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学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目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约占世界的1/5,消费总量约占世界的1/4,而人均能源消费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2/3左右,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能源消费需求仍将刚性增长,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需求压力巨大的挑战。除了总量保障问题,还有峰谷调节问题,突出体现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上。扛牢安全保障重大责任,必须以更高的标准端牢能源的饭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安全稳定供应,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破解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难题。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减碳、降污、扩绿、增长,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当前,全球能源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在新一轮创新大潮面前,能否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通过能源革命推动产业革命,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必须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切实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努力为创新大潮奔流涌动延续源头活水,为事业发展长治久安再造大国重器。(摘编自国家能源局《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材料二:1月9日,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能储一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技术空白,为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储一号”项目是利用当地废弃的地下盐穴,打造的全绿色、非补燃、高效率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项目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转换效率接近70%,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多项世界纪录。“能储一号”全负荷工作时,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储能一次存储的电量,可以满足一个中小城市连续5小时的用电需求。(摘编自《“能储一号”全容量并网发电》,2025年1月10日,央视网)材料三: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作为能源建设领域主力军、国家队,中国能建依托全产业链业务优势,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我国压气储能技术与工程化水平领跑全球,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国压气储能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国内1.5兆瓦、10兆瓦、60兆瓦级压气储能项目陆续投运。“能储一号”单机功率一举跃升至300兆瓦,看似简单的数字升级背后,是“从0到1”的重大突破。“‘能储一号’通过创新采用‘非补燃’技术,实现零碳排放,在全绿色中实现了对燃煤机组的替代。”李峻说。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已投运的盐穴型压气储能电站都需要天然气来加热空气,这个过程叫作“补燃”,不可避免会有污染排放并造成压缩热损失。而“能储一号”却不依赖外界能源,是利用自身的“内循环”实现“非补燃”,做到真正的“零破”。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介绍,300兆瓦的压缩空气储能为世界首例、无经验可循。用盐穴做储气库,地下最深处达600米,加上300兆瓦的规格,对上部适配器要求非常高,同时又要减少盐分对管柱、叶片的侵蚀,更是难上加难。中国能建直面挑战,组织业内专家组论证,专项技术团队攻关,联合行业领军企业、装备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打通压气储能领域“任督二脉”,“能储一号”走向成功的路径愈发清晰。“电站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实现100%国产化,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的新型储能技术。我们在这里实现了梦想,并超越了梦想!”全程参与应城项目建设的工程副总经理刘江激动地说。(摘编自卢奇秀《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2025年1月13日,《中国能源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球1/5,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能源总量保障压力巨大。B.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峰谷调节问题的挑战,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平衡电网供需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C.“能储一号”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创造世界纪录,每天储存并释放的电量,能有效满足中小城市的日常用电需求。D.“能储一号”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在全球率先实现300兆瓦级压气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全球能源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2.下列对“能储一号”压缩空气储能原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能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压状态并存入地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存入盐穴中。B.用电高峰时,储热罐释放热量,加热地下储气库释放的高压空气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向千家万户供电。C.“能储一号”运用“非补燃”技术,不依赖外界能源,在释能阶段实现了零碳排放,但在储能阶段仍会产生少量污染。D.“能储一号”就像一个巨型的充电宝,属于“储能介质”,通过能量形式的转换实现储能和供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先点明能源安全重要性,接着从需求、结构、创新等方面分析能源发展现状,明确能源发展方向,逻辑清晰,权威性强。B.材料一多用专业术语阐述能源领域相关内容,同时运用“创新大潮”“弯道超车”等形象化表述,既科学严谨,又富有感染力。C.材料三中记者采访多位相关人士,从企业定位、技术原理、攻坚克难、商业效益等多维度报道“能储一号”,体现行业媒体的专业性。D.材料三中“1.5兆瓦、10兆瓦、60兆瓦”“300兆瓦”等数据的客观呈现,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我国压气储能产业化进程的跃升式突破。4.作为一则电视新闻稿,材料二特点鲜明,请简要概括。(4分)5.“能储一号”项目的成功对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创新项目有何启示?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五千个买买提刘亮程巴扎日,站在库车河大桥上喊一声买买提,至少有五千个人答应。维吾尔人重名多。走到南疆哪座城镇,哪个乡村,都有许多叫库尔班、司马义、玉素甫这些名字的人。叫买买提的人就更多了。库车老城短短的一条小街上,就有几十个做生意的买买提。这么多买买提怎么区别呢?我的维语翻译库尔班·买买提是县政府退休干部。他父亲就叫买买提。维吾尔人的起名习惯是把父亲的名字缀在后面。库尔班在库车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他认识的买买提就有上千人了。一天我们转累了,在老城街边的“买买提饭馆”吃烤包子。然后就听他讲起有关买买提的故事。这家饭馆的老板就叫买买提。你看,脖子上搭块毛巾,又黑又壮的那个,人们叫他“喀拉买买提”,意思是“黑买买提”。那个倒茶的伙计,白白胖胖的,都叫他“阿克买买提”(白买买提)。街对面那两个卖馕的买买提,一大一小,大的叫“琼买买提”(大买买提),小的叫“克齐克买买提”(小买买提)。大家都这样叫,他们也就接受了。要不然没办法,叫一个买买提,过来一群。还有按职业来分别。街南边,那个小巷子里打铁的买买提叫“铁匠买买提”。整天穿着制服,在街上收税的买买提叫“工商局的买买提”。斜对过的市场里,一排坐着五个鞋匠,其中两个买买提。如果都叫“鞋匠买买提”,便又分不清了。正好一个从轮台来的。轮台的补鞋生意全叫外地来的鞋匠抢了。他只好跑到库车。库车老城的鞋匠全是维吾尔人,他们牢牢占据着墙根街角的有利位置,靠一毛钱两毛钱的小生意维持生计。人们叫他“买买提比古勒”(轮台的买买提)。更多的是以外号来区别,这条街上几乎每个人都有外号。街那头,拐过去那条小巷子里,有个做驴拥子的买买提,有名的酒鬼。做一个驴拥子,能喝掉两瓶酒。他的驴拥子顶多能换回酒钱。所以,做了大半辈子皮活儿,还是个穷光蛋。他做驴拥子时,酒瓶子酒碗放在身边,缝几针,喝一口一拃长的大铁针,穿上鞋带一般粗的皮条线。针用得发烫了就伸进酒碗里蘸一下。买他的驴拥子根本不用看,鼻子凑上去闻一下,一股酒香气,压过皮子的膻臊味。这样的㨄子驴也爱戴,人自然喜欢买。有趣的是,买买提酒喝得越多,皮活儿做得越细。两瓶酒下肚,身子不晃,手不抖,针脚走得又匀又细。驴拥子上的酒香味也更足。人们给他的外号叫“肖旁”(酿酒房)——买买提肖旁。还有一个买买提,整天没事干,在街上闲转,看哪家饭馆哪个烤肉摊上有认识的人,就凑上去白吃白喝。人们都叫他“哈勒达”(口袋)。另外一个爱混饭吃的买买提,混了一个“波劳”(抓饭)的外号。他的真名都没人叫了。早几年,街上有个卖烤肉的买买提,每逢巴扎天,他的烤肉摊前便摆满卖衣服杂货的地摊。他发现有个卖“卡拉西”(套鞋)的,生意特好,他卖十串烤羊肉,人家就卖两三双套鞋,他过去一打问,人家卖一双套鞋挣的钱,比他卖十串烤肉的利润还高。买买提一下子动心了,烤肉炉子停掉,租了辆卡车,从乌鲁木齐贩了一车“卡拉西”,堆在烤肉炉子旁叫卖。当地的维吾尔人喜欢在鞋或靴子外套一双鞋,主要为了保护皮靴子。套鞋多用橡胶制作,一种圆头的叫“玉德克卡拉西”,套在马靴或皮鞋外面穿。一种尖头的叫“买赛卡拉西”,套在较体面的软底皮靴上,多为老年人穿。到维吾尔人家做客,有穿鞋上炕的习惯,光脚上炕被认为是不礼貌。炕上铺地毯或花毡,穿鞋上去很容易弄脏。所以有了套鞋便方便了,上炕只须脱掉套鞋就可以了。那些在土巷土路上行走的维吾尔人,雨天趟泥,晴天趟土,幸亏有一双套鞋护着鞋子。维吾尔人爱惜自己的鞋子。一双好皮靴穿半辈子,套鞋磨破一双又一双,皮靴的底还好好的,跟新的一样。买买提的那一车套鞋却把自己套了进去。他进价太高,没人要。嗓子都叫哑了,也没卖掉几双。全库车人都知道这条街上有个卖烤肉的买买提,卸了一大车卡拉西在卖。却没人过来买一双。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卡拉西”(套鞋)。尽管他现在早不卖套鞋了。又架起炉子卖烤肉了,人们还这样叫他,恐怕要叫一辈子。还有一些买买提,名字后面缀上自己妻子的名字,就像买买提·阿依古丽,买买提·热依汗。都是些没名气的买买提,一没特长,二没缺陷,不好区刖。妻子的名声都比他大,只好把妻子的名字带上,不然就混到千万个买买提中找不见了。女人的重名更多。库车四十万人,二十万女人,大概有十万个“古丽”(花朵)。要区分起来,比买买提更复杂,也更有意思。好在我们一辈子认识不了多少个古丽。那些千姿百态争芳斗妍的古丽,见一面就能记住,有多少也不会忘记。(有删改)文本二:文学是作家的内心生活。那些在内心发生,没有付诸现实的生活,被文学实现了。我有时在聊天时讲年轻时经历的事,总有人说,你经历的生活太有意思了,怎么没写进书里。我说,凡是我能说出来的,都不会写成文字。那只是一个个故事,尽管真实可信,讲出来也好玩。但是,这故事太实在了,它没有生长出更多的意义。所以它还不是文学。我要写的,必定是说不出来,也没法跟别人去说的那些事情,是不可言之言。或者,即使写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故事也是在时间中长成了另外的样子。一个作家的内心,是可以养育故事的。把一个个小故事养成一个大的心灵事件,便可以写出来了。(节选自刘亮程《一生的麦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维吾尔人起名时,习惯把父亲名字缀在后面,库尔班·买买提便是如此,这种起名方式往往寄寓着家族传承的愿望。B.“缝几针,喝一口”“针用得发烫了就伸进酒碗里蘸一下”等细节,可以看出买买提肖旁做皮活时态度懒散,技艺粗糙。C.
厦门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3-07
·
17页
·
59.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