。由材料“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可知,国王行使权力受到贵族组成的议会的制约,A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强调王权受到议会制约,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3.下图所示是1993—1999年我国私营企业城镇就业人员数据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思想解放路线的正式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3—1999年(中国)。据表格“我国私营企业城镇就业人员数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因此题干中私营企业城镇就业人员数据逐年上升,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本题无关,讲的是对内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C项;思想解放路线的正式确立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故选B项。4.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由此可知,唐代制科()A.录用程序较为烦琐 B.没有具体的选拔标准C.意在削弱吏部权力 D.有助于选拔特殊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由此可见,唐代制科有利于统治者选拔特殊人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制科录用程序较为烦琐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唐代制科考试有具体的选拔标准,排除B项;唐代制科意在选拔特殊人才,并不是为了削弱吏部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5.1978年,美国政府进行文官制改革,设立“功绩制保护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对抗滥用职权和(对抗)不公正待遇的文员”提供保护;这场改革还强调实行“功绩工资制”。这些举措出台的主要背景是,此前美国()A.冗官加剧财政负担 B.权力中心不断下移C.文官系统腐败低效 D.三权分立出现裂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设立“功绩制保护委员会”为“对抗滥用职权和对抗不公正待遇的文员”提供保护,强调“功绩工资制”。这表明之前美国文官系统存在问题,如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以及效率低下的情况,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文官系统的公正性和工作效率,C项正确;设立“功绩制保护委员会”和实行“功绩工资制”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冗官问题,没有相关信息表明美国当时存在冗官加剧财政负担的情况,排除A项;美国的权力中心是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下运行的,并没有呈现权力中心不断下移的趋势,此次文官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文官系统内部的问题,与权力中心的下移无关,排除B项;文官制改革与三权分立是否出现裂痕没有直接关系,材料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指向三权分立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6.1933年12月出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省县区市各级工农监察委员会应与中国共产党省县区市各级监察委员会,合在一个机关内办公。这项规定()A.完善了苏维埃政权的监察法规体系 B.提升了专业性监察机关的政治地位C.保证了反腐败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D.体现了行政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中国)。据题干“省县区市各级工农检察委员会应与中国共产党省县区市各级监察委员会,合在一个机关内办公”信息可知,省县区的监察委员和共产党监察委员合在一起办公,体现了行政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草案规定并未涉及到具体的监察法规调整完善,而是强调通过行政监督与党内监督提高监察力度,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到专业性监察机关,无法得出提升其政治地位,排除B项;保证了反腐败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秦汉律、令杂处不分,都具有法律效力;《晋律》严格区分律与令的界限;唐朝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令、格、式、科、“故事”等法律形式整合为律、令、格、式四类。该过程体现出中国古代()A.法律制度的儒家化 B.司法程序的规范化C.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D.法律内容删繁就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唐朝(中国)。材料体现了秦汉至唐时期法治建设的进程与特点,长时期的法治建设进程使中国古代法律体系逐渐完备,中华法系的结构不断走向完善,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看出法律的具体内容,不能得出“”法律制度是否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实施程序,排除B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具体内容,无从得出“法律内容删繁就简”,排除D项。故选C项。8.如表所示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厂法》部分条款的修订概况。据此推知,该法的不断修订意在()时间相关规定1833年在工厂内劳动的儿童(9—13岁)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童工入职必须提交上学证明1846年工厂教育是强制性,是劳动条件之一、童工的年龄下限调整为8岁,工作日的学习时间延长为6个半天或3个整天A.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强化社会福利制度的落实C.降低工厂的劳务使用成本 D.提高下层民众的文化素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厂法》对童工的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情况等进行了规定,这有利于提高下层民众的文化素质,D项正确;材料反映英国《工厂法》对童工的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情况等进行了规定,这有利于提高下层民众的文化素质,未体现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福利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降低工厂的劳务使用成本,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年9月,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通过该平台每日参与讨论的人数和累计提交的修改意见条数。这些做法()A.增加了立法工作的流程 B.强化了人大的监督职能C.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 D.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大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的是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彰显的是民主立法原则,C项正确;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未涉及立法流程等信息,排除A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无关,排除B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民众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金史》记载,为了解决内迁猛安谋克的土地要求,金章宗曾遣枢密使和礼部尚书“行省山东等路”。后来,他又在金宋边境设立多个“行省”,派出京官协调指挥对宋作战,战后即罢。这主要反映出金朝()A.通过巡查加强中央集权 B.穷兵黩武致边境不安C.强制移民加剧民族矛盾 D.借鉴汉制并有所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汉制中,行省是一种有效的地方管理和军事指挥的制度形式。金朝在自己的统治体系中采用了类似的形式,如金章宗曾遣枢密使和礼部尚书“行省山东等路”。后来,他又在金宋边境设立多个“行省”,派出京官协调指挥对宋作战。这表明金朝在统治过程中借鉴了汉制中的行省制度。在对宋作战方面,战后即罢行省,这种灵活运用行省制度的方式体现了金朝根据自身情况对汉制的改造和创新,D项正确;“行省”在金朝的设置更多是一种针对特定事务(如土地管理、边境作战等)的临时性管理和指挥机构,并非单纯为了巡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行省设置的目的是应对土地要求和作战指挥,而不是体现穷兵黩武的特征,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强制移民与民族矛盾相关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19世纪中期,在普通的英国工厂主眼里,英国人不说本国话而说外国话,是有失体面的。而恩格斯认为,这是导致19世纪后期英国进出口贸易(除对殖民地、对华、对美洲的贸易外),几乎被外国人(大部分是德意志人)所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恩格斯此言揭示了英国()A.狭隘民族主义的恶果 B.资产阶级的逐利倾向C.将德国视为竞争对手 D.对外贸易的垄断倾向【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据材料可知,英国工厂主因执着于母语,缺乏学习和使用外语的热情,这使得英国制造业在对外商贸交流(尤其是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以至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