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作文素材:名言金句+成果事例+精彩时评文+链接高考

2023-11-29 · 6页 · 27.4 K

金句积累:1.“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2.“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10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3.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4.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中国举办的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给许多国家民众带来新机遇,成为互利共赢、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6.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的能力。7.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变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9.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钢铁驼队”续写新时代的丝路故事,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10.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崇尚的是共赢,共建“一带一路”传递的是希望。11.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开放的本色;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绿色的底色;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廉洁的亮色。12.从理念到行动,共建“一带一路”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是开放包容的合作进程。成果事例:(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在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中亚谚语中传颂的这座“千顶之城”希瓦,曾因年久失修,面临建筑物墙体开裂、倾斜下沉等险情。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决定合作开展希瓦古城保护修复工作。中国专家在不改变建筑及各类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当地传统工艺和材料,同时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让这座古城重现往日风姿。▶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网络、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平台,十年来,教科文卫体旅等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共建国家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不断加强,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二)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我国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三)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10年来,这条承载文明记忆、寄托未来梦想的希望之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再创辉煌,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终于成真……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卖到了东南亚,中老铁路让东南亚水果有了更便捷出口通道……(四)推动中国开放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云计算产业园内,约2万个渲染节点为国内外电影特效画面提供渲染技术,海量数据在直达北上广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上昼夜“奔行”,不断建成的标准机柜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供强大算力。戈壁“油城”的“智能”蝶变,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开放发展的缩影。精彩时评文: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来源:人民日报前不久,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推出77台中外演出项目。开幕仪式后,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乐声中展开一幅动人的丝路画卷。音乐会精选中国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呈现了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精神的诚挚感触和多样表达。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犹如川流不息的“大动脉”,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集地,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千载流泽生生不息,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新时期的丝路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讲究和睦、追求和谐的民族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丝路精神,唤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美好记忆,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正是因为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现活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拥有“出海口”的梦想变为现实,乌兹别克斯坦“千顶之城”希瓦不再年久失修、重现往日风姿,吉尔吉斯斯坦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国际人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吸引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其中,共建“一带一路”秉持的丝路精神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鲜明映照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而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大力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必然抉择。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和文艺演出上,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令人印象深刻。前进道路上,坚定不移弘扬丝路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就一定能共同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共享“一带一路”机遇,奏响互利共赢时代强音来源:网信泰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8日开幕。在过去的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与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朋友圈”不断壮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作为亚欧大陆的桥头堡,山东地处“一带一路”的十字交汇点,是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节点。山东积极发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通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自信开放,强化合作,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山东坚持开放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凭借“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水陆空交通通达等独特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和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当前,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等国家高能级平台在山东汇聚,为山东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提供了更高层次、更高能级的合作空间。专精特新、高铁装备,一项项先进技术吸引了国际关注,一件件优质产品赢得客户青睐。山东通过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扩大,打造出一条高质量“走出去”的康庄大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其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释放,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了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和文明之路,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以绿色发展为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潜力巨大,这也为山东省新能源行业提供了重要机遇。齐鲁大地积极承建绿色清洁能源项目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据统计,仅2022年,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全球发展的需求和全球治理的期望,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也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了齐鲁智慧。在山东,当地持续强化通道建设,不断开拓和加密往来中亚五国的中欧班列路线和数量。开通全国首个中欧班列省级运营平台“齐鲁号”,2022年全省中欧班列全年开行2057列、发送货物17万标箱,可直达24个国家、55个城市。携手合作如火如荼,山东在“一带一路”的大平台上继续书写齐鲁答卷。秉持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互鉴。文明因交流而愈加丰富多样,文明因互鉴而绽放光彩、得以发展。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古丝绸之路上,满载东方辉煌与神话的悠悠驼铃,带回了西方吟唱的赞歌。现如今,“一带一路”织起人文交往、文化互鉴的友谊之丝,秉承着和而不同、互鉴互惠的理念,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促进文化发展,推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相互辉映。山东,本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共建“一带一路”征程上,也在为世界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尼山论坛熠熠生辉,让相互学习蔚然成风,更让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世界相拥,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齐鲁力量。十年,一个节点,新的起点。山东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齐鲁力量,奏响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团结曲”,奋力谱写新时代互利共赢的精彩华章。高考模拟作文:材料一: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考古等多方面展示、交流与合作,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欢迎,中国声音在国际上广泛传播。材料二:外交部长秦刚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中国声音”是近年来被屡屡提及的词语,某报社开设了《青年论坛》栏目,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声音”,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联系实际写篇文章向该栏目投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大知闲闲,大言炎炎《南华经》中有云:“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此言得之,中国声音里所蕴含的智慧与和平向往,正在世界各国间不断传播,发扬光大。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要以“大言炎炎”的姿态将其传播开来,让全世界都看到属于我们中国的风采。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而我们也即将告别高中生活,走进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国家的脉搏里跳动着每一个人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