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湖南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22页 · 2.3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相关用品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A.司南B.树皮纸C.瓷蒺藜火球D.铜活字【答案】B【解析】A.司南的主要成分为磁性氧化铁,不属于高分子材料,A错误;B.树皮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B正确;C.瓷蒺藜火球为以瓷制作,外施浆釉,内装火药,不属于高分子材料,C错误;D.铜活字属于铜合金,不属于高分子材料,D错误;故选B。2.化学用语可以表示化学过程。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形成的化学变化过程:B.的形成过程:C.中键的形成过程D.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其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A.中子形成过程为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氯化镁形成过程中应为,B错误;C.σ键通过“头碰头”形成,所以H2中σ键的形成过程:,C正确;D.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应为,D错误;故选C。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蒸馏时的接收装置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蒸干硫酸铜溶液制取胆矾D.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答案】B【解析】A:锥形瓶不可用塞子封死,否则馏分难以流下,气压过大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A错误;B: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能观察到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的高度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提示:从长颈漏斗的液面上升角度分析,B正确;C:用硫酸铜溶液制取胆矾应该是加热至液体表面出现少量晶膜,停止加热[易错:胆矾含有结晶水,直接蒸干会导致失去结晶水],C错误;D: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图示装置错误,D错误。故选B。4.的结构式为,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共价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B.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该反应中所有物质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答案】A【解析】A.为共价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说明能电离出氯离子和铝离子,属于电解质,A错误;B.中Al原子与4个Cl原子分别共用1对电子对,最外层电子数为8,每个Cl原子与2个Al各共用1对电子对,还含有2对孤电子对,则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B正确;C.根据的结构式可知,分子是对称性分子,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正确;D.根据结构式以及方程式,所有物质中心原子均为杂化,结构中有两种Cl原子,中间的2个Cl原子采取杂化,另外外围的4个Cl原子没有参与杂化,D正确;故选A。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氨水溶液()中:、、B.1.0mol/L氯化钠溶液()中:、、C.0.1mol/L碳酸钠溶液()中:、、D.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答案】C【解析】A.氨水和会生成沉淀,不共存,故A错误;B.时会沉淀完全,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B错误;C.的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D.酸性高锰酸钾会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离子液体熔点很低,常温下呈液态,阴、阳离子可自由移动,因此离子液体在电池中可做导电电解质,某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W和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Y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甲醇的方程式为: B.反应中经历了In−C、In−O键的形成和断裂C.升高温度可降低甲醇在平衡时的选择性D.减压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中经历了In−C、In−O键的形成和断裂,故B正确;C.由题给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主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副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在平衡时的选择性降低,故C正确;D.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副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不变,则加压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压会降低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D。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已知四甲基氢氧化铵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B.c、e均为阳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C.a电极反应式为:D.制备,a、b两极共产生9.8L气体(标准状况)【答案】D【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a电极连接N型半导体,则其为负极,b电极连接P型半导体,则其为正极;电解装置中,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从电解池a极区溶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浓度增大,也可推出(CH3)4N+透过c膜向a电极移动,则a电极为阴极,c膜为阳膜;Cl-透过d膜向右侧移动,则d膜为阴膜;Na+透过e膜向左侧移动,则e膜为阳膜。【解析】A.由分析可知,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正确;B.由分析可知,c、e为阳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C.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阴极,H2O得到电子生成H2和OH-,OH-和反应生成,电极方程式为:,C正确;D.制备时,由电极方程式可知a极生成0.375mol氢气,转移0.75mol电子,b电极方程式为:4OH--4e-=O2+2H2O,生成0.1875mol氧气,两极共产生0.5625mol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0.5625×22.4L/mol=12.6L,D错误;故选D。11.发蓝工艺是一种材料保护技术,钢铁零件的发蓝处理实质是使钢铁表面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有一定厚度、均匀、致密、附着力强、耐腐蚀性能好的深蓝色氧化膜。钢铁零件经历如图转化进行发蓝处理,已知的还原产物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铁零件发蓝处理所得的深蓝色氧化膜是B.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D.反应③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分析】根据物质转化图及题给信息可知,发蓝处理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反应①为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反应②为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反应③为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分析,钢铁零件发蓝处理所得的深蓝色氧化膜是,故A正确;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在反应中,NaNO2为氧化剂,Fe为还原剂,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B正确;C.的还原产物为,溶液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反应③为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C。12.某晶体由镁、铝、氧三种元素组成,若将其晶胞按图1方式切成8个体积相同的小立方体,和在小立方体中的分布如图2、图3所示。已知之间的最小间距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中的配位数为4 B.晶胞的体积为C.晶体中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D.晶体的化学式为【答案】B【详解】A.由A型小晶格结构可知,每个与4个紧邻,则配位数为4,A项正确;B.设晶胞变成为2L,,,晶胞体积为,B项错误;C.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同周期自左向右逐渐增大,但两处反常:第IIA族大于第IIIA主族,第VA主族大于第VIA主族,而自上而下则逐渐减小,则晶体中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O>Mg>Al,C项正确;D.A块中,个数=1+4/8=3/2,个数=0,个数=4,B块中,个数=4/8=1/2,个数=4,个数=4,图1由4个A,4个B构成。所以:数=2×4=8,数=4×4=16,数=8×4=32,所以化学式,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