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福建卷)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345678CBADBCBC910111213141516DDDBDABD二、非选择题1.C【解析】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故①错误。②: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故②正确。③:直接劳动是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而积累劳动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故③正确。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2.B【解析】①: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与贷款利率有直接关系,而题干涉及的是中期借贷便利余额增多,未涉及利率的变化,①错误。②③:MLF余额增长说明央行释放了资金的流动性,能够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缓解社会资金紧张的局面,提振市场信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②③正确。④:经济的复苏发展,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回笼资金,“资产负债率提高”错误,④错误。故本题选B。3.A【解析】①:根据材料中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引导项目发起人将前期投入资金回收后,投入到符合国家战略的新项目建设,可知回收前期投入资金,有利于扩大优质新项目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传导正确。②:REITs是指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较强、可上市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发行丰富了资本市场投资产品,有利于满足理财多样化需求,促进资本市场繁荣,②传导正确。③:REITs作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其发行并未拓宽市场化融资途径,也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无关,③错误。④:企业经营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REITs发行不能必然扩大企业经营收入,作为金融产品,REITs是有风险的,不能稳定基础设施资产收益,④错误。故本题选A。4.D【解析】①:上述活动不属于反腐行动,①排除。②:围绕乡村绿化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属于党的组织建设,不涉及党的纪律,②排除。③④:围绕乡村绿化开展主题活动,发扬了求真务实精神,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走在时代前列,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5.B【解析】①③:材料中浙江乡村治理实践的做法,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开展民主协商,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浙江的乡村治理实践丰富了基层自治实践形式,但并没有丰富基层自治组织形式,②错误。④:村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而不是将基层的管理权分配给每一个村民,④错误。故本题选B。6.C【解析】C:材料中“执法如山”的意思是执行法律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比喻执行法律、法令极其严厉坚决。在实践中要严格执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徇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的意思是治理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体现执法严格,不徇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符合题意。A:“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强调了法律对维护统治秩序,解决社会矛盾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强调依法治国,不能任意妄为,B不符合题意。D:“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强调立法对治国的重要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B【解析】①:“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表明了军事家可以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企图战争的胜利,根据“企图”一词可以推断出战争的客观结果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战争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①正确。②:要取得战争胜利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③:“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生动阐明了只有在掌握战争规律和认识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夺取战争的胜利,③正确。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另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还要遵循客观规律,④排除。故本题选B。8.C【解析】①: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能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并不是通过意识的能动性体现出来,①错误。②:材料说明思想对实践积极的反作用,要发挥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作用,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材料强调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为强调感召力和引领力,③不符合题意。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新思想的价值不论多么巨大,终将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实现,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D【解析】①:重视对手未必就能发现过失,①排除。②:人们自我认识的局限性可以克服的,②排除。③④:漫画《请注意对手,他们是最早发现你过失的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善于向对手学习,要运用逆向思维,对对手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避免思维僵化,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0.D【解析】①:材料没有强调中华民族的崛起,排除①。②: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说明“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文化新繁荣的必由之路,②符合题意。③: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并非经由“两个结合”得以确立,③错误。④: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中,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D【解析】②④:中国为推动金砖扩容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提振全球经济发展信心、与越南就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一致等。这些高光的外交时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和独特魅力,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跨越制度和阶级的界限,②④符合题意。①:地缘政治强调地理位置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中我国的这些外交并不注重地理位置因素,①排除。③: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明确了前进方向,而不是这些高光的外交时刻,③错误。故本题选D。12.B【解析】①:全国人代表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进行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①正确。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②说法错误。③:全国人大才能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③排除。④:我国是单一制国家,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事议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依法行使中央授予的特别行政区立法权,④正确。故本题选B。13.D【解析】①:丙阻挠电梯公司施工致使停工,电梯公司是被迫停工,所以不应当成为被告,①说法错误。②: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污染等级,丙才可能不承担或减轻承担法律责任,②说法错误。③:解决该小区加装电梯纠纷,可适用民法典中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③符合题意。④: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A【解析】AB:民法典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最严格的无过错责任。也就是说只要认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饲养人均应承担全部责任,没有任何的免责事由可以援引,无权抗辩减少或者免除责任。本案中刘某某饲养的阿拉斯加犬属于该市禁止饲养的大型犬,该犬将徐某某抓伤,虽然徐某某逗犬有过错,也不能减轻刘某某的责任。徐某某由此产生的合理费用,刘某某均应予赔偿 ,A正确,B排除。C:本案已经提起诉讼,不能再申请诉讼外调解,但双方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诉讼调解,C排除。D:有无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申请法律授助的条件。在民事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D排除。故本题选A。15.B【解析】①: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这首诗用许多意象来表述秋思,属于一事多写,是典型的发散思维;又从不同意象中得出秋思,属于聚合思维,巧妙找到了秋思与枯藤、老树、昏鸦等的关联,①符合题意。②:这首诗将不同的、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关于“秋思”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由感性具体上升为思维具体,②说法错误。③: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该对联不是选言判断,③说法错误。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该对联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要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6.D【解析】①: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龙辰辰”传递美好寓意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①不符合题意。②④:“龙辰辰”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它表达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的是形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的特点,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9分)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②“两个结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两个结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彰显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点睛】背景素材:“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等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的观点作简要阐释。属于阐释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可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有效信息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响深远→可说明“两个结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效信息③: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政治(福建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需要分值)
2025-04-12
·
11页
·
124.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