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

2023-11-23 · 7页 · 865.5 K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A.华夏认同观念促进了民族交融 B.天下共主的局面促成国家统一C.中央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 D.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平等2.汉高祖在位时,做鸠杖赠送给高龄老人;汉宣帝在位时,建立了高年授王杖的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特享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上图是甘肃武威汉墓出土鸠杖。《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和“久”同音,有久久长寿的寓意。A.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治理 B.大力推行察举制度C.政府实行高年优抚政策 D.社会救济体系完善3.《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据此,唐太宗吸取的隋亡教训是()A.轻徭薄赋 B.戒奢从简 C.虚怀纳谏 D.劝课农桑4.明万历三年俺答汗与三娘子所筑“大青城”(今呼和浩特)被万历皇帝赐名改为“归化城”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清朝初期,位于晋蒙边界的重要关隘“杀胡口”被康熙皇帝赐名改为“杀虎口”。两处地名变更反映出()A.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C.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D.政治智慧助推了民族交融5.1845—1854年间,英国领事阿礼国追踪福州出口土货的来源地和运销路线,发现了福州与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贸易网络;梳理上海运销茶叶的路线,发现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贸易网络。这些新发现()A.表明英国开始窃取商业情报 B.揭开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序幕C.促使晚清政府加大开放力度 D.便利了西方入侵中国的内陆市场6.下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中国统一起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前景,令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极端分子担忧在大陆的扩张政策之前途。与1931年一样,急于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展开攻势的人,仍然是关东军中的少壮派军官。他们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这些军官在距北平以西十英里的卢沟桥策划了一次事变。”“中国统一起来反对外来侵略”是指()A.华北事变 B.一二·九运动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8.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写了《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A.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B.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9.1964年,袁隆平率先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此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A.理论突破与实践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推广C.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10.贵霜钱币是古代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所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普遍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钱币图像正面为王、背面为神,这类神像大部分是希腊、波斯、印度等宗教神话中的众神。这段材料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B.走向整体的世界市场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 D.王权强化和殖民侵略11.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A.“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C.“最美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D.“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12.有学者认为,“这场‘危机’中政府和中央银行都知道如何使用‘传统的方式’——提高或降低利率、税收和政府支出,引导经济回归健康。然而,当问题变成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时,经济学家的工具箱就令人尴尬地空虚了。”上述“危机”的出现()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否定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诱发了市场与干预动态关系的讨论D.强化了各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视13.钱穆认为,“在同一时代中,此事件与彼事件之彼此相通处,及其相影响处”,“切莫一一各自分开,只作为是一些孤立和偶起的事项来看”。马克·布洛赫认为,“唯一的真正的历史就是整体的历史”。这说明()A.历史研究应呈现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B历史研究选题对象必须要体现整体架构C.历史研究中要强化全局观和普遍性认知D.历史研究中要避免从微观角度进行论证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项的分值分别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14.1899年,英俄达成协议:“(二)俄国保证不在长江流域为它自己或为俄国臣民……谋取任何铁路让与权,并且不直接或间接阻碍那个地区内英国政府所支持的铁路事业;(三)英国对于长城以北的铁路让与权也负有一种类似的义务。”这说明()A.英俄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5.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的“长电报”,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同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向莫斯科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由此可见,美苏双方()A.战时盟友关系开始解体 B.由大国合作转为对抗C.形成全面冷战对峙局面 D.逐步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第Ⅱ卷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科举特重进士科,此科既不考试经术,志在进士的人们自然不肯诵习。其次则为明经科,此科虽试经术,而出题范围又只限于《五经正义》。……且考试时又有“墨义”及“帖经”等方式,一般学子平日多半研究括帖,忽视实学,于是“死记经文,默诵注疏”成为当时特有的教育。限制这样的死,束缚这样的严,聪明才智之士自然群趋于文艺与佛学两途……则儒术怎样有成绩。——陈青之《中国教育史》材料二范仲淹对进士科的考试办法,规定为考三场,先策、次论、再次诗赋。把考试策问放在首位,以便考察考生们的真才实学。庆历的改革对端正当时的士风、学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北宋末年有人赞道:“教养人才,士风丕变,故至今论学校者,称庆历之风。”而且庆历改革,废除帖经、墨义,改试“大义”,对新儒学-义理之学的兴起起到了激活作用,“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著名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就是在庆历年间或稍后进行新儒学探索的。——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开创科举制的社会背景。(4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科举考试科目的侧重及考试方式所产生的影响。(6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仲淹进行科举制度改革的目的,并说明“新儒学”探索的价值追求。(10分)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西医亦随之传入。西方教会设立医院,招收华人学徒,兴办医学校,发行中文报刊以及翻译西方医学书籍等。西医由于自身的优势,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创办了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官方西医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西医专业人才。面对西医西药的传入,名医张锡纯主张把中西医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中西药物并用,产生重大影响。经施今墨、程价三等名医的不断努力,天津中医药界交融互通中西医,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危重病等方面结出了硕果。——摘编自谢敬《近代天津的中西医交融》材料二1978年—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1984年—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到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年—2005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医在天津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10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参考文献一、档案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上海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052.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北京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J002二、近代报刊1.申报2.新青年三、专著1.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四、期刊文献1.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2.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期(注: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与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上述材料可作为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论文可能的研究主题,并阐述理由。(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种类型的参考文献,明确史料价值,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