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届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04-16 · 13页 · 70.4 K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试卷共9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的国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夏朝的建立,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历经数千年,并随着20多个朝代的盛衰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而不断发展。这种完整一贯的历史延续,培育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锤炼了民众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患的尚武精神。边防、海防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的边防建设,主要是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我国古代的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为防止倭寇的偷袭、骚扰,明王朝一是下令禁海,二是在沿海的主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烽堠和障碍物相结合的防御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击了倭寇的侵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统治者和军事家就已经认识到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提出“国不富”则无称雄之本,“兵不强”则无争霸之力,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尤重耕战,强调富国强兵。像秦始皇之所以能吞并六国一统帝业,就和秦国推行富国强兵思想有直接关系。后世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采取一系列政策,努力把发展生产与加强国防建设统一起来。(摘编自王向方、李望一《大学生军事教程》)材料二:作为河西走廊的西端出入口,嘉峪关所在的位置南北两山对峙,中间的隘谷宽不到15公里,形成一个“瓶口”,古代中国通往西域的大道便从这里经过。明代初年,征虏大将冯胜选择此处天险,筑关以守,嘉峪关自此诞生。此后逐步修建了关楼等建筑,并日益完善。嘉峪关的地理形势优越,关南的祁连山峻极于天,源出祁连山的讨赖河河水灌溉着嘉峪关、酒泉一带的农田,为军队提供给养;关北的合黎山、马鬃山附近有平坦的沙碛草原;明长城西端的关城屹立广漠,对外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敌情、控制敌军,对内地形平坦,便于输送物资,使关防无后顾之忧。然而,在崇山大漠之间防御西域敌兵入侵,仅靠一关防守还不够。明嘉靖年间,朝廷在嘉峪关周边建筑起一道长30余里的长城,南起祁连山支脉文殊山脚下讨赖河北岸的悬崖边,北接黑山峭壁间的石关峡,中间联结嘉峪关。因关城北向的延伸部分,筑于陡峭的黑山山脊之上,坡度高达45度,又高又陡,上面的台阶仿佛垂直悬挂在山上的手臂,惊险震撼,被称为“悬臂长城”。至明万历年间,嘉峪关的防御设施逐渐完善和巩固,形成西南、西北、东北三面为半圆形的坚固防御阵地。嘉峪关的完整防御体系,除了嘉峪关和长城外,还包括沿长城外侧深挖的壕沟,以及某些在壕沟两边修筑的沟墙,被称为“壕堑”或“外壕”。壕沟和长城结合,形成双重障隔,使入侵者的马兵、步兵都难以逾越。在长城沿线每隔约15公里,又修筑一座堡城,堡城屯兵防守;每隔约5公里设一墩,可容数十人,是屯兵、守望之所。在长城防御体系中,墩台是一个重要的设置。墩台即烽燧,俗称烟台、烟墩。墩台设置在高山险要之处,或在交通要道之上,主要作用是传递军情。驿传也是防御体系中一项重要设施,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往来公文。上述种种设置和建制构成了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在嘉峪关防线的外围,祁连山、黑河、巴丹吉林沙漠构成更大的天险保障。在争夺河西走廊的特殊历史时期,嘉峪关据一关而撼西域,锁钥河西,巨防中外。(摘编自范嘉《嘉峪关的智慧》)材料三:古代“强边固防”的内容很多,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筑墙置戍”和“开发边疆”两条。筑墙置戍是古代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的重要方式。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从临洮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中原北部竖起一道人工的国防屏障。宋代,因防线内移,无法修补长城故址,仍特意建成一道长450公里,以关隘为重点的防御体系,阻遏契丹骑兵漫野而过。开发边疆的实质是加速边疆牧业或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化,利于汉族军民长期居守。秦将蒙恬在修筑长城时,已注意到从内地迁徙民人到边疆耕垦荒地。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期间,也不断征召“塞卒”“边卒”到边疆屯田。到明代辽东诸卫依然采取“且耕且守”方针,充分利用沿边隙地垦殖耕作,因而能与后金军队长期对峙。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只是到了近代,历来为封建士大夫不屑一顾的昔日夷狄突然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海岸,打败了自视为天朝上国的文明礼仪之邦,清人才惊讶地发现,“天下”之外竟存在着一个很少有人知晓的广阔世界。魏源《海国图志》一书中描绘的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历史地理、民族风情和西方科学技术现状,使忧患国防之士不能不重新审视自己陈旧的国防观,重新认识自、在新的“天下”秩序中的地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在进行洋务活动的过程中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进而认识到加强国防要走发展军事工业的道路。进步思想家王韬遍游欧洲诸国及日本,“识其国势之盛衰,稔其兵力之强弱”,对国防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十分重视钢炮巨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对国防的影响,7灭其烦地介绍国人很少知道的黄色火药、撞针步枪和精确的军用地图等。同时强调,两国交兵不仅是手持武器的军队搏斗,也是两国政治制度的较量,哪个国家的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便会获胜,否则必败。(摘编自刘庆《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及其在近代的转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国防历史从夏朝建立延续至鸦片战争,历经漫长岁月,其发展与朝代更替、社会制度演变相关,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锤炼产生了重要影响。B.我国古代海防建设起步很晚,设施也比较落后,因此让西方侵略者有可乘之机,他们突破中国海岸线,一举打败了自视为天朝上国的礼仪之邦。C.嘉峪关的地理形势优越,南北两山对峙形成“瓶口”,古代通往西域的大道从此经过,明代冯胜在此筑关,此后其防御设施不断修建完善。D.中国古代“筑墙置戍”“开发边疆”的国防政策,在抵御外敌入侵和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稳定边疆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且有效的作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国防的关系,秦国就因推行富国强兵政策而实现了一统天下的霸业。B.历史上多个王朝参与修建和加固中国古代最大的防御工事——长城,促进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患、尚武轻文传统的形成。C.中国古代各朝代先后采用迁民垦荒、塞卒边卒屯边、利用沿边隙地垦殖耕作等“开发边疆”的方式,践行国防实边固边战略。D.李鸿章认识到加强国防需发展军事工业,王韬则重视新科技对国防的影响,他们都为近代国防观念的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标示的地点错误的一项是(3分)A.石关峡B.关城C.悬臂长城D.讨赖河4.嘉峪关防御体系如何体现我国古代国防建设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分析现代国防在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上,应该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抚摸蔚蓝面庞阿来①这是当年一首诗的题目。与写诺日朗瀑布的那首《看见金光》作于同年同月,可能不是同一天。确定是五月,高海拔地带的春天。从马尔康出发,好几天时间才到达九寨沟。白天四处漫游,行经一个个蓝色海子③。晚上,用字与词,搭建叫做诗的建筑,为情感寻找方向。因为迷惘,开始漫游大地。迷惘很小,一个青年的前路。迷惘很大,如何使渺小的个人与宏大的存在建立确实的连接。关于写作,我不信干谒与援引,相信山水与人民的启悟与开示,所以我像古代诗人一样壮游山河。那时的九寨沟,旅游开发之初,正要蜚声世界。寨子里的乡亲们很激动,原来祖祖辈辈守着的一众蓝湖,如此魅惑,只要打开山门和心门,整个世界就扑面而来。我就在宁静山水与激越的人群中沉默走动,遇见了那么多蔚蓝海子。月光下的镜海。倒映于湖心的月亮闪烁水晶光焰。那是谁在无风的虚空中说:要有光!从外面和里面同时照亮!树正寨。在开小旅馆的人家用过早餐,主人说,太阳要出来了,客人该去看海。树正群海,从高往低,面面蓝湖,梯次分布。每一面蓝,都水体饱满,微微鼓荡。湖水缓缓流动,在中央平静下来,用水晶一样澄澈的晶莹显示出深蓄、显示出宁静。然后,满溢,从堤上翻身而下,以飞瀑的姿态跌入下一个深潭,下一个海子。如此相接相续,如此跃动或静止,制造出巨大的奇观。群海上方,火花海。我用沁凉的湖水洗眼。这是我的个人仪式。祈求造物之神让我看见更多的美,更美的美。我等待太阳出来。太阳出来了!转瞬间,就放射出千万道金光。火花海的蓝水与倾泻而来的阳光交汇,每一道波纹都在折射、在辉映,冷碧的湖上腾起一片动荡的光焰。不停明灭的簇簇光焰不是红色,而是金色。金光闪烁,和水交响,世界宽广!这是历经了沧海桑田的,看见过大陆沉入海洋,看见过海洋中再崛起雄伟山脉的自然之神在教导我,要有光!不但要有光,还必须辉煌,必须荡漾!要有光!不但要有光,还必须温暖明亮!不止一次,我用一整天时间去看树正群海,经过每一个海子、每一道飞瀑。我常坐在一块石头上、一段枯木上,呼出的雾气弥漫,化为诗行:日益就丰盈了,并且日益就显出忧伤和蔚蓝已是暮春,岸上的泥土潮湿而松软树木吮吸,生命上升上升到万众植物的顶端在奇花异木的国度,爱人!笼罩万物是另一种寂静的汪洋是什么?你听启喻一样荡气回肠,凌虚飞翔九个寨子构成的国度顷刻之间,布满磨坊与经幡顷刻之间,蔚蓝的海子就星罗棋布花香袭满心房众水浪游四方路以路的姿态静谧水以水的质感嘹亮那时,沟中几个村寨半农半牧的老百姓,生计的重心开始转向旅游业。白天,在某个海子或某一道瀑布前,设一个摊点,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扮成山中的汉子与姑娘,打扮成九寨沟的达戈与色嫫。那时,还没有退耕还林,坡下林边,还有一块块庄稼地。草地上还有牛吃草,还有人牵着马劝游人骑乘。这一回和一些写作同行前来,已不知道,这是三十多年中的第多少回了。上午,从诺日朗瀑布开始。从瀑布顶上的栈道过去,钙华滩上,水花飞溅喧腾,珠圆玉润。水流间立着丛丛灌木。珍珠梅落尽了叶子,一穗穗褐色的种子还留在枝头。簇生的小檗,叶子经了霜,一派紫红。从瀑布跌落的山坡边下去,可以从悬垂水帘的上方望见雪山。凝固的冰雪和飞泻的水都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到了瀑布下方,雪山消失不见了,水的声音与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出了树林,谷地敞开。水流入了一片芦苇荡。苇荡充满细密声响。水穿过这些芦苇汇聚向海子,一个大海子,犀牛海。阔叶树都脱尽叶片,树林很疏朗。我靠树下的叶片来辨认它们。栎树,叶子有波纹状的齿边,还有未被松鼠搬完的以壳斗为座的饱满果实。连香树,叶子椭圆,像心脏的形状。桦树叶最黄,拿一片对着太阳,清晰的叶脉让人感觉到自己皮肤下体液在流淌。走过一些树,迎面而来的是更多的树。从树林中看海子,湖水的蔚蓝被纵横的树木分割,荡漾的整体变成了不同形状的局部。微风在树梢上出声行走,下面,却是一个寂静的世界。林中有各种鸟,各种大小走兽,此时:它们都敛息静止。还有鱼类,在湖中。我和陪同的朋友缓步而行。看树,看湖,看天。抚摸蔚蓝面庞。与年轻时不同,如今,我历尽沧桑。所以,我现在只抚摸蔚蓝的宁静。阳光普照,湖水澄明。水越过钙华覆盖的长堤,越过长堤上高树低树的密集篱栅,跌落成瀑,倾入又一个海子,喧哗与静止交替,飞泻与深蓄交替。今天,我再次来到火花海。长堤上,那些穿过树篱的水道,凝结了更多钙华,使下泻的湖水更显晶莹光滑。以前,树正寨中这些人家,接待客人前,可能刚从庄稼地里归来,刚从放牛的山上归来。现在沟里除了一些小小的菜园,大片的庄稼地已经归还给了森林。现在的主人时尚年轻,所有的生计都围绕着服务游客。夕阳西下,树正群海梯级而下的那群海子上,辉映着这一天最后的灿烂阳光。我久久凝望,抚摸那一面面蔚蓝面庞。从高处望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