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河南省高二第四次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者指出:(西周)每一个诸侯国都是代表宗周行使统治权的政治派出机构。尽管受封者享有政治、军事上的自主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他们对宗周的服从和对周天子的臣属,比之商朝诸侯对王室是大大加强了的。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A.君臣关系的民主特征B.礼乐制度确立的等级秩序C.强化地方统治的趋向D.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2.东汉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除设立县、道机构之外,还设置属国、校尉、都护、使中郎将和度辽将军等机构。此外,东汉政府还给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加封王侯之号,在租赋等方面也给予他们优惠。东汉政府的这些措施A.实现了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B.导致了行政机构的膨胀C.体现了边疆治理手段的灵活D.助长了地方势力的崛起3.三国时期,军户的儿子世袭为士兵,女儿也只能在军户内婚嫁。北朝时,拥有各种技能、技巧的杂户子弟要世袭父业便不得进学校接受教育。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维护贵族教育特权B.限制人口迁徙C.提升军队作战能力D.加强户籍管控4.宋熙宁八年(1075年)夏,越州大旱,知州赵扑下令修城,计用工3.8万,使“不能自食者,得以受粟”。这一做法A.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B.凸显了政府救灾的重点C.实现对流民的有效管理D.推动宋代进入全盛时期5.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嘉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盛泽)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驻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唯此镇处最盛”。材料可用于探究明代A.农业赋税对农产品种植的影响B.江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的情况C.丝织业领域手工工场生产模式D.苏州府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6.康有为说:“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维新派在实践中把变科举、废八股作为变法的第一步,接着又要求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使得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职位。这反映出维新派A.具有成熟的改革策略B.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C.改革存在过急的倾向D.拥有可靠的社会基础7.清朝某时期的诏令指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稗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这一诏令A.推动了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B.使经世致用之学得以逐渐普及C.促进了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8.民国初年的数百个政党政团中,具有较完整纲领的只有几十个,而且纲领内容多数雷同。其聚散、分合、变迁神速,这种变迁大都以党魁的利益为出发点,其聚也疾,其散也速。据此可知,民国初年A.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B.政党政治有待完善C.政党已沦为专制工具D.民主科学观念兴起9.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6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C.践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D.扎实稳妥地推进少数民族工作10.表1所示反映出我国表1时间事件1985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初拟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发布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并实施A.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法制化B.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形成C.干部人事制度的逐渐成熟D.法制建设取得重要突破11.由于古典时代(城邦时期)雅典公民都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他们之间不需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他们并不需要通过住宅的不同来体现贫富的差异。对他们而言,宗教与政治的大型建筑远比他们自己的住房重要。这反映了古典时代雅典A.城邦意识至上B.经济发展迅速C.贫富差距不大D.人文思潮盛行12.中世纪西欧的庄园主的土地大都分为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领主自营地一般由领有份地的农奴出劳役耕种,一般每周出工三至四天。农奴的份地实际上是庄园主从公社农民手中夺取过来后又交给他们耕种的,份地收入归农奴自己。据此可推知,中世纪西欧庄园A.集体劳作与家庭经营并存B.农业生产力水平低C.农奴具有经营权和身份自由D.具有自给自足特点13.茶叶最初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普通民众一般消费不起。到17世纪末,荷兰的饮茶已较普遍,茶叶很少放在药店出售,而是放在杂货店售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荷兰垄断了亚欧间的海上贸易B.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C.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的发展D.欧洲医疗条件的改善14.图1所示是19世纪20年代英国某纺织厂生产的场景。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图1A.工人开始有意识地反抗B.妇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流水线生产提高了效率D.生产组织的形式出现巨变15.二战以后,日本政府首脑大多数都有过从事事务官的职业经历。至1972年,日本政府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过事务官或军官。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该时期日本A.文官制度对政坛的影响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C.消除了政党竞选的弊端D.重视优化官员队伍结构16.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1950年为10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占联邦预算支出的26.2%;1980年增加到3033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5%,占联邦预算支出的54.4%。美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使美国A.有利于保持社会的总体稳定B.初步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C.延缓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D.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第四纪冰川期对地球中纬度地区影响适度,这一地区包括西亚两河流域、南美安第斯山区、东亚黄河及长江流域。这里的冰期作用适度,既导致人类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不像欧美北部那样严寒而使人类不能生存。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的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食物过程中尝试种植食物,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不断增加的人口可以或多或少地促进持续不断地调整适应策略,但只有一种策略即通过使用农业技术才能增加资源。……原始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简陋的石器和木棒,生产方法是粗放的饲养与栽培;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缺少社会分工,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摘编自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等材料二农业诞生后,人类在稳定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获得了稳定的、较充裕的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开始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和城镇。人类在剩余产品的积累和集中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使得一批人能够脱离物质生产领域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文明创造。……农业一直被当作定居生活的必要条件。的确,定居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与此同时,由于垃圾及废弃物被丢在居住地附近,啮齿类动物及昆虫滋生,危害人类的野生动物亦在周围徘徊,天花、麻疹、霍乱及其他的传染病亦容易滋生。——摘编自李世安等《世界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原始农业出现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的出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面临着来自美苏两个方面的外交压力。中国要减轻外交压力,拓展更广阔的外交活动空间,就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196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指出美苏之外的国家都属中间地带,中间地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与美苏之间有矛盾,而且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这种矛盾将日益加深。中间地带发展的趋势将是独立于美苏之外,并能与美苏抗衡的一支强大的国际政治力量。——摘编自徐如军《论新中国外交思想三个层面的转变》材料二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希望你们跟欧洲、跟日本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毛泽东亲自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而美国尼克松政府也将对华政策从“遏制”调整为“接触”。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迎来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摘编自欧阳向英《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10年,纽约曼哈顿东区“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在匹兹堡,数百家工厂排出大量的废气,有“烟城”之称。大量的废铁、炉渣倒入河中。“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收监率上升了5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19世纪末,在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城市老板利用对市议会的操纵,公开出售特许权和承包合同,进行房地产投机和公用事业股票投机。材料二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城市改革运动兴起。其中,市政改革运动的声势和作用较大。改革者主张城市自治,以减少州立法部门对市政的过分干预;扩大城市行政部门,尤其是市长的权限,以遏制城市老板通过市议会干预市政;城市选举实行超党派原则,并与州一级选举分别进行,尽量减少城市政府的政治色彩,以杜绝城市老板倚仗党派势力操纵市政;起用专门人才主管城市行政事务,按企业管理的模式对城市实行科学管理。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影响深远,现在的很多社区改良组织都是从当时的改良运动中繁衍下来的。改良者还主张在最贫困的社区创办会所,供民众居住、学习和娱乐,形成一些社区的教育和娱乐中心。——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建芳《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及对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美国兴起的城市改革运动的意义。(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儒、法两家鲜明地提出德治和法治两种治国方式,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战国时期取得胜利,儒家德治思想在汉代以后成为显学。儒家以性善论作为实行德治的人性基础,而法家以性恶论作为实行法治的人性基础,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都在实践中发挥了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摘编自姜登峰《中国先秦德治、法治及人性基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0-12!%&!%&!$%'!(%)!*%'!+%&!,%)!-%.!/%.!!#%&!!!%)!!%)!!$%&!!(%'!!*
历史-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四联)12月金太阳221B_加密后
2023-12-18
·
7页
·
93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