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北京专用)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ACCDABBBAC1112131415ADABC16.(10分)【答案】解读: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夏、商、周时期开始,经过民族交融,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民族交融却继续加强,民族共同体出现;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汉民族实体逐步完成。魏晋时期,我国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汉族成为核心。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出现“四夷宾服”的盛世。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内在统一性加强。元朝的统一,强化了中华的整体意识。明清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深入,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中华民族是在千百年历史中形成的,必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各族人民之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彼此间存在着共同的历史回忆、共同的现实利益、共同的未来命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的历史上尽管也存在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综合、和谐,而又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所以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不是主流。统一、民族交融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17.(8分)【答案】特点:A地区,绘画发展以墓葬壁画和石窟壁画为主,沿河西走廊分布。原因:政治环境较为安定;关内战乱导致移民涌入,带来先进技术和中原文化;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民族间商品贸易较为兴盛;且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B地区:分布大量寺院壁画和墓葬壁画,画家人数较多,沿黄河中下游分布。原因:中原地区经济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绘画历史悠久;黄河流域民族交融较为频繁;佛教传入中国。C地区:画家人数较多,以寺院壁画为主,集中分布在江南地区。原因:南方政治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南方的开发促进了文化的兴盛;佛教兴盛,修建大量寺院。18.(12分)【答案】(1)表现:坊市界限被打破,打破了商业在时间、空间的限制;草市繁荣;镇市普遍出现,成为工商业中心城市;纸币出现;金融业繁荣,金融机构业务繁忙,海外贸易兴盛。原因: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手工业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其它答社会经济发展可给分)(6分)(2)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③文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或宋明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其它: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6分)19.(15分)【答案】(1)①法家;②儒家;③道家。(3分)(2)图1:秦朝统一规范文字字形;促进政令的传达和执行,有利于文化交流。(4分)图2:公元前4世纪以后,汉字从中国传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参照汉字创造本国文字,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4分)图3:近代中国学者将汉字偏旁与化学元素西文名读音相结合创出新字;丰富汉字的字形和内涵,促进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4分)20.(10分)【答案】参考示例:视角:从尼克松访华的新闻报道看美苏关系。解读:《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像雷电一样打在苏联首脑的心坎上”,认为尼克松访华对苏联构成了冲击;意大利《天使报》的报道“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仍然是苏联这个大国”,认为尼克松访华表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敌人。二者均是从美苏关系的视角报道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仍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冷战维续发展,由于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经济“滞账以及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下降。同一时期,苏联勃列日涅夫执政,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大力发展重工业,军事实力大增。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访华,表明美国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提升美国在美苏冷战中的地位,从而对付主要的竞争对手苏联。意大利《天使报》和《日本经济新闻》的相关报道,揭示了尼克松访华的战略意图和对美苏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对尼克松访华有深入的理解。综上所述,当时媒体从美苏关系的视角关注尼克松访华,是与当时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的。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北京专用)(参考答案)
2023-11-23
·
3页
·
185.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