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地理+答案

2025-01-07 · 14页 · 275 K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2月27日11:00-12:15】红河州文山州2025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安徽省某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吸引众多相关配套企业入驻,汽车关键零部件可通过空中运输连廊直通整车生产车间,实现“0公里”智慧物流。园区内设立自动装配岛,可实现2个平台8款车型的共线生产,在满足上百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的情况下,用户从下单到提车仅需21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园区内实施“0公里”智慧物流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节省建设投资C.增加科技含量D.促进产业升级2.该园区能在短时间内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主要得益于A.交通条件改善B.智能技术应用C.消费市场广阔D.生产环节简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是衡量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2020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b)2020年▲协调发展型●乡村振兴滞后型■新型城镇化滞后型耦合协调度类别□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高级协调0200km相对发展类型3.与黄河下游地区相比,黄河中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整体较低的原因是①基础设施薄弱②人地矛盾突出③矿产资源贫乏④城乡差异明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为提高乡村振兴滞后型地区的协调度,下列可行的是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②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推行合村并镇,提高城镇化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候鸟人口是指以度假或养老为主要目的,进行为期1~6个月的季节性跨省域舒适型迁移人口。但候鸟人口在第二居住地社会融入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候鸟人口主要迁入地和季节组合正确的是A.上海春季B.西藏夏季C.内蒙古秋季D.海南冬季6.为促进候鸟人口的社会融入,第二居住地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深化户籍改革,放宽落户限制B.开展社区活动,促进文化交流C.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D.治理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日本北九州市煤炭资源丰富,曾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随着资源枯竭,北九州市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对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一批企业历史博物馆及图书馆、咖啡馆等生活和文化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7.北九州市最可能开展的工业旅游项目有①环保研学旅游②炼钢生产操作体验③工业发展历史展览④火箭发射过程参观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8.北九州市大力推进企业历史博物馆建设的关键条件是A.迁入人口多,文化多样B.交通便利,便于游客进入C.工业遗址多,历史悠久D.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2024年7月20日~8月3日,某中学研学小组到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村进行研学活动。阿河滩村位于黄河之滨的T₃阶地上(下图),村内有多处地质、人文遗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拔(m)1920T3后缘1910-T前缘古榆树9q古黄河呈180粉砂质上石层基岩10001800o1870LD200mTs9.泉水在T₃阶地前缘溢出,主要是因为A.黄河下切,砂砾石层出露B.T₃阶地南高北低,地下水涌出C.泥沙堆积,黄河河床抬高D.砂砾石层孔隙大,地表水汇集10.研学期间,该村A.日出时间逐日提前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日出方位逐渐偏北D.正午榆树影子逐渐变短下图示意渭河平原西部某地土壤剖面,研究显示黄土地层碳酸钙的含量变化能够指示气候干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理试卷·第3页(共8页) 深度(m)CacO₃(%)0.000.220.440.660.884-0-1.321:541.761.982.20距今时间/千年3.1-8.5-11-L黄棕色黄十S红棕色土壤T灰黄色黄土吴16土壤剖面环境指标变化11.推测该区域距今约11~3千年,干湿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持续湿润B.持续干旱C.由湿变干D.由干变湿12.与T土层相比,S土层最可能的特征是A.团粒结构发育B.质地松散C.淋溶作用较弱D.颗粒较粗某年7月1日~3日,云南省遭遇一次暴雨天气,东移的青藏高原低涡(主要活动于500hPa等压面低压涡旋系统)是影响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图示为该年7月2日20:00等压面700hPa水平风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理试卷·第4页(共8页) 13.高原低涡中心位于图中A.甲B.乙C.丙D.丁14.驱动青藏高原低涡东移的是①南亚高压②阿留申低压③高空西风④东北信风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山体效应是指与气温相关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自山体外侧到内部逐步升高的趋势,其本质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的同海拔上山体内部气温比外部高的气温空间格局。下表示意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最热月10℃等温线和林线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位置东部边缘内部西部边缘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米)3500~45001500~20004000~55002000~25003500~40001600~2000林线高度(米)3200~38001600~17004000~49002000~24003200~38001800~200015.与阿尔卑斯山相比,青藏高原山体效应的强弱及原因是A.弱内部较外部同海拔大气获得太阳辐射少B.强内部较外部同海拔大气获得太阳辐射多C.弱内部较外部同海拔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少D.强内部较外部同海拔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多16.根据材料推断,青藏高原东、西部边缘海拔4000~4900米处最可能出现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带B.针叶林带C.高山草甸带D.终年积雪带地理试卷·第5页(共8页)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有机农业是一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要求高。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农业,目前有机农场主要集中在德国南部。位于慕尼黑市郊外的H有机农场以猪鸡养殖、果园和蜂蜜产业为依托,设立了多种农产品加工厂,并成立了自营商店、旅馆、餐厅等。下图为德国地形图及H有机农场景观图。声(1)分析德国政府推广有机农业的原因。(6分)(2)简析德国南部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3)从产业融合角度解释H有机农场发展的优越性。(6分)地理试卷·第6页(共8页)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云南被誉为“野生菌王国”,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有900多种,绝大多数野生食用菌都是和松科、壳斗科等林木共生的真菌。植物根系和真菌的菌丝所建立起来的共生结构,称为菌根。菌根人工培育技术要求高,后期呵护条件严苛,只有在温度和湿度适宜,人类干扰少,透气性和保水性较好的林地中才会生长出子实体(野生菌),目前还不能大规模人工种植。2024年暑期,云南的不少旅行社推出了与野生食用菌采摘相关的旅游活动。下图为云南省地形图。海拔/m26°N—5000P昆明40003000200022°N—098°E104°E60001000(1)分析云南被誉为“野生菌王国”的自然原因。(6分)(2)说明野生食用菌目前不能大规模人工种植的原因。(6分)(3)你是否赞成开发与野生食用菌采摘相关的旅游活动,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地理试卷·第7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6分)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平均海拔1700m左右的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华中地区面积最大的泥炭湿地,泥炭层厚3m左右。泥炭是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有机体堆积物,由厌氧微生物缓慢分解后积累形成。研究表明湿地水位波动是影响其碳源、碳汇功能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湿地公园成立前,大九湖湿地经历过多次大规模开发,正面临着变干、变浅的处境,且当地农民多采挖泥炭用作种植肥料。下图为大九湖位置示意图和大九湖中部地质剖面图。(1)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大九湖湿地形成的原因。(6分)(2)说明地形条件在大九湖湿地泥炭层形成中的作用。(4分)(3)有人推测大九湖湿地大规模开发阶段处于“碳汇”向“碳源”的过渡期。说明该推测的合理性。(6分)地理试卷·第8页(共8页)红河州、文山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地理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ABDCDBA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BDABCDC二、综合题(共3题,52分)17.(18分)(1)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小,利于环境保护;农产品绿色无污染,品质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关联产业多,就业带动作用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有机农产品附加值(价值)高,利于增加收入。(每点2分,满分6分)(2)植被茂密,空气优良,自然环境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水质优良;地形、土壤复杂多样,可满足多样化种植;纬度较低,夏季温暖,光照充足。(任答3点得6分)(3)该农场把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相结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营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产业间协作紧密,品牌效应强,市场竞争力强;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提高生产效率。(任答3点得6分)18.(18分)(1)云南省面积大,纬度跨度较广,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山区地表起伏大,枯枝落叶多,土壤排水、保湿条件较好;山区适合野生食用菌共生的(松科、壳斗科等)林木丰富,利于菌根发育。(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野生食用菌的菌根与树木共生,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对野生菌的生长缺乏深入研究,技术不成熟,人工种植困难;人工种植成本高。(每点2分,共6分)(3)赞成。理由: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丰富,分布广,开展野生食用菌采摘条件优越;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创新旅游形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不赞成。理由:破坏自然环境,导致野生菌资源减少;野生食用菌采摘相关旅游市场规模小,有一定的季节限制(可采摘时间短);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够,部分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安全隐患高。(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9.(16分)(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汇入的地表径流量大;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地下泥炭层、粘土阻碍下渗;盆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任答3点得6分)地理答案解析·第1页(共6页) (2)海拔较高,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泥炭积累;盆地地形,易积水,形成缺氧环境,有机物分解缓慢;盆地地形(地势低洼),有利于有机物在盆地底部汇集(沉积)。(任答2点得4分)(3)开发前,大量有机物在大九湖湿地沉积形成泥炭,(大气中的碳被固定在泥炭中)处于碳汇阶段;大规模开发后,湿地变干、变浅,地表水位下降,泥炭地裸露,氧化作用增强,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成为“碳源”;泥炭作为种植肥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CO2气体,成为“碳源”。(每点2分,共6分)【解析】1.A2.B1.智能汽车生产需要的零部件繁多,据材料“关键零部件可通过空中运输连廊直通整车生产车间”可知,智慧物流可加快物流速度,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智慧物流增加了投资建设成本,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