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2025-01-02 · 18页 · 68 K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25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两大题,16分)(一)1.名句名篇默写(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①课堂上,王老师在讲解成语“一呼百应”时,举了贾谊《过秦论》中“,”两句作为例子。②《项脊轩志》中的“,”用以表现项脊轩书香满溢,作者安居其内感到快意无比。③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用“,”两句从市场繁荣、居民富足的角度写出了钱塘的华丽奢侈。④黛玉葬花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悲泣春花,哀叹命运。在古诗词中,不乏含“花”字且借以抒发悲凉之意的佳句,比如“,”。(二)课内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臣以险衅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君因我降C.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盛衰之理D.见犯乃死羝乳乃得归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B.副有罪,当相坐.当侍东宫C.辞不赴命召武受辞D.楚诚能绝齐绝不饮食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子卿尚复谁为乎A.方其系燕太子以组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信义安所见乎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翻译: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赠送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B.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翻译:屈原嫉妒子兰,即使被流放,眷恋楚国,挂念怀王,念念不忘想要返回朝廷,盼望国君能彻底悔悟,风俗能完全改变。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翻译: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D.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翻译:我已经做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的母题或观念,因而具有程式化的倾向。但是,传说产生的年代比神话要晚得多,传说的世俗的成分要多一些,神圣的成分要少一些,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人类。传说的内容从性质上有一部分是具有神圣性的,如关于某一个民族的迁移、战争、胜利以及民族或部族英雄、首领和帝王将相的英雄业绩的传说;有一部分传说是纯粹世俗的,如当代城市传说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凶杀、暴力、恐怖活动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危险社会现象。传说有时候又被称为“民间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传说一直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传说。由于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年代,传说中的人物又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地点也是人们所熟悉的,因此,人们对传说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人们对神话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传说中虽然具有某些历史的因素,人们也倾向于认为传说是真实的,但是,传说并不是历史,因为无论是从结构方式还是从情节发展上,传说都具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与神话和故事相比,传说的地方色彩很浓,也就是说,传说是一种极易被地方化的民俗事项。神话和故事重在强调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现实生活之间“陌生化”“距离化”,从而突出了事件的非现实性。而传说非常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尽量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一致,而且环境越一致,传说的可信度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吸引人,使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传说的传播。 传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民俗事项。尽管传说也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叙述模式,但与民间故事永恒不变的情节发展结构模式①相比,传说的叙述模式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内容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同的要求。神话和故事在叙述风格上基本一致,而传说却由于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风格的多变性。例如:宗教传说的目的在于传播、确立和巩固某种信仰,圆而叙述风格神奇,引人遐想;而当代城市传说则重在警告和提醒,因而风格诡异,恐怖气氛浓郁。另外,在谈到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差异时,迈克斯·路蒂认为:民间故事主要描写的是英雄人物的追求和他们的传奇经历,而传说主要描写的是普通人的经历和遭遇;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能动的,主动去追求,去发现,而传说中的主人公只是非常被动地接受和经历突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故事中的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如主人公因善良和勇敢而得到神仙的帮助,而传说中的事件常常是瞬间就发生了,很少交代起固,听者也不关心起因是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肩负重任,在某种神灵的指引下去面对一切,而传说中的人物都是凭自己的直觉本能地对事件做出反应。(节选自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有删改)材料二: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有作解释的要求,大而日月星辰,小而一木一石,都希望懂得它的来历,这是好奇心的驱使,这是历史兴味的发展。但一般人在解释事物时和科学家不同,科学家要从旁静观,徐徐体察它的真实,一般人则只要在想象中觉得那种最美妙,最能满足自己和别人情感的,便是最好的解释。他们最美妙的想象是神,所以他们的事物解释就是他们的泛神论。他们在无数古人中只认得几个古人,所以他们所解释的事物的主人说来说去总是这几个。事物是最美妙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所以一种解释出来,便会给大众所乐道,成为世代相传的传说。从前的学者不明白这个情形,以为民间的传说是村语俚言,而学者所传的古籍中记着的古事则是典论雅记,至于各地志书里记的古迹也是真实的。从我们看来,这是强生分别,它们的不同除了已写出来和未写出来的一点以外再没有什么。我记得我对于古迹最早的怀疑,是吴王试剑石。这在虎丘山上已看见了,到虞山上又看见。我想,难道吴王铸了一把剑,从梅里(吴国之都)赶了六十里到虎丘试一下,再从虎丘赶了七十里到虞山试一下吗?因此我猜想,大约凡是一块石头而突然中断的,只要它在那时的吴国境界以内,便都可算作吴王试剑的成绩,刻上“试剑石”三字,算作定案。历史家是最煞风景的,他用了考证的方法来拆穿许多美丽的想象。文学家却很近人情,他会将许多美丽的故事渲染得更加美丽。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里归纳出许多故事的 型式。例如说神力的迅速,便在一昼造好一座宝塔,一夜筑起一座泥城,说神鬼的怕鸡啼,就有许多可以成功而不得成功的工作。说堪舆术的灵验,就有许多科第仕宦和那地风水的种种关系出来。说人力可以克制神鬼,就有黑狗血、海棠油等等药方。这些传说,就为一般民众思想的反映,可以当作他们的思想史看。(节选自顾颉刚《论地方传说》,有删改)【注】①民间故事多以“从前”开头,以“从此以后”结尾,且多为大团圆式喜剧结局;情节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三段式”情景结构,相同性质的事件重复三次;多表现“惩恶扬善”的程式化主题。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传说往往是基于传统母题或观念架构起来的,但其讲述者和听众往往都认为它像神话一样,是真实发生过的。B.传说按内容可划分为两种;反映英雄业绩的传说,反映城市生活中凶杀、暴力等活动及相关危险社会现象的传说。C.面对需要解释的事物,科学家通过静观体察其真实,一般人则通过想象进行最美妙、最能满足情感的解释。D.学者往往认为古籍、地方志所记载的传说和民间传说区别甚微;但除了是否被写出来,它们之间没有差别。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说产生的年代较接近人们生活的年代,并包含历史因素,故易被视作真实。B.传说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越相似,就越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C.宗教传说和当代城市传说的叙述风格不同,这与它们的叙述目的不同有关。D.文学家对美丽的故事进行加工,历史学家却拆穿想象,使传说的价值消失。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吴越王钱鏐为制服水患频发的钱塘江,命令数百弓弩手张弓射潮,使潮水害怕而后退,故后来潮水到了杭州城边就变小了。B.天帝看到人间有一青年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就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C.民间有大量关于包拯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断案传说,据研究,这些故事不少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部分是人们创作的。D.民间传说李闯王本该坐江山十八年,但因为他入京后连续十八天吃了过年才能吃的饺子,所以只做了十八天皇帝。9.两则材料都认为“传说并不是历史”,它们的依据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10.下面的内容被人们归类为“传说”,为什么?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6分) 关于飞来峰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杭州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知有一座山峰将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见惯济公疯疯颠颠的状态,以为他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理会他。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乡场上何士光在我们梨花屯乡场,冯幺爸,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是一个出了名的醉鬼,一个顶没价值的庄稼人。现在呢,却站在两个女人的中间,等候大队支书问话,为两个女人的纠纷作见证。“冯幺爸!吃早饭的时候,你是不是牵着牛从场口走过?”支书曹福贵这样问。冯幺爸伸手搔着乱蓬蓬的头发,嬉皮笑脸地说:“一条街上住着,吵哪样哟!”人们哄的一声笑了。这时小小的街子上已聚着差不多半条街的人了。他身旁那个矮胖的女人,是罗二娘,冷笑起来了——她这是向着她对面那个瘦弱的女人来的。在梨花屯乡场上,罗二娘仿佛就是一个贵妇人,因为她男人是乡场上食品购销站的会计,她是一个卖肉的……没有人相信那瘦弱女人的娃儿,敢招惹罗家。瘦弱女人的男人任老大,是一位老实巴巴的民办教师,同罗家咋相比呢?大家都知道是罗二娘在欺侮人,因此都为任老大女人不平和担心……“冯幺爸!我那娃儿,实在是没有……”任老大女人怯生生地望着冯幺爸,恳求他。罗二娘一下子就把话接过来了:“没有!没有把人打够是不是?”“吵,是吵不出一个名堂来的,罗二娘!”曹支书止住了她。他说:“既然任老大家说冯幺爸在场,就还是让冯幺爸来说。——冯幺爸,你说!”“今天早上呢,”冯幺爸有些慌了,说,“我倒是在犁田……今年是责任田!”看样子,他当时是在场的,他是不敢说。他有大小六个娃儿,每到秋天,只分了那么一点点粮食。还不到春天,就得缠着曹支书要回销粮,再以后呢,就涎着脸找人接济,借半升苞谷,或是一碗碎米。他咋敢随便得罪人呢?你以为,得罪罗二娘,就只是得罪她一家是不是?不,得罪了姓罗的一家,也就得罪了梨花屯整个上层!如果你得罪了罗二娘的话,你就会发觉商店的老陈也会对你冷冷的,于是你夜里会没有煤油点灯,也不 知道该用些什么来洗你的衣裳;更不要说,在二月里,曹支书还会一笔勾掉该发给你的回销粮,使你难度眷荒……冯幺爸艰难地笑着。“冯幺爸!”曹支书上前一步说:“你真在场,就说在场;要是不在,就说不在!要向人民负责!”曹支书说话是很懂得一点儿分寸的,但正是因为有分寸,人们也就不会听不出来,这是不露声色地向冯么爸施加压力。冯幺爸不开口,干脆往旁边走了几步,在一处房檐下蹲下来,抱着双手,闷着,眼光直愣愣的。小小的街头一时间沉寂了,只见乡场的上空正划过去一朵圆圆的白云,燕子低飞着,不住地啁啾……远处还清楚地传来一声声布谷鸟的啼叫。稍一停,罗二娘就扯开嗓子骂起来。“咦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