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中重庆育才中学万州高级中学高2024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三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5题,满分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重庆市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迹,距今约五六千年。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彩陶,其圆点弧线三角纹和花瓣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相似。在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中也出现了大溪文化的典型器物如曲腹杯、圈足盘等。这说明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文化的发展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C.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2.汉初,经济凋敝。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这表明A.自耕农经济得到了重视B.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改变C.休养生息政策成效显著D.儒家仁政措施得以实行3.大足石刻最早开凿于初唐,其后200多年间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到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公元892年,昌州刺史韦君靖在大足北山凿造佛像。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士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一个造像高潮。这说明当时A.儒学受到强烈冲击B.佛教向本土化发展C.佛教传播趋势明显D.儒释逐渐走向融合4.宋人庄季裕曾记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这说明当时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经济城镇兴起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D.边境贸易繁荣高三上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第1页共5页5.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掌管天下佛教及西藏事务,八思巴与蒙古人桑哥同为院使。八思巴既是萨迦派的领袖,又是元朝一品大员。总制院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列为朝廷四大官府。这一做法旨在A.严格实行四等人制B.构建共同的宗教信仰C.创办政教合一机构D.宗教为纽带治理边疆6.据《康熙起居注》(康熙帝每日言行的记录)记载,晚年的康熙皇帝曾言:“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说明A.君主勤于政事从不懈怠B.皇权独揽利于长治久安C.乾纲独断增加政务负担D.康熙晚年统治危机加深7.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的部分作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代表人物及时间作品名称主要内容龚自珍(1792—1841)《龚自珍全集》对统治者苟安旦夕、社会风气败坏无情揭露魏源(1794—1857)《魏源集》对百务废弛的国家前途表达了忧虑之情梁廷(1796—1861)《夷氛闻记》对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姚莹(1785—1853)《康輶纪行》提出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边疆防务A.知识分子摒弃传统夷夏观念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共识C.改革政治制度呼声日渐高涨D.民族危机推动经世思潮发展8.下图是1942年美国援华联合会在纽约发表的宣传画(图中上端文字为“救中国”,下端文字为“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该作品旨在A.鼓舞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B.凸显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C.谋求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D.呼吁美国民众积极援助中国的抗战9.陈云在调整1962年年度计划时,着重强调农业和市场这两个问题。“在这样的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恢复农业,稳定市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全党必须集中力量,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解决吃、穿、用问题,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该举措有利于A.推动农业的现代化B.调整农牧渔业结构C.切实保障基本民生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高三上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第2页共5页10.下图为1990年--1997年国有企业和内资民营企业利润变化表。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国有企业发展B.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活力11.公元前107年,罗马执政官马略进行军事改革,规定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士兵能够从国家得到薪饷,武器装备也由国家提供,同时在军团中推行联队制,加强了军团的机动灵活性。经过改革,马略迅速挫败了罗马的内外威胁,赢得人们的爱戴。这一做法A.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B.为日后的军事独裁奠定了基础C.有助于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维护了罗马共和制的长远发展1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欧洲教会较为重视婚姻关系,强调不自由人拥有婚姻权,指出婚姻之存在与种族和社会地位无关;奴隶可以结婚,女奴和自由人结婚不得随意休弃,禁止丈夫休弃不能生育的妻子等。这表明当时的欧洲教会A.打破了封建等级秩序B.开始同世俗生活结合起来C.传承了宗教改革精神D.客观上刺激个人意识觉醒13.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出现了银行并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A.商业经营方式变化B.资本输出助推扩张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顺应价格革命趋势14.1835年,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到1871年,全国铁路总长达到21471公里。此后,工业投资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其他工业,但铁路依然在修建。到1900年,总长度达51678公里。铁路的发展反映A.德国在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B.殖民扩张推动交通需求的增长C.制度变革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发展D.交通运输业是德国工业的主导15.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现政治笑话“井喷”的现象,此时苏联民间各种辛辣讽刺时政,抨击权贵的政治笑话纷纷出台,流传甚广,以发泄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据美国学者统计,流传下来的794则政治笑话中仅70年代就有211则,占四分之一。此现象表明A.社会制度制约苏联改革效果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潜藏失败危机C.西方“和平演变”成效显著D.戈尔巴乔夫政治经济改革的失败高三上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第3页共5页第II卷(共3题,满分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6题21分,第17题22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年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15分)高三上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第4页共5页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英国物价急剧上升,大量穷人和乞丐因饥饿而死,社会秩序混乱。面对这一危局,当时英国政府针对物价出台了一系列干预和遏制政策,而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管制工具得到充分运用,尤其是王室敕令这一法律形式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敕令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弓箭盔甲等6类商品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鉴于伦敦在全国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都铎政府对伦敦的价格管制高度关注。为保障物价管控效果,都铎政府严惩违抗限价命令的官员。这些举措为都铎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物价问题与国家管制》材料二:解放初,物价飞涨,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银开始。短短23天,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圆价格上涨了1.98倍,市场物价上涨了2.7倍以上。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决定开展打击,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有效地制止了银元上涨而引起的物价波动。此后,投机商们并不甘心认输,又将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运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物资,集中抛售,降低物价,给投机商们以毁灭性打击。——摘编自《中共党史简明教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进行物价管制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12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价格治理的认识。(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世界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世纪我们都可以用关键词来概括其时代特征和内容。比如16世纪的欧洲,处处体现着“创新”。这一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另选世界史某一世纪,拟定相应关键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高三上十二月联合考试历史第5页共5页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CBDCDDCDBDACB16.(1)特点:建立统一的文书话语体系;逐渐规范化、成熟化;立法保障。流程分工明确。(2)原因:①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加剧;②洋务运动的推动③李鸿章等开明之士引进;④传统文书通信方式低效;⑤西方通讯技术传入;影响:①推动通讯的近代化;②丰富了文书形式;③提高行政效率;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控制;⑤推动晚清国家治理的近代化;17(1)特点:从背景上: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从形式上: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从内容上:偏重于生活类的限价;从空间上:首都伦敦为重点整治对象从影响上:效果显著(2)措施:①以行政手段政府查封证券大楼、惩处投机分子、调运物资②利用经济手段,抛售物资,统一财经意义:①政治上:巩固了政权;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②经济上: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的局面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③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④对后世:对我国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公众号:高中试卷君(3)认识物价是关乎政权稳定和民生的大事。在价格治理中,国家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政府在价格治理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价格治理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经济发展为价格稳定提供保障。政府应当始终坚持法治思想,根据国情发展调整价格政策。18.略
重庆市育才中学、万州高级中学及西南大学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
2024-01-04
·
6页
·
68.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