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教师版)

2023-11-23 · 9页 · 4.3 M

机密启用前 姓名准考证号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流派都重视国防武备建设。下列表述中,符合道家学派的是A.强调义战却不非战,主张“足食足兵”B.强调非攻却不非诛,主张对不仁不义者实行讨伐C.比较厌战,但又主张军事行动要“不争而善胜”D.尚战善战却极为慎战,主张“富国强兵”【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厌战”“不争而善胜”及所学可知,这反映了道家的军事思想,故选C;根据“强调义战”“足食足兵”可知,A为儒家思想;根据“强调非攻却不非诛”及所学可知,B为墨家思想;根据“尚战善战却极为慎战”“富国强兵”及所学可知,D为法家思想。【关键点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学派众多,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这部分本身就属于易混知识点。本题围绕战争设置问题,比直接考思想家主张更难了一步,需要深刻理解诸子百家的主张才能选出正确选项。2.表1三则材料反映了西汉文帝至武帝时期政治情况。这些主张旨在表1出处内容《贾谊集·藩伤》其有子,以国其子;未有子者,建分以须之,子生而立《汉书·诸侯王表》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汉官六种·汉官旧仪卷下》大祠日饮酎,饮酎受金,小不如斤两,色恶,王夺户,侯免国A.稳定地方秩序B.完善官僚政治C.解决财政问题D.建立皇权统治【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稳定地方秩序的措施。第一则材料是在诸侯原来封地内建立侯国,分散诸侯的势力;第二则材料是与诸侯争夺人才,限制诸侯所属地官员的权力,是抑制藩王的势力;第三则材料则是削减王侯的势力范围。三则材料都是削弱地方诸侯实力以稳定地方秩序,故选择A项。材料主要揭示了中央削弱地方诸侯的做法,与完善官僚政治无关,也不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故不选B、C两项;D项表述错在“建立”。3.图1和图2分别为出土于新疆千佛洞的唐朝妇女画像及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图1女子着胡人男士的大翻领服饰,图2骑马女子身着男装。据此可知,唐朝时期 图2A.中外交流极其频繁B.女性意识开始觉醒C.宗教文化丰富多彩D.社会风气比较包容【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的社会风貌问题。据材料可知,唐朝妇女服饰不仅受到胡人影响,而且还出现了女子骑马着男装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女不同衣裳”的古礼,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唐代相对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故选择D项。只有图1能体现出与胡人的交流,且未说明胡人是否为外国人,两则材料均体现不出宗教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中外交流的程度问题,故不选A、C项;着装问题不能说明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排除B项。4.丘浚(1420—1495),曾任文渊阁大学士,他认为“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吕坤(1536—1618),曾任刑部侍郎,他认为“汉以来儒者一件大病痛,只是是古非今”,批评道学家空谈天道性命是“伪”与“腐”的表现。以上材料侧面反映了当时A.新思想被人们所接受B.政府政策逐渐发生改变C.地主阶级已出现分化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变化【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思想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根据材料信息可见二人的生活时期是明朝中后期,丘浚的主张对当时的重农抑商政策有一定突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背景;吕坤针对当时不切实际的治学风气进行了批判,认为能建立事功的才是真学问,这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等时代背景,故他们的思想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故选择D项。明朝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宋明理学思想,新思想虽有出现但影响比较小,故A项错误。材料中二人虽然都是明朝官员,但是只是表达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改变,故不选B项。明朝中后期地主阶级未出现分化,且与材料不符,故不选C项。【刷有所得·方法】对于这种课本依据少,主要依据材料来选的材料类选择题,做题方法如下:仔细阅读材料,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点并圈出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比如本题,所列人物生卒时间和二者的官职可以分析所处的时代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善于知识迁移,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教材上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客观地进行知识迁移;关注材料中和选项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事件、人名、地名等等,联系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历史基本理论,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5.图3为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年羹尧呈送给康熙关于地方收成的奏折。康熙朱批:知道了,川省米价太贱,恐民间钱粮难办,亦当留心。据此可知,奏折制度图3A.调动了军机处官员的积极性B.提高了皇帝处理地方事务的主动权C.增加了地方督抚要员的负担D.推动了中枢秘书机构决策的理性化【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据材料可知,通过奏折制度,康熙皇帝进一步掌握了处理地方具体事务上的主动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奏折出自地方巡抚之手,与军机处官员无关,故不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奏折制度加剧了地方督抚要员的负担,故不选C项;材料中的回复出自皇帝,且奏折制度不属于中枢秘书机构的决策部分,故不选D项。【刷有所得·拓展】奏折制度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奏折是重要的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奏折是清代雍正以后最重要的官文书,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6.表2为1844—1846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表2单位:千元(银元)A.鸦片贸易合法化B.贸易顺差日益扩大C.经济结构不合理D.贸易构成逐步改变【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据材料可知,1844—1846年,我国出口货以生产原料为主,进口货以鸦片及棉、毛制品为主,这不仅表明我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也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故选择C项;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不选A项;据材料可知,贸易顺差并没有扩大且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贸易构成的改变问题,故不选D项。7.戊戌变法之初,日本对维新派“联日制俄”的主张持赞同之意,因此对变法普遍抱有欢迎、赞同态度。戊戌政变后,日本提出了日本政府更希望有序渐进的改革的观点。之后,日本加大了对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力度,并最终因此而驱逐了康有为。这表明日本A.积极谋求在华最大利益B.酝酿“东南互保”运动C.对戊戌变法持否定态度D.主张对华掀起瓜分狂潮【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日本对戊戌变法的态度。甲午中日战争后,日俄在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地区展开激烈角逐。维新派“联日制俄”的主张符合日本的侵略利益,故日本对戊戌变法多持欢迎、赞同之意。戊戌政变打破了日本利用维新派建立亲日政府的愿望,故日本提出“更希望有序渐进的改革”观点,同时日本期望通过与地方实力派的合作以扩大对华侵略,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本目的都是实现在华利益最大化,故选择A项。“东南互保”运动主要体现为地方实力派与列强间的合作,故不选择B项;根据“对变法普遍抱有欢迎、赞同态度”可知,日本曾对戊戌变法持肯定态度,故不选C项;材料只是体现日本如何谋求在华最大利益的问题,与瓜分中国狂潮无关,故不选D项。8.1919年12月23日,《晨报》曾评论说:“济南有了一件很可观的事,就是有了所谓新旧之争,而第一师范就是争的场所,教员学生分为两派,持新主义的人数少而力量多。”这表明当时A.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B.尊孔复古逆流危害严重C.山东地区教育比较落后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根据“1919年”“新旧之争”“教员学生分为两派,持新主义的人数少而力量多”等信息及所学可知,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对山东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教育界的新旧思想之争,显示了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社会思想深刻变化的激烈程度,故选A项;尊孔复古逆流流行于袁世凯复辟时期,且材料与此无关,故不选B项;山东地区教育是否落后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故不选C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故不选D项。9.从某一时期敌人的文件、言语中可以得出一些信息,“尤以共产党系最为优势而且最恶毒性”“共产系对于群众相当有组织和训练”“现在华北之敌匪,为共产党系、国民党系与无归属系(注:无派别),对于剿匪重心点,必须以共产党系为最重要”。据此可知当时A.北伐战争冲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位上升C.反“围剿”斗争的形式日益严峻D.解放战争已进入了关键时期【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壮大。根据“尤以共产党系最为优势”“华北之敌匪,为共产党系、国民党系……最重要”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全面抗战路线对日军的沉重打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文件、言语,A、C、D三项均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故排除。10.图4为1953—1981年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这一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图4A.政府政策的影响B.“一五”计划的实施C.三线建设的开展D.经济发展的推动【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据图可知,在1981年,除了中西部几个省级行政单位外,每个省都至少有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而在1953年全国只有九个百万以上人口城市。这一格局的形成主要与政府的政策有关,如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等,这在客观上改变了城市人口数量,故选A项。“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仅仅是特定时期的政策,不能涵盖图中三个时间段,是片面的,故不选B、C项。图中包含的时间段内有中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也有“文革”时期,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并不完全相符,且这一时期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不是本地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故不选D项。【刷有所得·方法】历史地图类选择题的特点与解法。地图类选择题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这类试题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融知识的抽象性与图片的形象性于一体,可以全面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此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如下:第一、把握题意,读题干提示语、设问等。第二、全面观图。读地图要读全、读细,获取全部有效信息。重视地图各类信息细节,包括图名、来源、图例、图注、图文等,尽量做到图文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第三、对比选项。在认真审题和仔细读图的基础上,把两者的有效信息相对照,联系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逐一对选项进行甄别、筛选,锁定答案。11.公元前6世纪,雅典有10名神庙修缮官,负责神庙的兴建与维修,5名街道建筑官,督促公共奴隶修筑道路……市场监督10名……监督商品销售打击伪劣商品……此外,还有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等。材料集中反映了当时雅典A.经济管理水平相对较高B.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繁荣C.权力监督机制十分严格D.城市管理职能比较健全【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的城市管理。材料中“10名神庙修缮官,负责神庙的兴建与维修,5名街道建筑官,督促公共奴隶修筑道路”反映了城市建设管理职能;“市场监督10名……监督商品销售打击伪劣商品……此外,还有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等”则反映了市民生活管理和市政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这些史实表明当时的雅典城市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城市管理职能比较健全,故选D项;材料中的经济管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且体现不出水平高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