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五校2025年3月月考地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临海,生态环境良好,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也是山东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2020年该市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高达27%。研究显示,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该市老龄化程度。据此完成各小题。1.威海成为山东省老龄化程度最高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死亡率低、迁出率低 B.生育率低、迁出率高C.死亡率高、迁出率高 D.生育率高、迁出率低2.环境因素加剧了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主要体现在( )①人均寿命长②旅居老人多③养老设施齐全④医疗条件优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根据2021年春节前2月6〜8日全国人口迁徙大数据统计,日均人口流入量占比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14.24%)、四川省(8.13%)、河南省(7.52%);日均人口流出量占比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21.14%)、四川省(7.31%)、江苏省(6.56%)。另据铁路部门统计,旅客发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70%。据此完成下列题目。3.广东流入人口最多的影响因素是( )A.返乡 B.旅游 C.探亲 D.购物4.广东流入人口最多、流出人口也最多,主要原因是( )A.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C.气候温暖湿润 D.外来务工人员众多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亿多。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多人,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题。5.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地域开放程度 B.人均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数量6.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政策 D.帮助经济落后地区致富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从图中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格局来看,最接近()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模式8.图中可能为高级居住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10.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11.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程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2.图中,城镇化水平较高,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有( )A.津、皖 B.黔、辽 C.粵、渝 D.京、沪13.北京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宽松的房地产政策 B.人才引进政策的变化C.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5.29%的人口。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组人口规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粤港澳大湾区()A.广州都市圈人口密度最大 B.香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C.深圳都市圈人口增长最快 D.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人口增长最慢15.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A.提升区域的城镇化水平 B.提高区域人口老龄化水平C.缓解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D.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6.滘(音jiào),是大湾区特有的地名用字,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在广州、佛山等地多达上百处。“滘”字含义最有可能是()A.低平海岸 B.河道交汇 C.山地丘陵 D.冷湿沼泽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工业中心。1960年拉各斯的人口不到20万,经过60年的发展,城市面积达到1200平方千米,人口约2000万。拉各斯由多个小岛和大陆部分组成,主岛拉各斯岛为城市中心。材料二:拉各斯城市各部分之间通勤主要依靠陆路交通,早晚高峰从岛屿到大陆之间大约20公里的车程,可能花费3个小时。下左图为拉各斯市地图,右图为拉各斯市位置示意图。(1)概述拉各斯的人口数量特征,并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指出拉各斯在城镇化过程中因人口数量变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最近6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4180万,其中约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线城市,逾40%分布在二线城市,因而人口整体依然是向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聚集。材料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也在变大。根据第一财经统计,至2015年,包括北上广深在内,共有12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500万大关,合计为11478万人,约占全国城市城区人口(4.77亿)的四分之一,中心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材料三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是目前一些大城市缓解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1) 请分析人口向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聚集的主要原因。(3分)(2) 中心大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4分)(3) 据材料三分析,该城市计划把住宅区和行政文化区建在西南地区,请简述理由。(4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北京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有20多所学校、医院向京郊转移,近3000家制造业企业和1000个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得到疏解,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500多家。材料二、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功能分区示意图。(1)该区域等级最高的中心地是____,判断理由是其提供的____种类最多,____范围最广;北京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2)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主要植被景观为____、____,曾因人为破坏一度导致____(填环境问题类型);植被恢复后其“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____、____。(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指出这方面的具体措施。答案1.B2.A3.C4.D5.C6.C7.B8.C9.D10.B11.A12.C13.C14.C15.A16.B17.(1)人口分布不均匀;沿高山山麓冲积扇分布;沿河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沙漠地区人口稀少。(2)高(或大);A地有河流流经,水资源充足;位于山麓地带,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靠近城市,经济基础较好;铁路交通便利,对外开发程度较高。(3)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大量迁入,会导致该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18.16.(1)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有限。(2)问题: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鼓励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限制私家车出行,加大公共交通法律法规宣传等。19.32(1)大中型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教育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等。(2)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治安恶化;住房紧张等。(3)地势较高,城区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土地面积广,成本低;占用耕地少。20.(1) 北京 服务 服务 经济发展(2) 森林 草原 生态破坏 涵养水土 防风固沙(3)在周围建设卫星城,经济开发区,疏解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非首都功能,分担北京的人口、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压力。
河北省沧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03-28
·
9页
·
1.1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