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2024年秋季鄂东南联盟学校高一年级10月起点考试

2024-10-24 · 9页 · 5.2 M

和刻石铭文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加强对东方地区有效治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2024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起点考试除A项;此时秦已经完成统一,排除B项;始皇帝巡游和刻石铭文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对秦王朝的政高一历史参考答案治认同,与“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C1.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详解】据材料可知,夏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存在着对凤(鸟)的崇拜,反映了中华文明呈现着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募民自给费,因官器煮盐”与“民间有敢私自铸多元一体特征,故选B项;“古代民族关系”不合题意,与材料反映的是文明的关系相悖,排除A项;铁或销售的将处以重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由官方直接控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楚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并非制”盐“与”铁“的生产与销售,并且严厉禁止民间参与盐铁的生产与销售,其目的在于加强了经济集权,稳定国家的财政,项正确;盐铁官营主要政策涉及手工业,没有表现农民的生活,无法得是滞后性,排除D项。C出“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盐铁官营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没有起到冲击作2.B用,排除B项;“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8.D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材料“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时期之所以实现由汉初的社会经济凋敝到突与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项正确;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学,与材料时空不符,海内殷富,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项排除A项;秦朝才君主专制制度,“高度集中”说法错误,排除C项;郡县制属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正确;西汉初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并不是君管理,西周并未做到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排除D项。故选B项。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和国家行政体系的日益完善,排除AC项;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3.A动,排除B项。故选D项。【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9.B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提倡“尊君权”,【详解】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二单元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汉族与内但他们也认为君主不能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说明此时君主尚未实现高度集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融合,故选B项;“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是夏商周到权,A项正确;诸子百家致力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不是都致力于争霸战争,排除B项;材料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排除A项;“‘盛世’与‘危机’并存”是清朝康乾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排表明战国时期君主尚未高度集权,未涉及国家认同观念,排除C项;材料为法家关于“尊君权”的除C项;“传统主流思想的巩固”是西汉武帝到东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排除D项。理论内容,未体现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排除D项。故选A项。10.A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解析】据材料,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主要由于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表格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动力,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A项;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张,儒家主张德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结合所学可在南宋,排除C项;两税征收是在唐朝,排除D项。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各派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重11.C建政治秩序,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未涉及国家统一,排除项;材料中只有墨家涉及了官员选DA【详解】据材料信息,永济渠的开凿连接了南北水系,使得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成为可能,且北宋拔,排除B项;加强中央集权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卢襄的评价也指出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说明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故选C项;5.A材料主要关注的是永济渠的开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未提及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因此A项与材【解析】据材料“在岭南地区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并结合所学料内容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虽然大运河的开凿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但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其对可知,秦朝在岭南地区,按照当地的情况设置不同机构,治理方式灵活,反映出地方治理比较灵活,隋朝统治长治久安的作用,且隋朝统治并不长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大运河开凿前的主要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不同地区的管理方式灵活多样,而不是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交通方式,也未提及大运河开凿后交通格局的变化,因此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体现出地方势力情况,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郡县制并未受阻,排除D项。12.A6.D【详解】唐朝通过授予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尤其是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特殊照顾,能够在【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20一定程度上保障他们的生活,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选项;唐朝时年后(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巡游及刻石以图通过宣德扬威,使A期,农民被授予的土地并非归其个人所有,而是有使用权的“永业田”和死后需归还国家的“口分六国旧民从精神上对其臣服,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的政治目的,D项正确;始皇帝巡游田”。这表明农民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是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排除B项;唐朝的土地政策并不2024年秋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起点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共6页)第1页2024年秋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起点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共6页)第2页能消除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必然产物,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就难以避免。唐朝的土地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进行了限制和调控,但并不能从根17.(14分)本上消除它,排除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土地分配上对男女是有所区别的,如寡妻妾只C(1)礼法并施;隆礼重法。(4分)能授予三十亩口分田,而丁男和中男则可以授予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田。这明显不符合男女(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平等的原则。同时,虽然唐朝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给予了特殊照顾,但这并不能说明整个社会都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竞相开展变法运动,统治者礼贤下士政策的推行;实现了公正,排除D项。文化上: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自由化;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的崛起。(6分,任意答出三点给6分)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隋唐时期江南瘴气重病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江南地区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包容开放的特点;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为中国封建社会及近现代思想文化的源头,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4分,任积提高,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C项正确;南宋时期江南成为经济中心,排除A项;“社会防意答出两点给4分)疫经验丰富”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北方流民大量南迁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放提供了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18.(15分)14.B(1)基础:均田制。(1分)【解析】据材料“唐代一份皇帝敕令(部分)”“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吏部尚书”等信息可知,原因: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日益脱节;租庸调制长期僵化;逃税避税现象严重。(3点6分)该敕令涉及唐朝中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故选B项;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排除A项;汉朝实行二(2)背景: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任答2点4府三司,排除C项;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排除D项分)15.A变化: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征税时间固定;税收明目简化;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衡量权进一【详解】根据材料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可知,此制度指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知识,步上归朝廷。(任答2点4分)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牵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三省【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第一小问基础,根据所学知六部制下宰相并不能独立施政,排除C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识可知,唐代租庸调制推行的基础是均田制。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租庸调征缴只以丁身为选A项。依据,……并不考虑农户的实际占有土地情况”可知,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日益脱节;根据材料一“租庸调的征收额由唐朝统一确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不变,……不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而16.(14分)做出调整”可知,租庸调制长期僵化;根据材料一“唐制规定贵族、官僚户和其他特殊身份之人可(1)历史背景: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以免除租调徭役,而一些人庇荫在这些特权户之下,逃税、避税,使国家征税额也随之减少”可知,(任答3点6分)逃税避税现象严重。(2)分封制的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只有30%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任答2点4分)至50%的户和14%的人口承担国家的全部租税,租税负担处于极不合理状态”并结合所学得出,租郡县制的影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庸调制推行的基础是均田制,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任答2点4分)均田制无法推行,租税负担极不合理,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第二小问变化,【详解】(1)由材料“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根据材料二“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见: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为了扩大疆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征税时间固定;税收明目简化;收税对象增加;域、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根据材料二“两税法在预算上实行‘量出为入’的原则。每年财政经费先计算数额,然后按照各地的土(2)“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地、人口、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分配时坚持贫富有差,税负均等”可知,赋税衡量权进一步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上归朝廷。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结合所学,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19.(12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