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AADADBC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DDDCADD【解析】1.蜻蜓属于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体内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A正确。菱、蒲属于植物,植物无系统层次,B错误。菱花、蒲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器官,池水中的蓝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属于细胞层次或个体层次,C错误。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和菱、蒲、蜻蜓、鱼等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群落只包括池中的所有生物,D错误。2.从图①中可看出,a、b有螺纹,属于物镜,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因此镜头a的放大倍数小于镜头b,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切换为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A错误。显微镜成倒立的虚像,上下左右全颠倒,若在载玻片上写“9>6”,则在显微镜视野观察到的图像是“9<6”,B正确。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将左侧的c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C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由于视野中充满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放大倍数为之前的4倍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为原先的1/16,所以x应为16×64=1024,D正确。3.斐林试剂为蓝色,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氨基酸中不含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还原糖,C错误。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匀制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Cu2+和OH−,为碱性溶液,葡萄糖是还原糖,可在50~65℃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4.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A错误。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例如肝糖原的水解,B正确。小麦种子烧尽时见到的一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C正确。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正确。5.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为C、H、O,A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中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因此,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有磷脂,B错误。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含有的碳、氢比例高,因此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产生的能量多,C错误。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成熟,D正确。6.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1种,所以该蛋白质最多可能含有21种氨基酸,A正确。由于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羧基,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38+2×2=42个,B错误。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量=脱去的水分子数×18+形成二硫键时脱去的H的分子质量=38×18+2=686,C正确。盐酸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D正确。7.图中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A包括C、H、O、N、P,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B为构成核酸的单体核苷酸,核酸的多样性是由B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共同决定的,B正确。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图中C为DNA,D为RNA;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一般情况下,在生物体的细胞中,DNA即图中的C具有两条链,RNA即图中的D具有一条链,D正确。8.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结论,A错误。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他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经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附有蛋白质,B正确。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C错误。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将小鼠细胞和人的细胞融合,在37℃下经过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D错误。9.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内,属于胞内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A错误。a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b表示内质网对肽链进行一些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c表示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及运输过程,B正确。由图可知,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正确。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联系,D正确。10.若被32P标记的物质是DNA,DNA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无法达成乙组结果,因此推测甲组被32P标记的物质可能为RNA,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A正确。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因此,乙组变形虫去除细胞核后若不植入新核,则无法长期存活,B正确。据图可知,将被32P标记的细胞核移植到乙组变形虫的细胞内,最终乙组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均有放射性,说明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质,C正确。最终丙组变形虫原有细胞核没有放射性,说明细胞质中被标记的物质不可进入细胞核,D错误。11.通道蛋白属于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A错误。有些通道蛋白形成的通道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如钾泄漏通道,允许钾离子不断外流,说明处于开放状态的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上也具有选择性,B错误。门通道属于通道蛋白,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错误。门通道蛋白有张开和关闭两种状态,门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在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12.图甲表示随物质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增加,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图丙表示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甲与丙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正确。图乙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运输速率不变,说明影响运输速率的因素除物质浓度外还有转运蛋白数量等,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图丙表示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转运(自由扩散或易化扩散);若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用图乙与丙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正确。限制图中A、C两点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氧气,D点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正确。图丁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图丁的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厌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错误。1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浓度以及有无抑制剂和抑制剂种类,A错误。该实验过程要先将底物和抑制剂混合,然后再加酶来观察反应结果,B错误。在S2点之前,限制曲线①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浓度,在S2点之后,限制曲线①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等因素,C正确。由实验结果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在较低的底物浓度条件下,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而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剂Ⅰ对酶的活性没有抑制作用,D错误。14.图中①过程为合成ATP的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②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化成光能,A正确。ATP水解通常与吸能反应相关联,B错误。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可以,C错误。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15.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时代谢反应可能出现紊乱,导致疾病发生,A正确。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某大分子物质能利用膜内外H+浓度梯度差将ADP和Pi运进线粒体基质,同时将ATP输出到线粒体外,故线粒体内膜上有一些转运蛋白,与ADP、Pi和ATP进出线粒体有关,B正确。转运蛋白利用膜内外H+浓度梯度差把ADP和Pi运进线粒体基质,参与ATP的合成,C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线粒体内不会发生C6H12O6氧化分解的过程,D错误。16.光照强度为a点时,为植物甲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光照强度为c点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呼吸作用速率不同,因此植物甲和植物乙制造的有机物不一样,甲大于乙,B错误。光照强度为b点时,为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但植物乙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d点时植物乙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给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D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每空1分,共10分)(1)蔗糖纤维素(2)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DNA(3)催化(4)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5)不具有能紫色 【解析】(1)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蔗糖,蔗糖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若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则物质③是纤维素,因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2)若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若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是脱氧核糖,形成的物质④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具有催化、调节、免疫等功能,根据图乙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是催化作用。(4)E1、E2、E3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它们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功能不同的原因是空间结构不同,而从氨基酸水平上分析,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5)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因而不具有生物活性,由于该过程中肽键并没有断裂,因而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内质网线粒体等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排出细胞外再被利用增强(3)一定的流动性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膜结构;可能因为膜转运物质使得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2分,任答一种,合理即可)(4)(特异性)识别复合物(5)①→②→④【解析】(1)据图甲分析,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高尔基体或内质网;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线粒体等衰老受损的细胞器;除此之外,溶酶体还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再被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从而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3)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而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原因可能是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膜结构;可能因为膜转运物质使得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4)图丙中,一些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一性(特异性)。从图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答案
2024-12-28
·
8页
·
21.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