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2024-01-21 · 11页 · 958.3 K

兰州一中2023-2024-1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生物说明: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第I卷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细胞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之间的差异性C.细胞学说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D.施旺认为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都从受精卵开始2.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由支原体(原核细胞)或病毒等引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支原体和病毒都不具有细胞核B.病毒与支原体都能独立的进行生命活动C.支原体比病毒具有更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青霉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形成治疗支原体引起的肺炎3.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大熊猫“京京”和“四海”成为了卡塔尔球迷关注的焦点。“京京”和“四海”来自四川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B.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大熊猫用手抓握竹子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D.在同一区域内,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动植物一起共同形成一个群落4.2021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是有过氢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抗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有生物膜,但没有生物膜系统B.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青蒿素进入疟原虫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青蒿素的抗疟机理包括破坏线粒体的功能5.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均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属于自养型生物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1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B.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为RNA,绿藻的遗传物质为DNAD.蓝细菌与绿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6.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②人体摄入的小饼中含有的淀粉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③淀粉和麦芽糖均是制作小饼的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④用显微镜观察苏丹III染色后的“小饼”切片,可见红色的脂肪滴⑤麦芽糖的水解产物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A.①②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7.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研究已灭绝人类与现代人类进化关系的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于2010年首创了从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骨头中提取、测序和分析古DNA的方法,并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B.骨头细胞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C.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原料之一D.对比分析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可确定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8.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物膜系统组成了细胞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密切相关B.从来源上说,细胞内运输蛋白质的囊泡膜也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细胞中这些直接相连的膜才可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D.分泌蛋白如胰岛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小分子物质如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无关9.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RNA只存在于c中,a、b中无RNAB.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C.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D.c中的孔道是核质之间大分子物质(如DNA、RNA等)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10.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单层膜,其上有④,允许各种分子进出B.③是核孔,它是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C.②是染色质,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2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11.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丙氨酸的R基为—CH3),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B.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C.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D.产物中短肽的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增加5个12.下图是生物细胞中某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该物质的物理形态与甘油分子的种类有关C.该物质水解能产生合成磷脂的物质D.该物质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浮色13.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物质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转运蛋白跨膜运输物质的速率B.载体蛋白磷酸化伴随能量的转移,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Na+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14.右图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某时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B.1、2、6共同构成原生质层C.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质壁分离之前大D.结构1具有选择透性,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15.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根据以下四图所示,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a属于物理模型B.图b属于概念模型C.图c属于数学模型D.图d属于物理模型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3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1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水通道蛋白在运输水分子时不与水分子结合且构象不变C.水通道蛋白失活的红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迅速失水皱缩D.水通道蛋白能输送水分子但不能输送钾离子、氨基酸等物质17.下列关于变形虫摄取大分子有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B.该行为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该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D.该过程受到外界温度影响18.关于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试管中H2O2溶液的浓度和加入的体积应相同B.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不同条件下的O2产生速率C.设置1号试管可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4号试管反应速率大于1号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9.取A、B两支试管并分别加入2mL淀粉,向试管A中加入2mL唾液,试管B中加入等量的盐酸,然后将试管A、B同时放在37℃条件下反应适宜的时间,加入适量碘液后观察两试管内颜色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B.实验中的试管A、B都属于实验组C.可增加一组用等量蒸馏水处理的试管C作对照D.加入碘液后A、B两试管颜色变化可能有差异20.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的逐级水解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的水解过程常与吸能反应密切相关B.ATP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C.物质①和③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D.1molATP逐渐水解,过程Ⅲ释放的能量最多21.下列选项中的表示“腺苷”的是A.B.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4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C.D.22.下图表示酶和无机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因为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ECC.酶具有高效性,其实质在于EB-EC>EB-EAD.EC和EA分别表示酶和无机催化剂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23.甘薯又称“红薯”,原产于南美,于16世纪传入我国后成为了明清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明代《农政全书》记载了甘薯的贮藏要领:“藏种之难,一惧湿,一惧冻”、“欲避冰冻,莫如窖藏”。对于上述贮藏要领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在潮湿环境中,微生物易在甘薯表面大量繁殖,使甘薯容易腐烂B.在冰冻环境中,甘薯细胞中的结合水易结冰,会对细胞造成机械伤害C.窖藏过程中,甘薯细胞呼吸所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腺苷三磷酸中D.窖藏过程中,需要提供严格的无氧条件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4.下图为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生成的ATP量相同,⑤生成的ATP量最多B.①②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⑤发生在线粒体中C.④阶段水中的氧原子会转移到终产物水中去D.O2不足时,人体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消耗的O2量25.相同条件下放置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5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A.两个装置均需要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反应B.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I处的CO2C.应让Ⅱ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Ⅲ连接D.装置乙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高于装置甲26.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B.画滤液细线时要等上一次滤液线干燥后再进行画线C.研磨时一次性加入足量无水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D.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利于色素的分离27.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某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无光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C.进入叶绿体的CO2能被NADPH直接还原D.NADPH既是还原剂,也能为该反应提供能量28.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若选用同种但失绿变黄的叶片,色素含量可能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14141429.卡尔文用C标记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放射性C的转移途径,其结果为1414A.CO2→乙醇→糖类B.CO2→三碳化合物→糖类1414C.CO2→五碳化合物→ATPD.CO2→NADPH→糖类30.研究发现,光照较弱时,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受光面),这种行为称作积聚响应;而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侧面,以避免强光的伤害,这种行为称为躲避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高一年级期末生物学科试卷第6页共8页{#{QQABBYYAgggAQBJAABhCAQXICAIQkBCCAKoGhBAIoAIAwRNABCA=}#}A.叶绿体在细胞中的移动可能是借助细胞质的流动实现的B.弱光条件下的积聚响应,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速率C.将光照强度很高的红光改成同等强度的绿光时,叶绿体会出现躲避响应D.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变可能与叶绿体的躲避响应有关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每空2分,共16分)如图1表示了不同物质进出某动物细胞的多种运输方式,其中A、B表示物质,a~e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式。图2表示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时O2浓度与运输速率之间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