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11-25 · 6页 · 763.4 K

盐城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表为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的主要食用植物遗存种类统计表(部分)。该表可反映良渚先民()遗址名称植物种实遗存种类浙江诸暨尖山湾稻、桃、南酸枣、葡萄浙江余杭卞家山稻、葫芦、甜瓜、桃、梅、杏、柿、南酸枣、葡萄、芡实浙江平湖庄桥坟稻、葫芦、甜瓜、桃、南酸枣、杏、柿、葡萄、芡实、菱角、橡子浙江海宁小兜里稻、甜瓜、桃、柿、葡萄、芡实A灌溉系统日趋完善 B.植物栽培技术发展成熟C.食物来源较为丰富 D.已实现第一次社会分工2.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谈道:“人群的横向流动,在地理空间上形塑了‘中国’,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下列可以支持该观点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 B.什伍连坐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乘车奏事,居靡定处”,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汉武帝的上述措施()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B.完善了中央监察体系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 D.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4.东晋朝廷对大臣朝见有明确礼制规定,借故不朝是一种“亏法违典”行为。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尚书令卞壸弹劾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其免官。这一事件说明,当时()A.三省形成制约机制 B.礼制具有强制性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 D.法律偏向于儒学5.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由此可知,唐朝中期()A.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 B.城市治理趋于规范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6.宋代船户在户籍上被专列为一项,称为“海船户”。船户须向官府登记入籍,只有入籍之船才有营业的合法权利,欲出海营运,须“先具名件,经官给据,委官验实,方得出海”。上述措施旨在()A.增加财政收入 B.限制朝贡规模 C.强化贸易管控 D.提高船户地位7.一条鞭法推行之初,张居正心怀担忧地说:“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在实行进程中,全国各地适时出台不同的征收标准和税率,改革速度也有快有慢。上述史实表明,明朝在赋役改革时力图()A.消除赋役不均现象 B.限制白银流通范围C.严密控制人丁户籍 D.避免激化社会矛盾8.《西游记》中的人物往往会将常言俗语作为自己的行为理由或行动准则,如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坚索兵器、披挂时口里冒出了“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等俗语,同时一直用“古人云”“常言道”为自己的行动提供理由。这反映了当时()A.古典小说的日益成熟 B.市民价值观发生变化C.文学风格趋于世俗化 D.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9.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提出“取租税、讼狱、警察之权分之于四方百姓”,允许百姓“自治其身,自治其乡再由一乡推之一县一府一省”等主张。他还利用时务学堂、南学会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这些主张和实践意在()A.争取地方官员支持 B.提高国民参政意识C.减少维新变法阻力 D.传播西方政治思想10.下图是1906年《时事画报》登载的题为《何不讲求卫生》的舞狮图,图中按语为:“迎神舞狮之所,祓除不祥,此乡愚为,为有识者所哂。西人谓时疫由于地方不洁、华人不讲究卫生所致,殆近理哉。”该画的创作寓意是()A.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B.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C.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D.破除迷信提倡文明新风11.1915年1月,科学社在上海创办《科学》杂志,采用白话文并率先在中国吁求“科学”与“民主”;抗战开始后,其关注点集中于“科学与战争”“科学与国防”等方面;抗战胜利后,“科学与世界和平”“建国与科学”等成为其讨论主题。《科学》杂志关注点的变化()A.反映了中国时局基本走向 B.凸显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崛起C.与经世致用思想一脉相承 D.折射出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12.1926年诞生于上海的《良友》是面向大众的综合性画报,下图为该画报曾刊登的一幅照片。从该照片可获取的正确信息是()A.男女平等已成民众共识 B.追求民主的社会思潮C.民主共和政体正式确立 D.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13.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开始营业,江西工农银行随之取消,其发行的铜元票全部收回;闽西工农银行虽未停止营业,但其货币发行权被停止。7月,国家银行开始发行货币,中央苏区的货币进入统一发行时期。此举()A.意在抵制法币渗透 B.冲击了国统区金融秩序C.力求统一国内市场 D.体现了根据地发展态势14.1941年12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国代表马歇尔认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中国坚持抗战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成立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泰国、越南等地的抗日军队。1942年1月3日,中国战区正式宣告成立。这表明()A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B.中国抗战形势发生逆转C.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D.中国跻身国际强国行列15.1946年中国共产党进入哈尔滨时,针对人心浮动和秩序混乱局面,明确提出“凡关于筹款的事项均统一于市政府,其余任何机关、部队都不准筹款、清算及没收私人物资”,并派人到临近地区筹集粮源,建成以公营粮店为中心的限价售粮网。该材料可说明()A.国民党政权所面临的危机 B.革命统一战线壮大的原因C.中共得以立足东北的缘由 D.国共力量消长变化的趋势16.下列文字为解放军战士袁志超在某次战斗期间写的一封家书(部分)。据此推断,当时()“廿三日这天晚上,我们冒着大雨跑了七十里路,赶到长江边,住到一个村子中,这地方是安徽省桐城县……”“新中国就要诞生,希望你还是多学习文化,以后好多为人民服务,就是在家帮助种田,也别忘了读书。”A.战略反攻已取得重大突破 B.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被摧毁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已覆灭 D.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城市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江苏跨江临海,港口众多,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核心位置,自古就有先民流寓海外。自六朝以来,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对外交往非常频繁,吴地成为重要的造船和出海基地。古代江苏移民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福冈地区发现的绳纹文化晚期的水田遗址,成为吴越稻文化传播日本的最早例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地就有从事纺织、制镜等技艺的工匠流寓日本、朝鲜等国传艺营生。吴人知聪携内外典、药书移居日本,还携带了佛经、佛像等物,对日本早期的佛教产生了一定影响。——摘编自邵政达《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古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江苏就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江苏人通过各种途径移民出国者日益增多。1860年清廷和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确立华工出国的合法化。江苏逐渐成为广东、福建以外移民海外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自1872年晚清政府选派留学生起,江苏籍人数在近代海外留学移民中始终居于前列。一些工商业者为谋求企业发展,或为摆脱洋行控制,到海外开拓销售市场或分支机构。据有学者估算,一战华工大多来自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与河南等地,江苏人次之。——摘编自丁美丽《跨国主义视域下近代江苏海外移民探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朝以来江苏先民“流寓海外”的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苏海外移民居多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交流的视角,比较古代与近代江苏海外移民现象的显著不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都司卫所是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羁縻都司卫所则是明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军事机构,由兵部直接统领。各级长官都由当地的酋长、族首领担任,明代中央政府发给敕书、印信,让他们各统其众,按照当地的习俗进行治理。这种情况与唐代所设立的羁縻府州十分相似。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羁縻都司卫所主要设置在东北、西北和四川西部、青海、西藏地区,与西南的土司、土府州县同为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政权机构。各卫所之间一般不互相辖属。——摘编自李晓杰《疆域与政区》材料二伴随着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广泛推行、商品经济的规模扩大、人口流动的逐步常态化,会馆应运而生。作为易籍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会馆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在对内实行有效整合的同时,又不断谋求与外部世界的整合。作为一种民间社会组织,最初存在于封建行政体系的视野之外,但因为儒而兼商和商人儒士化而造就的庞大士绅队伍程度不同地干预了会馆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使会馆自发地演化为一种官方机构之外的补充机构,其“公约”功能,即会馆对成员的组织约束,能够有效地维护集体利益与社会安定。会馆之所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正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对流动人员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摘编自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1)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会馆产生原因及其社会作用。(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社会治理方式借鉴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丘逢甲出身于书香门第,少年时养成了“平居好学,手不释卷”的学习习惯。1889年殿试中进士,被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他到署不久,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外国列强的野心,即弃官归台从教,主张以新思想新知识课士,迈开了其教育救国的第一步。“抗日护台运动”失败后,他总结归纳出失败的原因是“人民缺乏教育”。内渡后,他主持创办了岭东同文学堂,强调学堂应“造就有用之学”,录取的学生应“以志趣远大者为上”,提倡男女平等,倡办女子学校。在教学中强调“孔子之教为主义”,还开设了格致、外语、化学、生理卫生等科,由于同文学堂学生“多在二十五岁以下者”,故教学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凡“所出之题,皆宜浅而易解者”。在学习中提倡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切莫人云亦云”。——摘编自赖世极、赖惠玲《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1)据材料概括丘逢甲教育救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丘逢甲关于教育救国的思想主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