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2025-04-23 · 3页 · 161.3 K

大庆市2025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BCDACABCBADBDACD17.13分(1)类型(名目/种类)多样;变化频繁;有阶段性。(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2)(7分)积极: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有利于加强对节度使和权贵势力的控制,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为元朝的宰相名号奠定基础。(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消极:宰相名号多样复杂造成官职混乱,权力交织,影响行政效率;超级宰相容易出现权贵乱政,一定程度上影响统治(政治生态)。(2选1,2分)18.15分(1)(8分)政治上:中国明代江南市镇与行政关系疏离;中古西欧城市是一个自治体。(一点2分,两点4分)经济上:中国明代江南市镇建立在乡村基础上;中古西欧城市与农村分离。(一点2分,两点4分)(2)(7分)(四点7分)增强城市的经济功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市民文化繁荣,世俗文化发展;奠定近现代工商业城市的基础;市民阶层壮大。(一点2分,4点7分)19.12分(1)(6分)(三点6分)政府政策的失误;美国参与二战的影响;70年代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经济全球化(2)(6分)趋势:过境点转向;个体女性移民增加;移民多样化(一点2分,两点4分)启示: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教育,增强其生存就业能力;发展本国经济,注重科技兴农,振兴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社会公共福祉;政府积极参与和帮扶农业发展(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QQABCQCUggAgAhAAARgCAw1QCAMQkBCACaoOBEAQMAABwANABAA=}#}20.12分示例1:论题:毛泽东“奋斗”“发展生产”的题词彰显出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作用。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艰难环境中顽强奋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土地改革,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情,以东北作为战略决战的突破口,为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人民群众踊跃投入生产建设当中,涌现出以孟泰、铁人王进喜等为代表英雄模范,铸就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东北地区建成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基地,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总结:毛泽东的题词是对东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战略地位的肯定,是推动东北地区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示例2:论题:“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任务和鲜明特征。论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汲取苏联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学会建设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取得显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述,对增强全党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引领和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示例3:论题: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论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毛泽东“学习”、“奋斗”“发展生产”的题词,反映了党的工作重点的变化,符合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实际形势。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重视加{#{QQABCQCUggAgAhAAARgCAw1QCAMQkBCACaoOBEAQMAABwANABAA=}#}强党的建设,“学习马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反映了对意识形态和党风党纪的纪律要求,有助于加强执政党建设,领导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总结: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评分标准(论题0-2,论证0-8,总结0-2)提示:可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任务和鲜明特征;“奋斗”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对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奋力投身新中国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是对全党及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发展生产”反映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学习马列主义”是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等某一角度进行论述。也可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新中国恢复发展经济;党中央对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家战略调整;党的建设;毛泽东书法艺术等角度进行论述。{#{QQABCQCUggAgAhAAARgCAw1QCAMQkBCACaoOBEAQMAABwAN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