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02-21 · 11页 · 49.2 K

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摘编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删改)材料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恩格斯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872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后来在多部著述和多封书信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丰富、发展了他和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恩格斯的晚年,他在一系列书信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的重大观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特征和原则,他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曾经对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给予高度赞扬:“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性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摘编自任晓山《今天我们应该向恩格斯学习什么》,有删改)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做工作必须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不能单凭热情去做事。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它是不断发展且开放的。C.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且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D.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主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B.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习近平等人的思想。C.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依旧是正确的,这些原理的运用并不需要根据历史条件作转移。D.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他由此得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的观点。3.(3分)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B.《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C.《周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D.《礼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4.(4分)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6分)两则材料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上有何侧重?请结合当下中国实际分析其内在联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火光在前(节选) 刘白羽我们命令你们:奋勇前进……——毛主席、朱总司令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夜间十一点钟,云散月出,江上闪着白光。在港汊的芦苇丛中,指导员李春合作最后一次火线上的动员:“……我们上船要快!坐船要稳!登岸要猛!——哪里有敌人打到哪里去!……有一个人打一个人!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同志们!是毛主席亲自下命令渡江作战,是毛主席亲自等候我们渡江的消息,同志们!最后消灭敌人的时候到了!”他的一字一句燃起每个战士心中的火焰,王春也暗自下着决心。时间到了。他们由芦苇丛中看见连长闪动着发白的衣服,赶紧跟上去。小河汊静而发白,蚊虫在低湿之地,像一团团烟雾,滚来滚去,粘在人脸上刺疼着。师长陈兴才和政治委员梁宾出现了,空气立刻严肃起来,他们下了渡江的号令。王春记得从1947年四平担任突击任务以来,师首长是第一次亲自到突击连来。他听见连长和指导员果决地说:“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那声音就好像从他王春心里发出一样。他们敬礼了,转过身了,命令各排按已经编排的序列登船。上船时,王春发现机枪射手李凤桐刚刚在芦苇丛中还倒在地下打摆子,浑身哆嗦成一团,牙关碰得嗒嗒响,现在一听连长命令,一下跳起来,额头上汗珠淋漓。王春突然觉得不能让一个病人在前面,就拉着李凤桐的胳膊,说:“老李,你是射手,要打先打坏我,也不能先打坏你。”自己就跨上船,船在脚下剧烈地摇摆着,但他怕被别人抢去位置,就一直扑向船头。船已悄悄拢齐,摆开了一条线,向江南前进了。这时,月光不断在波涛上闪亮,船在江上如同几根短粗的黑木片迅速漂行。船渐渐行远,听不见船桨划水声了。这时将近午夜,月亮更以无比清辉直临高空。现在时间过得是这样慢,江北岸各营各连的船只都等在岸边,被江水轻轻地簸动着。船上、岸上千万人的眼睛,在这同一时间都向着这天险长江遥望,等候这六只木船创造英雄的奇迹。六只船拉成一条线,正与江心汹涌急流和陡然而来的江风搏战。船像跷跷板一样,一下这头升上去,一下那头升上去,一下又落下来——落下来,……浪花就向上跳,拂卷过人们头顶,哗地把水浇湿每人的衣服,水永远像雾一样包围着他们,战士们紧紧拉着手,谁也不动一动。船似乎停止不前了,只在江心急流上荡来荡去。大家前后望着,后面一点什么也看不见,前面那几团红火光忽高忽低。……突然,有一只船抛开其余的船,轻快地前进了,——前进了。然后一只,又一只,每只船挣扎着穿过了波浪。江岸的火光愈来愈矗立、鲜明。船上的人清楚地看见那跳荡的火焰和激烈吹动的浓烟,甚至敌军士兵走来走去的幢幢黑影。战士的心都紧张起来,肌肉都坚硬作一团,到了最危险的地方了,月光下早就该被发现了,但岸上竟一丝动静没有。距离在可怕地缩短:五百米,四百米,现在只有三百米远了。……突然,火光熄灭了。骤然间,船上的人就如同脱得赤条条地站在众人面前,月色是那样可怕地明亮,人们紧张地停止了呼吸。机关枪一片流火似的从岸上朝江面上扫,就如同红热的熔铁倒出来,千万火星刺刺跳起,迸落。小船在火网下就像在熔液中翻滚的黑铁片。西侧敌人主要炮兵阵地也盲目发炮了,轰隆轰隆响着,那唏唏的吓人的巨型炮弹拖着一条条长尾巴似的叫啸。江水上映出各种火光,子弹“嗤嗤”地打在船帮上、打在船舱里。担任突击任务的第一船,冒着弹雨前进。突然第二船的长胡子老水手中了子弹,船失去掌握,立刻可怕地倾斜着在急流中间乱转起来,——战士们慌乱了。这时第三船赶上来,炮弹在它四周冲起黑烟囱似的水柱。这是千钧一发的一刻。突然间所有的人听到从第三船上发出高叫的声音:“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的部队呀!”这是指导员李春合的声音,仿佛这声音可以改变一切客观情况。在急流中乱转,眼看要打翻的船上,战士们奋力划动手中木桨。正在这危险关头,忽然那个长胡须的老水手,从人脚底下爬出来,月光照着他满脸黑糊糊的血迹,他一扑就扑在舵把上,把整个疼得震动的身子压在舵把上,跟那汹涌有力的江流奋战,只见他掌住舵来借着水力,纠正着方向。他回过头向着战士们喊:“同志们!——准备干呀!……”这船于是又从危急关头上冲了出来,又在弹火纷飞下前进。第三船在十七米远的距离,给一颗六0炮弹打中了,左舷上急速地冲进水来,没等人们做任何动作,第二颗炮弹又把船尾打得粉碎,船可怕地向急流里沉下去。炮弹爆炸时,每个战士都给碎片打伤了。指导员李春合猛喊:“同志们,浮也浮上岸去!”他首先跳进江,他们曾在汉水练习渡江,都学过游水,他拼命挥动两手两脚,打着浪花,向前浮了几步。拨转头一看,大部分带伤的勇士们都跟在他后面浮着。李春合用了极大力量,三四次,才抓到扑浅岸边的一只木船,——他伸起上半身,在火光下忽然看见那船舱里仰卧着一个人,正是那长着长胡子的,今早黎明时分自动带了六只木船来的老水手,现在他死了。他的表情是那样安详而庄严,火光像树影一样在他脸上突突跳着,他一只手长长地挂在船边,浸在水里。在这很短促的几秒钟里,李春合感觉自己腿上火烧一样疼痛,他心知自己也负伤了。但一仰头,看见一连串七颗光华灿烂的照明弹升上天空,闪着惊人的白光,通知全军六只木船深夜冒着汹涌波涛偷袭长江南岸敌人险要阵地成功了。突击连首先占领了滩头阵地。二十分钟后,六0炮、迫击炮,开始从这里掩护步兵,一举冲上乱石岩高地。从十二点钟到黎明,他们正面打下敌人非常凶猛的三次反击,同时七连就急急沿江涉水,出奇制胜,一下冲向敌人江防工事中主要炮兵阵地,封锁敌人南退过江的通道。敌人炮兵还没发觉,还盲目地在黎明闪光中向江北、向江心发射,可是他们已落到口袋里了。清晨,太阳出现,一层鲜艳的红光胭脂一样反映在江水上、岸上、树上,柔和而明亮。政治委员梁宾向夜来激战过的山岗上走去。那里有无数爆炸出来的洞穴,蜿蜒的战壕里外堆着敌兵尸体,……他忽然停着,他看见一个自己的勇士和一个敌人紧紧抱在一起牺牲了,看样子他们经过了激烈的赤手搏斗。牺牲者身边遗留下一支步枪,枪上的刺刀已折断,上面沾着斑斑血渍。他弯下身拿起半截刺刀,昂着头继续向前走,朝群山掩映的、闪着阳光的远处走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