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核心概念解读按:历史概念主要由内涵与外延组成,内涵就是概念的内部结构,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要求识记);外延就是概念的外部联系,所反映的是对象的范围,它包括背景、与之相关事件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应多一些思考与理解)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打制制作)和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为早期国家。保留了氏族公社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拥有合法的武力(公共权力),用以维护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将土地、人口分给诸侯建立诸侯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权力较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诸侯实力增强,逐渐被破坏。此制度的推行切合了西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推动了统治区域的扩大,传播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推动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意识。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下,按照血缘亲疏,社会成员分为大宗、小宗,等级森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破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由此衍生出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礼乐制:礼乐制度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土地不得买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渐被破坏。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政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春秋战国时期被打破。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产生后,加速了井田制的解体,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变法运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著有《老子》(《道德经》),其思想主张有:世界本原是“道”;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约束,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局面,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主张:仁,即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要待人宽容;为政以德:统治者要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曾经整理《诗》《书》《礼》《易》《春秋》(后来称为儒家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2争霸,分封制、宗法制趋于瓦解;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在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百家争鸣的主体是士阶层,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都是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兼并战争激烈,为富国强兵,需要实行变法。商鞅变法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授田于百姓。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社会上: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国家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国力,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发端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主要是防止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人口。此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官僚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君主专制:是国家决策的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行政效率较高但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位世袭、地位独尊、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秦王朝建立的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行政制度。特点是分工明确、彼此牵制配合,以皇权为中心,集权于皇帝,官僚政治色彩浓厚,家天下成分在减少。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三公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朝议制度:朝议是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3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皇帝可以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担任且有任期,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汉承秦制:汉朝建立后,基本承袭秦朝的制度,如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汉初在地方上既实行郡县制,又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实力逐渐增强,汉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削弱了王国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中外朝: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不再参与决策,成为执行机构。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削弱了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实力逐渐增强,威胁中央集权。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势力,无力与中央对抗,加强了中央集权。察举制:西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以举孝廉和举贤良为主,主要考察品行和才干。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代统治提供管理人才。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容易形成集团。中外朝制度: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天人感应:是关于天和人互相影响的一种神秘观点。源于商,发展于战国时阴阳家,成于西汉董仲舒。他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认为天按照自己的模式创造人类,人类的形体、精神、道德品质等都是天的复制品。还认为“天亦有喜怒哀乐之气,哀乐之心”。“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反之,如果人的行为符合天意,也能感应上天,使社会安定。天人感应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君权的作用,体现了一定的民本色彩。均输平准:均输:西汉时为克服贡物运输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等弊端,桑弘羊主持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豪强地主:豪强地主一般都是世代公卿的大族,他们拥有私人的庄园,还拥有人数较多的部曲。东汉时豪强他们在政治上,世代为官;在经济上,大量兼并土地,广占田园;在文化上,宣传儒学,奴化百姓;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用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造成东汉时期阶级矛盾尖锐。门阀政治: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异变。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形成于魏晋4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
历史学科知识通关宝典
2023-12-15
·
24页
·
1.7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