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最新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古城中,出土大量带有神面纹饰的浮雕石柱,这与良渚玉琮上的神面纹饰非常相似。这表明()A.良渚文化是石峁文化的延续发展 B.中国社会已经迈入阶级社会门槛C.中原地区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史前时期已存在文化交往和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4000年前后(中国)。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良渚在长江流域,而陕西在黄河流域,在陕西出土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成果,说明不同区域间有交流,D项正确;良渚文化是石峁文化的延续发展,说法有误,排除A项;本题的主要信息是北方地区出现众多南方文物,材料无法反映阶级分化,排除B项;中原地区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私田”与“公田”相结合是井田制的组织形式。私田收入归私,公田收入归领主的分配方式构成了对农奴、领主的激励结构——耕种公田对农奴来说个人收益率为零,而耕种私田对农奴来说却是很“有利可图”,公田的“唯莠(野草)骄骄”与私田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推知,激励结构的巨大差异()A.促使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 B.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是公田制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 D.引发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耕种公田对农奴来说个人收益率为零,而耕种私田对农奴来说却是很‘有利可图’”可知这种差异使得耕种者热衷于耕种私田,疏于耕种公田,最终导致公田制走向衰落,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和赋税无关,排除A项;激励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的是公田制的衰落,并不能体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排除BD项。故选C项。3.以下是不同时期的论礼,反映()荀子“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韩非子“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B.礼是有阶级性和差别性的行为规范C.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D.诸子百家积极探索治理国家的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荀子、韩非子和董仲舒的论述都强调了礼的作用在于区分贵贱、尊卑、长幼等社会等级和差别,体现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的阶级性和差别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荀子、韩非子对礼的不同认知,没有体现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排除A项;材料不仅仅涉及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礼的不同认识,并非反映诸子百家积极探索治理国家的途径,排除D项。故选B项。4.学者陈苏镇认为,楚人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充当了主力,不仅因为楚人有反秦的实力,也因为楚人对秦朝的统治更加反感。东方人“苦秦”主要是苦于赋税徭役太重律令刑法太苛,楚人苦之特甚则是由于秦法与楚俗之间存在更大差异.楚人反秦的激烈程度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学者强调秦朝灭亡是由于()A.文化差异与冲突激化了矛盾 B.在东方及楚地推行不同律令C.张楚政权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赋税徭役太重律令刑法太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陈苏镇认为由于楚地与秦地风俗的差异,使得楚人对秦的反抗程度更为激烈,所以他是在强调文化差异与冲突激化了矛盾,A项正确;秦朝在东方和楚地推行的律令是相同的,排除B项;张楚政权最终失败,没有推翻秦朝统治,排除C项;“赋税徭役太重律令刑法太苛”是东方人反秦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5.西汉的御史大夫地位低于丞相,但他的实际任务并不是在丞相领导下协助处理行政杂务,而是责在监察。御史大夫单独开府办公,与皇权的关系较丞相更密切。西汉的诏书往往是御史大夫起草并下发丞相,再由丞相下达地方,重大案件也往往由御史大夫出面组织处理。这从根本上反映西汉()A.御史大夫成为实际上的百官之首 B.统治阶级运用权力制约加强皇权C.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体系 D.丞相势力膨胀严重干扰政令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御史大夫虽地位低于丞相,但与皇权的关系较丞相更密切,说明御史大夫是为了限制相权的存在,反映出统治阶级运用权力制约加强皇权,B项正确;御史大夫成为实际上的百官之首,说法有误,丞相仍是百官之首,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御史大夫对丞相的限制,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丞相势力膨胀严重干扰政令实施,排除D项。故选B项。6.三国时期,士大夫们突破了汉末品评人物以道德情操为主的做法,他们引入了阴阳五行理论,把阴阳五行与人的才智、性情、外貌、举止、道德看成紧密联系的整体,逐渐形成更加全面的人物品评标准。这反映出,三国时期()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传统道德秩序趋向解体C.时代变化促进观念革新 D.玄学盛行影响品评标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三国时期士大夫对人才的评判标准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情操,这是因为在三国纷争的局面下,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说明是时代变化促进了观念的革新,C项正确;儒学的正统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评判人才的标准,不能说明传统道德秩序趋向解体,排除B项;玄学的盛行是在三国以后的两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7.北魏、北周和北齐都实行均田制。受田的各族人民在生产上自然要有密切的联系,到了隋唐时代,就再也找不到匈奴、羯、氐、羌、乌桓等内迁民族活动的记载了。均田制的实施客观上()A.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B.使农耕生产取代游牧C.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经济发展 D.极大缓和了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北魏、北周和北齐实行均田制,少数民族民众也按规定受田,但到隋唐时期,就不见内迁的少数民族的记载了,最大的可能性是内迁的少数民族通过农业耕作与汉族民众实现了融合,所以均田制客观上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A项正确;农耕取代游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并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民族融合,并不能体现缓和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口分布图。据此可知()A.南北方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B.人口分布反映社会状况C传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折 D.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唐朝天宝年间人口分布主要是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当时黄河流域还是主要经济区域,长江流域逐渐得到开发,所以人口分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B项正确;人口分布主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体现南北方经济的进一步加强,排除A项;“根本转折”的说法过于绝对和夸张,排除C项;根据图示内容并不能说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9.唐朝时,在全国性的饮茶之风中,茶也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儒家以茶修德,感受“中庸之道”;道家以茶修心,为茶道注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佛家以茶修性,强调“禅茶一味”。据此可知,唐朝()A.茶文化在社会广受推崇 B.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政策C.饮茶文化蕴含人文精神 D.商业活跃带动茶文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儒道佛三家思想都借助茶来展现自己的思想特点,展现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悟,由此说明饮茶文化中蕴含着人文精神,C项正确;“广受推崇”的说法过于夸张,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行为,不能说明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展现的是茶文化的内涵,没有体现茶文化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0.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国中央行政机构。秦汉时,“九卿”所管理的事务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近似皇帝的近臣,而隋唐以降,“六部”取代了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专门管理国家事务的核心部门。这反映出()A.中央行政制度得到发展 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君主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文官政治得到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隋唐以后,六部逐渐取代了九卿的职权,成为管理骨架事务的核心部门,由此说明中央行政制度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行政制度的发展,君主专制并没有遭到削弱,更不能说明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排除B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文官政治得到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11.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辙出使辽国,返回后说辽国正在以市场价十倍的价格收购宋朝的奏章和科举策论以获取情报。南宋时,有人上书建议以后的科举应严禁策论类试题,往年的策论考卷也应全部封存,因其“莫非边防急切之务”。上述情况()A.反映出宋朝边防面临严峻形势 B.表明两宋士人关注时局并积极参政C.说明宋朝策论不适应时代需要 D.体现了取士与维护国家安全的两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提到辽国高价收购宋朝的奏章和科举策论以获取情报,南宋时有人建议封存策论考卷,说明策论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国家边防等重要事务的信息,这反映了科举策论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宋朝边防面临严峻形势史实正确,但材料中仅仅反映了当时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关系紧张,且这也是材料部分内容反映,排除A项;两宋士人关注时局并积极参政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反映,但这是对材料部分解读,并不全面,排除B项;宋朝策论被辽国以高价收购,说明策论有一定的价值,并不能反映其不适应时代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12.欧阳修编撰《五代史》,自述“窃有善善恶恶之志”,以“垂劝诫,示后世”。这表明,欧阳修编撰历史坚持()A.惩恶扬善,以维护君权至上 B.去伪存真,探寻历史真相C.以史为鉴,树立正确价值观 D.微言大义,阐释儒家经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窃有善善恶恶之志”“垂劝诫,示后世”概括得出结论是:欧阳修认为修史是为了惩恶扬善,以警示后世,可见欧阳修编撰历史坚持的是以史为鉴,树立正确价值观,C项正确;材料提到了惩恶扬善,却没有提及维护君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去伪存真,探寻历史真相,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出微言大义,阐释儒家经典,排除D项。故选C项。13.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户部副使包拯指出,不包括“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当时“内外官属”总数已达173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答案
2024-09-25
·
14页
·
940.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