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09年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经过近2周的激烈争吵,各方最终未能对下一步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共识。以下是记者对本次会议中方科技顾问丁仲礼院士的采访。记者:这次哥本哈根的峰会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激烈的争吵,到底在吵什么?丁:就是今后不同的国家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记者:这个排放多少,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丁: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以后还能使用多少能源。对普通国民来说,它意味着生活能否继续改善,福利能否进一步增加,甚至有没有工作。记者:基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对于气候升温的预测,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对此,您怎么看? 丁: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一个科学结论,其实这个2摄氏度只是英国某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随着这个结论的迅速流行,它慢慢变成了一个价值判断。记者:如果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可信的话,那不算一个依据吗?丁:你怎么知道它可信?它并非科学实验的结果,它只是计算机的模拟。记者:丁院士,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IPCC作为各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一个组织,它拿出的报告,不应该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吗?丁: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在IPCC报告原文中,并没有确认气候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带来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到底对气候变暖有多大的影响。按照哥本哈根大会达成的控制升温2摄氏度的共识,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量约为8000亿吨。这个总量非常非常小。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现在是人均排放1.4吨碳,那么到2050年人均排放量就只有0.8吨碳。这还是建立在人口总量维持不变的前提之下。记者:哥本哈根会议前,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多个减排方案,特别是IPCC、G8方案,只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减排的具体目标,却未对发展中国家做具体要求,难道他们只给自己定指标还不行吗?丁:当然不行。他给自己定指标,目的就是要取一块更大的蛋糕。姑且不论历史上他们的人均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即便按照他们的方案,今后他们的人均排放量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可以说他给自己定指标是包含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记者:陷阱?丁:就是一个陷阱。如果今后国际上严格限制排放,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稀缺的商品,你不够排就得买。所以这个8000亿吨排放量,分配到多少,事关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利益。假如真要定指标,那么我们要求今后40年的排放跟你一样多,甚至只需要你人均排放的80%,行不行?记者:那他可能会说,你是个人口大国,这么一乘总量太大了。丁:那我就要问了,中国人还是不是人?同样是人,为什么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们就可以多排? 记者:也可能他会认为现在都是以国别计算,我不管你是人均还是贫富,现在中国只能按碳排放大国的标准来算。丁:我承认我是碳排放大国,那你给我们一个数,我们究竟能排多少?根据G8的方案,8000亿吨的一个蛋糕,他27个发达国家11亿人取走44%,余下的55亿人分56%,你说公平不公平?记者:您是在指责IPCC?丁: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本来就应该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我在中科院写的文章,就是直接批评IPCC工作组的。记者: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词很激烈,有这么严重吗?丁:假如告诉你,中国从2020年以后,每年得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记者:一个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丁:我们需要的是公平,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否则他们不会理你。记者:您理解的公平是什么?丁: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我理解的公平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记者:您原来是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但这次谈判,您一直在做政治解读,别人也许会对你提出各种疑问,您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丁:你是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后面的政治?记者: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更应该基于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去制定方案?丁:那我问你,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吗?记者:假如如您所说,但是发达国家又不愿意接受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方案,而任其拖延下去,地球会不会变得更糟? 丁: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了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地球气温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也有的是,地球不还是好好的?因此,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记者:人类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最终取决于什么?丁:取决于文明。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更有包容性的,更有弹性的文明产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能有更好的发展。(根据央视《对话》栏目组采访实录整理,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争吵”在文中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以G8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围绕碳排放权展开的激烈交锋。B.“价值判断”在文中指基于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这个阈值,各国都争取在全球8000亿吨的碳排放总额中分配到更多的碳排放权益。C.“情绪色彩”在文中表现为,在面对IPCC等组织提出的不公平方案时,丁仲礼院士为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而使用了一些激烈言词。D.“弹性的文明”是指一种能够包容不同文明、维护不同文明利益的文明,它具有公平正义的属性,能够团结人类共同应对各种挑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丁仲礼院士观点的一项是(3分)A.衡量碳排放权分配是否科学,既要看排放总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利弊,也要看人均排放量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B.计算机模拟并不是科学实验,故而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的共识没有科学依据。C.IPCC、G8方案试图通过对发达国家规定减排具体目标的方式,压缩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空间,操控全球碳排放权。 D.无论是既往历史,还是G8的未来排放方案,如果从人均排放量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排放才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3.丁仲礼作为科学家,也去了解碳排放权背后的政治。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评价这一行为的是(3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D.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丁仲礼对记者提问的反驳体现出科学家的严谨思维,请结合文中画横线处的内容加以说明。(5分)5.这是一次广受关注的访谈,请你对记者的提问作简要评价。(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王剑冰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十四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选自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6.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三段的“鱼翔浅底”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引用该句既表现了湖水的清澈美丽,也侧面体现了西南联大师生的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09-25
·
10页
·
42.7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