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答案

2025-04-10 · 14页 · 3.2 M

浦东新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给分。3.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多个选项。1.多发的自然灾害云南省镇雄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乌蒙山区。2024年1月22日,镇雄县凉水村突发大型山体滑坡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除地质灾害外,云南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有()(不定项选择)A.冻雨 B.暴雨 C.干旱 D.风暴潮(2)受气候因素影响,云南省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①____季节。而凉水村本次滑坡发生在1月份,主要是该地区此时节多处于②____(填天气系统)控制下,雨(雪)等降水持续时间③____(单选:A.长B.短),为触发本次滑坡的重要原因。(3)从图2可知,本次滑坡的滑坡源位于山体的①____(单选:A.山顶B.山坡C.山谷)部位。图3显示该区域的岩体结构为砂岩和泥岩互层,岩体中裂隙的连通性②____(单选:A.好B.差),导致岩体的③____(单选:A.透水性B.隔水性)差,形成滑坡面,为本次滑坡的发生提供了地质基础。(4)据图2,推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并在图中用箭头标注出来。(5)据图3,描述凉水村“1.22”滑坡发生的过程。【答案】(1)ABC(2)①.夏②.昆明准静止锋③.A(3)①.A②.B③.A(4)由图2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滑体自海拔较高处向较低处滑动,方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可在图上用箭头自滑坡源指向村庄方向标注):。(5)该地岩体结构为砂岩和泥岩互层,斜坡上(节理)裂隙发育;受持续降水影响,雨(雪)水顺着裂隙下渗,加上昼夜温差大,导致岩体中水分反复冻结和融化,岩体裂隙不断扩大,岩体不稳定(斜坡失稳、岩体破碎);雨雪渗入岩体后,使岩体软化,形成滑动面;在重力作用下,破碎的岩体沿滑动面下滑,形成滑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云南省镇雄县相关图文字为材料设置5道试题,涉及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准静止锋、泥石流、滑坡、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云南省纬度较低,但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加上湿度较大等条件,有可能出现冻雨天气。尤其是在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遇到云贵高原的地形阻挡,冷暖空气交汇,在特定的海拔高度范围易形成冻雨,A正确;云南省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夏季风势力较强或遇到台风等天气系统影响时,容易形成暴雨天气,B正确;云南省虽然降水总量相对较多,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季降水少,且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保水能力差。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需求增大,在干季容易出现干旱灾害,C正确;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海洋灾害,主要是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现象。云南省地处内陆,不临海,不存在风暴潮发生的地理条件,D错误。综上,故选ABC。【小问2详解】云南省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受气候因素影响,滑坡等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夏季。因为降水多会增加岩土体的重量,降低其抗滑力,从而诱发滑坡。在冬季(1月份),冷空气南下与暖湿空气相遇,容易形成锋面,尤其是云贵高原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较为常见。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会带来长时间的降水,为触发本次滑坡的重要原因。小问3详解】从图2可知,本次滑坡的滑坡源位于山体的山顶部位。图3显示该区域的岩体结构为砂岩和泥岩互层,意味着该区域的岩石是由砂岩和泥岩交替分布构成的(砂岩一般颗粒较粗,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泥岩颗粒细小,孔隙度小,透水性差),由于砂岩和泥岩交替分布,因此岩体中裂隙的连通性差,由于裂隙连通性差,导致岩体整体的透水性差。虽然岩体透水性差,但在砂岩和泥岩互层的界面处,由于岩性差异,本身就可能是力学性质相对薄弱的地方。在重力、水的长期作用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下,这些薄弱面就可能逐渐发展成为滑坡面。一旦滑坡面形成,当滑坡体的下滑力超过了抗滑力时,就会引发滑坡,所以说这种岩体结构和特性为本次滑坡的发生提供了地质基础。小问4详解】观察图2,滑坡体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滑动,根据图中的地形起伏和房屋分布等特征,滑坡体应是从山顶部位向下部滑动(标注时,箭头从滑坡源所在山顶位置指向较低位置,具体需结合给定图2实际地形绘制),方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如图:。【小问5详解】图3中可体现出存在砂岩和泥岩互层的岩体结构特征,而斜坡上的节理裂隙也较为明显,这些裂隙为后续水的下渗提供了通道;持续降水时,雨(雪)水顺着这些已发育的裂隙下渗,同时(云南省镇雄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乌蒙山区)昼夜温差大,导致岩体中水分反复冻结和融化,这种物理过程使得岩体裂隙不断扩大,岩体因裂隙扩大而变得不稳定,出现斜坡失稳、岩体破碎的情况;雨雪渗入岩体后,使岩体软化,在一定深度和范围内,岩体因软化形成了滑动面;而在重力作用下,原本破碎的岩体就沿着这个滑动面下滑,最终形成了滑坡。2.壮丽的自然景观新西兰种类丰富的自然植被和壮丽的冰川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新西兰现代冰川消融速度加快,有科学家预测,其大部分冰川可能在2100年消失。(1)新西兰南岛东、西两侧,植被类型差异明显,主要是受①____和②____因素影响,此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③____地域分异规律。(2)新西兰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其北岛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广泛。简析常绿阔叶林在北岛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3)新西兰壮观的冰川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其冰川具有____的空间分布特征。(4)新西兰冰川覆盖面积具有季节性变化。下列四幅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示意夜半球)中,最可能示意其冰川覆盖面积相对较小时节的是()(单选)A. B. C. D.(5)研究人员尝试通过给冰川“盖被子”的方式(即在冰川表面覆盖布料等材质制作的覆盖物),减缓冰川融化速度。请从地理视角,解释这一做法的可行性。(6)为了给冰川选取合适的“被子”,研究人员对以下布料进行检测,请将相关检测指标补充完整。材质指标棉布涤纶布混纺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力学性能①耐磨性②柔韧性③抗撕裂强度(1)①____②____   (2)①____②____   …………   【答案】(1)①.地形②.气候③.垂直(2)北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为常绿阔叶林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北岛的火山活动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北岛纬度较低,光照充足,适合常绿阔叶林的生长。(3)垂直分布(4)C(5)在冰川表面覆盖布料等材质制作覆盖物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吸收,降低表面温度,减少风蚀作用,保持冰雪层稳定,保持冰川的稳定性。(6)①隔热性能②.防水性能③.抗紫外线性能④.耐久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西兰等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带性差异、气候、冰川分布及特征、太阳光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新西兰南岛地形上西侧为南阿尔卑斯山脉,地形陡峭,降水丰富,适合森林植被生长;东侧为平原和丘陵,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气候上西侧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湿润;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受①地形和②气候因素影响,新西兰南岛东、西两侧,植被类型差异明显,此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③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北岛降水充沛,尤其是西海岸,为常绿阔叶林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北岛的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北岛纬度较低,光照充足,适合常绿阔叶林的生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北岛常绿阔叶林分布广泛。【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新西兰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岛,集中分布在南岛西海岸,南阿尔卑斯山脉西侧,具有垂直分布的特征,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冰川覆盖面积增加。【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冰川覆盖面积相对较小的季节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AD表示北半球夏季,B表示春秋分日,C表示北半球冬季,对于新西兰来说,相对冰川覆盖面积相对较小时节的是C图,C正确、排除ABD;故选C。【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冰川表面覆盖布料等材质制作的覆盖物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吸收:覆盖物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冰川表面吸收的热量,从而减缓冰川融化速度;降低表面温度:覆盖物可以隔绝外界高温,保持冰川表面温度较低,延缓融化过程;减少风蚀作用:覆盖物可以保护冰川表面免受风蚀,减少冰川的物理损耗;保持冰雪层稳定:覆盖物可以防止冰雪层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快速融化或蒸发,保持冰川的稳定性。【小问6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冰川表面覆盖布料等材质制作的覆盖物,除了需要从力学性能方面进行检测,还要检测其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同时针对其抗紫外线性能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检测,主要检测冰川覆盖物实际效果。3.高山水稻梯田材料一: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部海拔700米至1500米、坡度大多超过18°的高山区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山水稻梯田。该梯田形成了由“原始林-木涌-聚落-梯田-水系”构成的农耕生态景观体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聚落中可见当地传统民居高架屋。材料二:2001年,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2012年,虽退出濒危名单,但由于政府及相关组织在保护过程中,存在过度关注梯田的景观功能,忽视其农业生产价值;未充分吸纳本土居民参与;当地居民生活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梯田亩产仍较低等问题,使得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高山水稻梯田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简表年份人口机械增长率(%)城镇化率(%)梯田面积(公顷)原始林面积(公顷)木雕业产值10年增长率(%)旅游业产值10年增长率(%)1990-4.3157903900————2000-4.81870036404006002010-3.6197303800133140(1)菲律宾地处东南亚,夏季具有①____的气候特征,且位于②____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火山灰可以为③____提供了养分,利于种植业发展。当地居民采用垒石成堰的方式克服地势④____的困难来修筑梯田,形成高山水稻梯田景观体系。(2)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高架屋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表现是()(不定项选择)A.下屋悬空,便于避洪防潮 B.屋顶倾斜,利于保温避雨C.木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 D.体量较小,适应山地特征(3)在科迪勒拉高山水稻梯田景观体系中,“木涌”是①____和梯田的缓冲区,能最大程度减少居民活动对②____(单选:A.河流B.聚落C.原始林)的影响,并成为当地居民所用③____、④____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对维持高山水稻梯田耕作的整体面貌和地域生态具有决定性影响。(4)从表中可知,该高山水稻梯田濒危主要是因为①____(单选:A.水土流失B.人口流失C.产业结构优化),导致梯田荒废;而②____和③____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侵占了④____和原始林用地;此外,传统手工业的无序发展,更加剧了⑤____面积的减少。(5)针对该高山水稻梯田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简述如何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1)①.高温多雨②.亚欧(欧亚)③.土壤④.陡峻(2)ACD(3)①.原始林②.C③.建材④.燃料(柴火)(4)①.B②.城镇化③.旅游业④.梯田⑤.原始林(5)重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