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周易》认为,天地的根本功能是培育生命。天地的这种功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自然环境的功能。环境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狭义的环境指人居住的场所,这在地球上只占一小部分,这部分地方适合居住。而大部分地方不适合人居住,虽不适合人居,却与人有着密切关系,这些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蕴藏有丰富的供人生存与生活的资源。没有这些资源,人是无法在地球上生活的。所以,从广义来说,整个地球连同与地球有关系的宇宙均是人的环境。我们之所以称地球以及与地球相关的宇宙为人的环境,是因为它培育着人的生命。目前,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还只发现地球这一个星球适合人居住。具有培育生命功能的天地,拥有两种重要的品格:第一,生态的品格。《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生”的概念,包含生命与生态两个方面的内涵。《周易》虽然将人的生命置于首要位置,但没有忽视别物的生命,而且总是将人的生命与别物的生命联系起来。它强调的生,是万物的生,而不是人这一物的生。无妄卦《象传》云:“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朱熹解释此句,云:“天下雷行,震动发生,万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时育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对时育物”,按照时令培育万物,强调“时”对育万物的重要性。所谓“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就是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即“不为私”,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即尊重“其所性”。重视生命以及重视生态是中国天地概念的精髓。第二,神性的品格。《周易》中的“天地”具有神性。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天”在这里就是指天地,《周易》中常有用“天”代替“天地”的情况,所以说“天之神道”就是说“天地之神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周易》说的“神道”含义比较模糊,可以理解为神灵之道,也可以理解为神奇之道。《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显然,这里的神意在“妙”。妙,既是奇之至,也是美之极!概而言之,《周易》说天地具有神性,这神性指的是天地的不可知性、无限性、神秘性、神圣性。说天地具有神性的品格,不管这神是否具有人格神的意义,其意图是明显的,那就是对天地要有一种敬畏感。《周易》强调天地具有神性的品格,促使我们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这不仅能让人类更好地从自然界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而且能让人类更好地保护好建设好自己的环境——自己的家园。(摘编自陈望衡《<周易>“天地”观念于环境美学的重要意义》)材料二:在宋代道学家们看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基本内容包括:其一,面对自然界时,要有下对上、卑对尊的敬畏之心。张载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二程、朱熹等人也认为,“万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帝者生物之祖,故推以为配而祭于明堂也”。宋代道学家把社会伦理的道德标准运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在承认人类也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即生态环境的产物的基础之上,肯定天地是孕育万物的“父母”。其二,在依赖自然界时,要有“顺其自然”的平和愿望。宋代道学家们的环境意识告诉我们,人类要想依赖自然界正常地生存,就必须顺其自然,遵循自然界变化的客观规律。离开了这一点,人类的活动就会失度,故“人能顺其自然之理,乃为智也”。二程认为,“天地之道,至顺而已矣”,“观天地运化,阴阳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乎顺,浩然乎归”。一般认为,道学是以传统儒学为主体,吸收、糅合了佛、道二家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其中,由于佛、道二家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自然,更关注生态环境,因此,其哲学思想中表现出更浓厚的自然主义的倾向和更具有进步意义的环境意识。其三,在利用自然界时,要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合理措施。在思考如何利用自然界、如何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资源时,宋代道学家们认为,“天只是以生为道”,“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既然如此,就应“使万物无一失所者”,这既是“天理”,也是道德要求。因此,他们主张“本天道为用”“范围天用”,即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天地与人,合而成德”,“尽人道而合天德”。其四,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时,不要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要把人看作与自然万物平等的一员,承认自然界的生物享有与人类相似的权利和价值。二程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在他们看来,一切人与物都是天地父母所生的,人是天地间自然万物中平等的一员,在天地面前人与人都是同胞兄弟,人同物都是同伴朋友。(摘编自张全明《论宋代道学家的环境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包括地球在内茫茫宇宙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自然环境的唯一功能也是天地的功能,即培育生命。B.在辽阔的宇宙中,唯有地球这个星球适合人居住,此星球拥有两种重要品格,即生态的品格和神性的品格。C.《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中,“生”这个概念包含生命与生态两方面的内涵,它强调“生”是万物之“生”。D.张载认为“乾称父,坤称母”“万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自然界要有敬畏之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即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这样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B.宋代道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生态和谐思想,把和谐看作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普遍性原则。C.道学是在儒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但它比儒学更主张顺应天道、关注生态环境,其环境意识更浓。D.人类在利用自然界时要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合理措施,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尽人道而合天德。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周易》“天地观”范畴的一项是()A.供人生存与生活的环境。 B.重视生命和生态。C.“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 D.“天地之道,至顺而已矣。”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5.《周易》与宋代道学家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有哪些共通之处?【答案】1.C2.C3.D4.①引用论证,引用宋代道学家代表的言论证明各分论点。②举例论证,列举张载、二程、朱熹等人的主张,证明“面对自然界时,要有下对上、卑对尊的敬畏之心”的观点。5.①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的权利。②敬畏自然。③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解析】【导语】材料一阐释《周易》中天地观念对环境美学的意义,指出天地具有生态和神性品格,敬畏天地能促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规律,从自然获资源并保护环境。材料二则论述宋代道学家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观点,包括敬畏、顺应、保护自然及平等看待自然万物等内容。两则材料都着眼于人与自然关系,从不同文化源头出发,为现代环境保护提供了传统智慧的启示。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茫茫宇宙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唯一功能……培育生命”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从广义来说,整个地球连同与地球有关系的宇宙均是人的环境”,并非茫茫宇宙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且“唯一功能”过于绝对,除了培育生命,还为人类提供资源等。B.“此星球拥有两种重要品格”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具有培育生命功能的天地,拥有两种重要的品格”,不是单指地球,还包括与地球相关的宇宙,选项缩小了范围。D.“万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不是张载的观点,而是二程、朱熹等人的观点,选项张冠李戴。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但它比儒学更主张顺应天道、关注生态环境,其环境意识更浓”错误。材料二只是说“道学是以传统儒学为主体,吸收、糅合了佛、道二家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其中,由于佛、道二家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自然,更关注生态环境,因此,其哲学思想中表现出更浓厚的自然主义的倾向和更具有进步意义的环境意识”,不能由此得出道学比儒学更主张顺应天道、关注生态环境。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材料一中提到从广义来说,整个地球连同与地球有关系的宇宙均是人的环境,因为它培育着人的生命,这符合《周易》中对天地作为培育生命的环境的认知,属于《周易》“天地观”范畴。B.材料明确指出《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的概念包含生命与生态两个方面,重视生命以及重视生态是中国天地概念的精髓,所以该选项属于《周易》“天地观”范畴。C.材料中提到《周易》强调“对时育物”要“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即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这体现了《周易》的天地观中对万物的态度,属于《周易》“天地观”范畴。D.这是二程的观点,虽然体现了一种对天地之道的认识,但它是宋代道学家的主张,并非直接出自《周易》,不属于材料中所阐述的《周易》“天地观”范畴。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①材料二在论述每个分论点时,都大量引用了宋代道学家的言论。如在论述“面对自然界时,要有下对上、卑对尊的敬畏之心”时,引用张载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直接表明了将天地视为父母,从而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为论证“在依赖自然界时,要有‘顺其自然’的平和愿望”,引用二程的“天地之道,至顺而已矣”“观天地运化,阴阳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乎顺,浩然乎归”,说明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人类需要顺应这种规律,借权威之语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在论证“在利用自然界时,要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合理措施”时,引用“天只是以生为道”“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等,强调了自然界的“生”之理,进而得出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结论,引用这些内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为论证“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时,不要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要把人看作与自然万物平等的一员”,引用二程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表明人应与万物平等的观点,通过引用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②列举张载、二程、朱熹等人的主张来证明“面对自然界时,要有下对上、卑对尊的敬畏之心”的观点。如张载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将天地比作父母,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二程、朱熹等人也认为“万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帝者生物之祖,故推以为配而祭于明堂也”,通过这些具体人物的具体主张,切实地证明了宋代道学家们将社会伦理道德标准运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怀有敬畏之心的观点,使论证更加具体、生动,更有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周易》中,无妄卦《象传》云:“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朱熹解释此句,云:“天下雷行,震动发生,万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时育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强调要“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意思就是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权利,重视万物的生,而非仅重视人自身的生。宋代道学家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时,主张“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这表明他们把人看作与自然万物平等的一员,承认自然界的生物享有与人类相似的权利和价值,同样体现了对他物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尊重。②《周易》说天地具有神性的品格,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这里的“神道”含义模糊,可理解为神灵之道或神奇之道,不管怎样理解,其意图是明显的,即对天地要有一种敬畏感,促使人们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宋代道学家面对自然界时,张载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二程、朱熹等人也认为,“万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帝者生物之祖,故推以为配而祭于明堂也”,他们把天地视为孕育万物的“父母”,这种将社会伦理的道德标准运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的做法,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③《周易》强调“对时育物”,按照时令培育万物,重视“时”对育万物的重要性,如无妄卦《象传》所云,这就是在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也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1-09
·
17页
·
37.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