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开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25-02-18 · 15页 · 41.5 K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下)高三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睡眠过度在现代社会恐怕是“甜蜜的烦恼”,更多的人则是长期与失眠作战。祖先们生活的世界没有电灯,黑夜降临即早早上床睡觉。睡不香甜、彻夜难眠的情况只是偶然。相比之下,现代人的彻夜不眠已司空见惯。白天精力不济只是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之一,长期的睡眠不足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还远不止于此。假如长期彻夜不休,患癌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如果在夜间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这种激素对肿瘤发生和生长有抑制功能,缺了这种激素,就更容易被肿瘤钻空子。虽然对缺觉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然而“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研究显示,个体的睡眠模式和遗传差异息息相关。2014年,英国萨里大学的医生们发现,PER3基因和人类入睡时间有关。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入睡时间可以相差一小时之多。如若你是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则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在熬夜后,认知能力仍然如常。不同个体的入睡时间有早有晚,睡眠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经常听说某人晚上只睡4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有可能是DEC2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一变异会影响人的生物钟,不但使睡眠时间减少,而且对缺觉造成的影响能产生更强的抵抗能力。反之,携带另一些基因变异的人则可能需要更久的睡眠时间。因此,睡眠长度是否足够,质量是好是坏,最好的评判方式其实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只要醒时觉得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就是睡眠良好的标志。讲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动物为什么要睡觉?换句话说,睡眠到底有什么用?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长期记忆的形成和睡眠息息相关。在睡梦之中,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有利于生成相应蛋白质,改变内部细胞的构造,以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不仅如此,这种脑波形态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门捷列夫谱写元素周期表,凯库勒发现苯环分子式,相传都是在睡梦中获得的灵感。还有一派新观点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即所谓的突触稳态说。要让脑中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突触连接必不可少。神经元间的突触彼此连通,传递各式各样的电磁和化学信号,大脑才能迸出思维的火花,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新的记忆。正如零件不可损耗过度,突触也不能过分地生长。因此,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令它们回归常态。醒来之后,突触才有再度生长的能量和空间,以适应新一天的不同需求。在小鼠身上,此说似乎得到了印证——睡眠时脑中的突触比清醒时小了18%。对于睡眠究竟起什么作用,至今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好。怎么才能睡得好呢?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好。而要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体温能够影响到脑电波。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该怎样调节体温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阳光下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而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多做运动。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能有效改善睡眠。此外,运动使压力和紧张感得到了舒缓,也有助于解决睡眠障碍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睡前运动2~3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科学地躺赢,当然也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不过,手环测的只是翻身频率,并非脑电波的运转情况,难以反映睡眠质量的真实状态。医院的睡眠监测可以全天候监控脑电波,得到更精准的睡眠报告,但成本过于高昂。说到底,实现良好的睡眠似乎也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实现东坡居士“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那样的高质量睡眠,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摘编自尹烨《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褪黑素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因此应让褪黑素含量保持在适宜程度,避免肿瘤钻空子。B.科学家发现,PER3基因包括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人们入睡时间有些可相差几小时。C.携带不同变异基因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长可能不同,不能以睡眠时间的长短判断睡眠质量。D.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短暂睡眠也能保持清醒状态。B.有关门捷列夫与凯库勒的科学发现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可以用脑波形态理论加以解释。C.手环与医院监测手段都有不足,助人科学躺赢的科技产品如能有所突破,将有广阔市场。D.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理论上简单,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洽愈。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在说明现代人睡眠问题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现代人与祖先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旨在突出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B.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如“甜蜜的烦恼”“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C.文中在介绍睡眠作用的各种说法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D.本文在论述睡眠问题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论述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4.有些人认为夜晚少睡,白天可以通过补觉进行调整。请根据材料比较夜晚睡觉和白天补觉在睡眠质量上的区别。(4分)答:                                                                            5.下面是《百年孤独》中关于失眠症的片段,请结合本文内容,用科学的观点对人物的语言或行为进行正误判断并给出理由。(6分)①“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②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③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答: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象杨志军夜色分裂着,深浅不一的朦胧里,活跃着黑下去的绿色和亮起来的绿色。大姨走去的方向正好跟象群相反,它一个人孤独地走啊走,中间两次回复了象群对它的低频呼唤,它说我没有死,也没有伤,完好无损,别忘了我们的宗旨:见人就跑。五天以后,它用跺脚的方式主动联系了象群:在哪儿呢?我去找你们。它回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南腊河的岁月结束了。大家都问:为什么?大姨说:这里的人不是猎人,只是想驱赶。但是不一定永远不会杀害我们,他们有枪,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这里已经没有林间空地了,所有的空地上都是人种的作物,我们只能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甘蔗林、玉米地、稻谷田里吃东西,结果会怎样大家已经经历了。这是一个早晨,有雨,不大,有风。二十六头大象告别生于斯长于斯的南腊河,往北而去。来送行的除了白鹏和雉鸡,还有一只印支虎。半个月以后,缅桂花家族到达了犀鸟河。但它们只在这条不长也不宽的河流两岸生活了两年,就又开始迁移,因为没有能喝能洗能玩的水了,水被人类搞脏了。一个象哥哥实在受不了干渴和炎热,强忍着恶心喝了几鼻子,然后就生病了。一只双角犀鸟飞过来对大姨说:往北走,有好水,那些水的名字叫罗梭江。象群又开始北上了,不停地举起鼻子闻着,水近了,大家信心满满,却又万分不爽:减员了,象群成员变成了二十五头。那头喝了脏水的象哥哥终于病得迈不动脚步,躺下不动了。大象的哭声响起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满天都是湿润,因为月亮和星星都在哭泣。大姨带着大家简单哀悼了一番,然后连夜出发,干渴折磨着象群。双角犀鸟说得没错,罗梭江的水又多又好,清澈无染,还很香甜。那个夏天的凉爽和水赐的愉快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天天都可以在浅水湾里沐浴和嬉戏。两岸的食物也充足得一塌糊涂,想吃什么有什么,光竹子就有十几种,你可以吃一口牡竹,再吃一口泡竹,然后吃一口油筋竹,第二天再换着吃:苦竹、刺竹、灰竿竹,更有随处可见的滇竹,味道好极了。而且这还仅仅是雨季炎热期的食物,一到旱季清凉期,象群就基本不吃竹子了,专找成熟的果实吃,有树菠萝、木奶果、野荔枝、野蒲桃、橄榄果、山李子、野柿子、曼登果和各种各样的榕果。双角犀鸟也从不再名副其实的犀鸟河搬到了罗梭江流域。它经常会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找大象。大象一见它们,就争先恐后地拉起屎来。它们飞到这飞到那,用金灿灿的大阔嘴挑选着被大象的肠胃泡软泡酥泡出香味的种子,每次都能吃得心满意足。其实它们吃掉的种子只是象粪内种子量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种子会借着象粪的肥力,扎根发芽,长成小树,几年后就又会开花结果给大象和众鸟奉献食物了。大象们优哉游哉,小象们茁壮成长,象群中好几头小母象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进入了每年都会持续两三周的产生爱情的时段,其间尿液的味道浓郁得都能让清透的空气变成白雾,顺风的话三十公里以外都能闻到,却没有引来一头别处的公象,因为在整个罗梭江流域,缅桂花家族说不定是唯一的象群,似乎它们时刻期待着的未来的孩子它爸,遥远得不可企及。就这样期待着并失望着的日子过去了八年,它们的大本营——美不可言的葫芦岛没有了。葫芦岛是罗梭江用流淌的曲线围起来的一个酷似它的名称的半岛,现在,葫芦岛被人占领了,又是平整土地,又是挖树割草。一个湿雾朦胧的早晨,大姨说:象魂昨天晚上对我说啦,这里虽然有吃有喝,有玩有乐,但我们的象群已经八九年不生小象啦,再不离开,断子绝孙就会跟着到来。大象为行路而生,不然腿怎么会那么粗呢?赶紧走吧,不,跑吧,葫芦岛以及整个罗梭江流域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他们里头肯定有猎人和在河水中乱投毒物的人,别忘了我们的同伴是怎么死的,大象的原则不能变,依然是见人就跑。这是一次异常艰难的行走,一路都是山,有些山陡得爬不上去,它们只能拐到另一头,再顺着山脊往上走。这种时候,总是最有经验的象太太走在最前面,别的大象都走在小象们的后面,不时地用鼻子推揉着,用隆隆的低频音息鼓励着:使劲上啊,再使劲,真厉害,上去了。翻过了这座山,又遇到那座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难走,大象们都在埋怨:我们的大地怎么这么多山啊?作为头象的大姨和被它派作爬山引导的象太太却毫不动摇,坚定地认为:翻过更高的山,就能见到更大的水,这是经验告诉我们的。大象的经验真是一个好东西啊,它们的艰难跋涉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澜沧江到了。在一个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的地方,象群第一次渡过了澜沧江。渡河是好玩的,更是危险的,它们可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水里走动过。大象在下游,小象在紧挨着大象的上游,大姨和三姨的腿真正是中流砥柱啊,结实地拦堵着眼看就要顺流而下的它和别的小象。在那些必须游泳的地方,小象们学着大象把鼻子高高举起,然后潜入水中,四条腿快速地划动着。眼看就要划不动了,它感觉大姨用脚把它蹬了一下,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