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二下期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5AABCB6—10CDCBC11—15CBCDC16.(1)趋势:①修建数量有波动,但总体上升;②由重北轻南逐渐转向重南轻北。(3分)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②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现实需要;③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④南方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荡,水利工程数量减少,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水利工程数量增加。(任答四点8分)(2)意义:①改善了水利基础落后的面貌,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③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巩固苏维埃政权;④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水利建设积累了经验。(3点6分)(3)特点:①讲求经济效益,水资源利用市场化,建立了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机制;②水利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③注重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6分)17.(1)背景:①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长期隔绝状态,国家间联系增多;②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各国间战争频发;③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古罗马法律思想的影响;④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君主势力快速上升;⑤民族国家的诞生,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⑥文艺复兴运动提升人的地位,重视现世生活。(4点8分)(2)新发展:①国际法主体增加,从国家到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等;②国际法的领域逐步扩展,由国家安全到国际事务各方面;③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④越来越体现共同利益和共通价值;⑤国际法的适用范围(领域和内容)扩大,由欧洲到全世界;(4点8分)意义:①有利于国际法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②有利于国际社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③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2点4分)18.示例:论题: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学习先进文化成果、变革发展、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文化价值观念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主要价值诉求。在进化论的影响下,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心灵。而无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着重批判了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并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总之,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变与重构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超越自身的传统文化,对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2025-03-28
·
1页
·
17.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