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一模)历史答案

2024-01-18 · 4页 · 44.8 K

2023-2024学年高考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高三历史答案(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1.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的史学著作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绚烂的世界帝国》记述的是隋唐时期的史实,故B选项符合题意;《从城市国家到中华》记述的是先秦时期的历史,故A选项错误;《分裂动荡的年代》记述的是魏晋时期的历史,故C选项错误;《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记载了辽、西夏、金和元的历史,故D选项错误。2.A【详解】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说明雅典政治制度体现出平等性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公民大会只有公民才可以参加,不是所有人都可参加,排除D项。3.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据考古发掘可知,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故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尚未出现,故A项错误;北京人、仰韶人生活于北方黄河流域,故B、D两项错误。4.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工农武装割据、②一国两制、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中共结合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情国情而提出的,属于高明的地方,故C正确;③“大跃进”运动犯了“左”倾错误,不属于高明的内容,故排除ABD。5.D【详解】漫画图一反映了计划经济下物质供应紧张,而漫画图二则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物资的充足,这一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B项;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排除C项;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故选D项。6.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实行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等汉化政策。C正确;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改变服饰的制度,ABD错误。故选C。7.C【详解】据材料“源赖朝于镰仓设立幕府”并结合所学可知,幕府逐渐取代天皇掌握了国家实权,是幕藩体制开始建立的标志,日本从此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故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64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幕藩体制下,武士集团形成,但不是主旨,B错误;幕藩体制下天皇成为傀儡,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D说法错误。8.C【详解】根据表格的统计数据看出,鸦片战争前夕,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清朝的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明显,故选C;材料是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无法体现社会贫富差距,排除A;材料信息与经济作物种植无关,排除B;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土地经营分散的趋势,排除D。9.C【详解】根据材料“雍正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雍正皇帝时期建立军机处,其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军机处,而不是奴儿干都司,A项错误;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建立,而不是雍正皇帝时建立,B项错误;理藩院是清朝时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不能使皇帝乾纲独断,D项错误。10.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科举制中只看重参考士人文笔,不看重德行,最终会让百姓受害,选项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太宗对科举考试考察内容方面的弊端的思考,而非对科举制度监督体系的考量,选项A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考试内容不注重德行考察和考察内容脱离实际概念不同,因此选项D排除。11.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如果我既是总统又是国会,哪怕只有十分钟,该多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彼此制衡,材料中罗斯福的感叹正是总统行政权受到制衡所带来的,A项正确;美国总统具有宪法所赋予的实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司法权的地位,排除C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国会权力至上与美国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此时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说明此时的文学创作关注社会问题,表明当时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诗歌创作,不是农民的理想,排除B项;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排除C项;诗歌主题是以爱护自然为主题,而不是以乡村生活为主,排除D项。故选A。13.C【详解】由学龄前儿童升学率增加,得出结论为日本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故答案为C;“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强调的是城邦制中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结论错,排除A;材料只是说人口增加,体现不出城市化进程迅速,排除B。材料只是说德国钢产量增加,看不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排除D。14.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32年至193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称陕甘宁边区银行,并收回苏维埃纸币,改用国民党统治区域流通的法币。”及所学可知,1937年9月6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有关的机构名称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敌后根据地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排除B项;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据材料“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可知,材料强调科学对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没有说明戊戌维新与自然科学兴起的关系,不能得知自然科学的兴起是戊戌维新运动推动,排除A项;据材料“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可知自然科学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并非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自然科学发展,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可知自然科学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没有涉及自然科学促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6.(1)西汉到明初中国处于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地位;中华文明通过自然辐射影响周边;中国政府大多采取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而明清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世界;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或被迫开放的态度;西方国家主动来华,西学东渐历程逐渐加深,西方侵略中国。(2)同:均加强世界联系,传播先进文明。异:“丝绸之路”为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大多为和平交往方式,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但始终没能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世界市场以西方为中心,各国通过武装拓殖,争夺霸权,强制输出西方文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17.(1)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颁布相关法令,强化圈地。(2)背景:中国:清兵入关;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欧洲人对货币追求的风尚;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影响:中国:激化了国内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英国:准备了工业化必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英国社会进步。(3)中国:民族、阶级压迫。英国:资本原始积累。18.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小农经济产生并初步发展。分封制、宗法制走向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分裂中孕育统一因素。特别是战国时期出现改革的潮流,确立起地主阶级的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建立。人口流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华夏认同加强。百家争鸣,形成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变。其他可供思考的方向:明清产生近代的曙光;先秦到汉代儒学变化等。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