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全国卷)生物学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分解者可能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有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或液泡等细胞器,因此当分解者在分解凋落物时,细胞内会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核糖体进行有关蛋白质(如大多数酶)的合成,但是不一定能发生:[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生成水、溶酶体内的酶起作用、液泡吸收水分等生理过程。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和2个A基因,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含0或2个A基因,A项错误;当细胞中有2个a基因和2个B基因时,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而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当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时,细胞可能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若为前者,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和2个B基因;若为后者,细胞中的A、B基因情况有4种:①2个A基因、2个B基因;②2个A基因,0个B基因;③0个A基因,2个B基因;④0个A基因、0个B基因,C项错误;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2个a基因,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和a基因的数量有4种情况:①0条X染色体,0个a基因;②2条X染色体,0个a基因;③0条X染色体,2个a基因;④2条X染色体,2个a基因,D项错误。3.【答案】B【解析】实验结果发现,在80℃下,加碘液后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被α-淀粉酶分解成还原糖,在高于80℃的温度下,加碘液后溶液都为深蓝色,说明淀粉很可能均没有被分解,即α-淀粉酶很可能已经失活,因而溶液中没有产生还原糖,若将检测试剂碘液替换成斐林试剂,则80℃下的溶液呈现砖红色,其他温度下均不出现砖红色,因而可将碘液替换成斐林试剂进行检测,A项错误;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而反应溶液的pH值必须设置为相同且适宜的pH值,B项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让α-淀粉酶失活的温度为85℃,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项错误;85℃及以上温度的实验现象均为深蓝,这表明85℃及以上温度下,酶活性很低甚至已经失活,在实验期间淀粉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被分解,因而加碘液后溶液呈现深蓝色,所以试管中的酶可能不起催化作用,或者几乎不起催化作用,也即几乎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不能为反应提供活化能,加热可以,D项错误。4.【答案】C【解析】变应原初次接触AR特异性个体时,会引起该个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IgE抗体,即会引起免疫反应,A项错误;由图可知,同种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吸附有IgE抗体的肥大细胞会释放活性介质,从而引起辅助性T细胞所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而不是引起二次免疫反应,B项错误;SLIT治疗是将粉尘螨(变应原的一种)制成滴剂,然后通过依次增加浓度的方式舌下含服,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用变应原刺激,可能使肥大细胞的活性介质耗尽,C项正确;活性介质被释放后出现在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错误。5.【答案】B【解析】P存在捕食者,因而其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将会呈“S”形增长,而“S”形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一直在下降,死亡率一直在升高,但是在达到K值之前,其种群密度总是在增大,A项正确;依据“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的关系可知,在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粪便量越大,Ⅳ同化的能量就会越少,而“同化量=呼吸量+储存量”,所以同化量极少与呼吸消耗量无关,B项错误;Ⅴ中不同物种在湖泊中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与食物的分布和栖息条件有关,C项正确;后一个营养级是前一个营养级的捕食者,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项正确。6.【答案】BB—b【解析】由家系图可知,Ⅱ2是色弱男性,Ⅱ4是色盲男性,前者的基因型是XY,后者的基因型是XY,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1页(共5页)前者含有的色弱基因电泳后产生条带②③,后者的色盲基因电泳后产生条带④⑤,这表明条带②③代表色B—b弱基因,条带④⑤代表色盲基因,A项错误;由Ⅱ2和Ⅱ4可知道Ⅰ1的基因型是XX,因此她的基因电泳B—b结果出现的条带是②③④⑤,B项正确;由Ⅱ2和Ⅱ4可知道Ⅰ1的基因型是XX,Ⅰ2是正常男性,其基因BBB—Bb型是XY,因此Ⅱ1和Ⅱ3的基因型可能是XX或XX,再看电泳条带,发现他们的电泳结果是不同的:B—bBB—BbBⅡ1含色弱基因X,Ⅱ3含色盲基因X,因此Ⅱ1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XX、XX,Ⅱ3与正常人(XY)结婚,后代不会出现色弱个体,但会出现1/4的概率是色盲患者,C项错误;正常色觉基因、色弱基因、色盲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这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的,D项错误。29.【答案】(9分)(1)衰老(1分)大于(1分)第1位叶的叶龄小于第3位叶的叶龄,同一生物组织中幼嫩细胞的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2分)(2)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1分)叶绿素、酶(2分)(3)①第1位叶气孔未发育完全,气孔导度小,吸收的CO2少;②叶绿素含量少,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2固定量少(答案合理即可)(2分)【解析】(1)由图1可知,第7位叶的叶龄是1a,明显大于其他位叶,第7位叶属于老叶,叶肉细胞衰老后细胞中的含水量降低。第1位叶细胞的含水量多于第3位叶,因为第1位叶的叶龄是0~10d,第3位叶的叶龄是20~30d,同一生物组织中幼嫩细胞的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2)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0的含义是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由图2可看出叶龄会影响油茶叶片的光合作用,从叶绿体角度分析其可能原因是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含量增多,从而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3)第2-7位叶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均无明显差异,而第1位叶的气孔导度明显小于第2位叶,胞间CO2明显大于第2位叶,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影响第1位叶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第1位叶的气孔并未发育完全,气孔导度小,而且叶绿体结构也发育不完善,暗反应消耗的CO2较少,从而使得胞间CO2增多。30.【答案】(10分)(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2分)部分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分)(2)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将葡萄糖转化成非糖物质(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肾上腺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升高血脂浓度(2分)(答案合理即可)(3)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与传统香烟都能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敏感度下降(2分)【解析】(1)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也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下列过程: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可概括为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会导致其摄取的葡萄糖减少,使得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将葡萄糖转化成非糖物质等生理过程异常,从而无法降低血糖浓度,进而导致糖尿病。烟草的有害物质或气溶胶能促进肾上腺素分泌,进而导致血脂异常,可能的机理是肾上腺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升高血脂浓度。(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传统香烟组、电子烟组、电子烟不含尼古丁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升高;对照组与传统香烟组、电子烟组相比,血糖值在胰岛素注射后第60min、90min差异显著,传统香烟组合、电子烟组血糖的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电子烟组和电子烟不含尼古丁组的差异也显著,这表明不含尼古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2页(共5页)丁的电子烟与传统香烟一样都能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敏感度下降。31.【答案】(11分)(1)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对植物的影响(2分)种植的株数、培养的环境条件、每组设置的组合数、营养液的更换频率等(任答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2)①1:3(1分)②白三叶是豆科植物,能与固氮菌共生,其生长不受培养液中氮的影响,而黑麦草不能固氮,其生长受氮的影响,因而在对氮的利用上竞争并未对两者产生影响(2分)③地下竞争(1分)光照(1分)(3)另设置两组白三叶和黑麦草混播的实验组,白三叶:黑麦草种植比例分别是1:3和3:1,然后在“正常”的基础上施加适量且等量的含氮无机盐,其他操作不变(2分)【解析】(1)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因变量是生物量、根茎比、叶数、叶长,因而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对植物的生物量、根茎比、叶数、叶长变化的影响。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种植的株数、培养的环境条件、每组设置的组合数、营养液的更换频率等,这些均需控制相同且适宜,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2)由实验结果可知,①整体上黑麦草的生物量明显高于白三叶生物量,在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1:3时,黑麦草生物量与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值。②与单播相比,混播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这说明竞争并未对两者生物量积累产生影响。从植物对无机盐的利用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白三叶是豆科植物,能与固氮菌共生,其生长不受培养液中氮的影响;而黑麦草不能固氮,其生长受氮的影响,因而在对氮的利用上竞争并未对两者产生影响,从而使两者得以共存,对资源的竞争表现的不明显。③从实验结果可知,白三叶在根茎比上的投入侧重于地下竞争,而黑麦草则在地上与地下竞争间较均衡。在竞争条件下,黑麦草叶片数量有增加趋势,白三叶则表现出减少趋势,在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3:1时,黑麦草的叶数显著增加,白三叶变化较小,此外两者的叶片数均受混播比例的显著影响,由此说明,黑麦草在地上光照资源竞争过程中占据较大优势,并通过增加叶片数量增加竞争能力,茎叶的竞争抑制了白三叶茎的生长,可能是由于黑麦草的叶层较高,对白三叶产生了遮蔽作用从而造成其茎叶生长受抑制,不利于对光的竞争。另外也可看出竞争条件下混播对黑麦草的叶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为1:3时,黑麦草叶片长显著增加,此时黑麦草叶片在竞争光照资源上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使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3)由题意可知,增设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施氮与否”,原实验没有“施氮”,因而增设的实验组需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施氮”,因此该实验的思路是另设置两组白三叶和黑麦草混播的实验组,其比例分别是1:3和3:1,然后在“正常”的基础上施加适量且等量的含氮无机盐,其他操作不变。32.【答案】(9分)(1)X染色体(1分)子代窄叶只有雄株,没有雌株(1分)2/3(2分)(2)两对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1分)红花:粉花:白花=4:1:1(3分)(3)均为红花阔叶(1分)【解析】(1)部分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结果发现窄叶只有雄株,没有雌株,雌雄比例不相当,据此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阔叶雌株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设XBXb占比为x,则XBXB占比为(1-x),阔叶雄株的基因型是XBY,子代窄叶雄株占1/6,也即1/4x=1/6,则x=2/3,即亲本中杂合雌株(XBXb)占2/3,纯合的雌株(XBXB)占1/3。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3页(共5页)(2)F2中红花:粉花:白花=12:3:1,F2刚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F1是两对基因杂合的个体,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设相应的基因是A/a和D/d,因为红花与非红花之比是3:1,又在非红花内部,粉花和白花之比也是3:1,所以假定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非红花,D和d分别控制粉花和白花,只要有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红花,有没有显性基因D都一样,如果没有A的存在,即在基因型为dd的植株中,表现为粉花还是白花,就看D是否存在,有D存在时,表现为粉花,没有D存在时,表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生物参考答案
2023-11-23
·
5页
·
258.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