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图为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地层与环境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石灰岩层指示火山活动 B.页岩指示流动的水环境C.破碎贝壳指示陆地环境 D.珊瑚化石指示浅海环境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A.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B.地球演化的阶段性、生物、地层、地理环境C.地理环境、生物、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D.地理环境、生物、地球演化的阶段性、地层【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联系已学可知,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A错;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B错;贝壳是海洋中的生物,因此破碎贝壳指示海洋环境,C错;珊瑚生活在温暖浅海环境中,因此珊瑚化石指示浅海环境,D对。故选D。【2题详解】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古生物生活在地理环境中,所以图中序号①对应地理环境,②对应生物;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地层,③为地层,生物化石存在地层中,经过不同阶段的地球演化,形成地质年代表,④为地球演化的阶段性,C对,ABD错。故选C。【点睛】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化石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死去的有机体被迅速埋在沙土、淤泥或河泥中而没有分解。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环境,草原和沙漠也不错。其次,此生物不曾腐坏,而由矿物逐渐取代该生物体的有机物质。最后,化石若要保存几百万年不变,必须在石化后,不再经历任何地质变动。温室大棚内部形成了相对封闭、与外界不同的小气候。图1、2分别是内蒙古某地1-4月通过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室大棚内、外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表示1月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与棚外相比,棚内气温日较差明显偏大的原因是()A白天太阳辐射强 B.夜晚太阳辐射弱 C.白天保温作用强 D.夜晚保温作用强【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内蒙古地区1月份气温最低,因此在没有保温措施的棚外此时会出现气温最低值,因此在图2中的①符合该特征,A正确;根据图2中②③④曲线温度数值来看,其温度处于不断升高趋势,因此②代表2月,③代表3月,④代表4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棚外无遮挡物阻挡太阳辐射,且棚体可能有污渍阻挡太阳辐射,故棚外白天太阳辐射强,A错误;夜晚无论棚内还是棚外都没有太阳辐射,B错误;由于太阳短波辐射可以进入棚内,而棚内的地面辐射不易散失,保温作用较强,在白天太阳短波辐射进入棚内较多,保温作用较强使得棚内温度远高于棚外,所以使棚内气温日较差明显偏大,C正确;夜间棚内保温作用相对较强不会使棚内气温日较差明显偏大,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地面吸收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因为水汽、尘埃和云等较多,能吸收相当数量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散射的热量归还给地面,使地面增温,这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4年8月10日华北地区某地出现大范围暴雨,下图为当日该地不同海拔风力和风向逐时变化示意图。5.影响该地出现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6.该地出现暴雨的北京时间约为()A.3:00 B.7:00 C.11:00 D.15:00【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世界时间3时前后近地面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即由暖气团控制转为冷气团控制,且3时后近地面与高空风向相反,说明是冷锋过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世界时间3时左右,近地面风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为锋面系统过境时,此时会出现暴雨天气,世界时间是中时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知,北京时间约为11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会形成阴天、大风、降水、降温等天气变化。气旋,为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例如台风。反气旋为高压系统,气流辐散下沉,多晴朗天气,例如伏旱。巴厘岛位于东南亚爪哇岛东部,岛上火山分布广泛,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月至9月是旱季。下图为巴厘岛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巴厘岛火山遍布是由于()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处8.巴厘岛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中()A.河曲发育明显 B.侧蚀作用明显 C.下蚀作用显著 D.河谷多宽而浅【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巴厘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分布,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巴厘岛中高周低,多火山分布,地势落差大,河流短小湍急,下切侵蚀作用强,多“V”形谷,C正确,D错误;河曲发育需要地势平坦,该地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河流侧蚀作用多发育在地形平坦处,流速较缓慢,而当地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以下蚀作用为主,B错误。故选C。【点睛】消亡边界是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可分为两个亚类:大洋板块在海沟处俯冲潜没于另一板块之下,称为俯冲边界,现代俯冲边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称为碰撞边界,欧亚板块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是典型的板块碰撞带的实例。如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湖泊水补给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小④大气降水是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由统计资料可知()A.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C.河流有结冰期 D.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答案】9.D10.C【解析】【9题详解】读图,由纵坐标可知,该河流流量较大,且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故推测为中国东北地区河流。根据图中河流流量曲线图,可知①出现在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①错;②出现在夏季雨季,因此是大气降水补给,②错;③流量小且平稳,为地下水补给,③对;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大气降水是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④对。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题详解】读图可知,曲线a表示的河流流量变得平稳,说明大坝调蓄作用发挥作用了,所以曲线a是修坝后测得的数据,A错误;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与气温有关,夏汛与降水量有关,BD错误;东北地区气温低,有结冰期,C正确。故选C。【点睛】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1)东北地区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为主;(2)东北以外的东部季风区以雨水补给为主;(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下图为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A.7、16 B.16、7 C.7、23 D.23、712.直接调节甲、乙两个领域水平衡的是()A.水汽输送、降水 B.蒸发、水汽输送 C.降水、径流 D.水汽输送、径流【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通过水循环,全球水的总量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即某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等于该地的储水变化量。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储水变化量趋向零。据此从图中来看,甲乙两地水量平衡方程为,77+M=84、N=16+M,计算得M的水量为7,N的水量为23,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根据水循环的环节来看,直接调节甲、乙两个领域水平衡的是水汽输送和径流,D正确;降水、蒸发是水分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直接调节两个领域的水平衡,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下图为某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14.③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A.受海陆位置影响 B.降水少,蒸发旺盛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解】大洋表层水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②曲线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形成双驼峰曲线,所以③曲线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则①表示密度,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③曲线表示海水盐度,海水的盐度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副热带海域范围较大,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因素,A错误;甲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盐度最高,B正确;受地表径流影响,海水盐度会下降,C错误;藻类植物对海水盐度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英石、灵璧石、昆石、太湖石被称为中国观赏石的四大名石。下表为四大名石特点,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英石灵璧石昆石太湖石主产于广东北江中游的英德山间的一种石灰岩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古生代,发生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岩产于江苏昆山,是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带内,冷却凝固而形成的盛产于太湖地区,主要是石灰岩15.表中与图中的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英石——甲 B.太湖石——乙 C.灵璧石——丙 D.昆石——丁16.甲→丁代表的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高温熔融【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都能转化为丁,丁只能转化为丙,因此丁为岩浆,丙为岩浆岩,沉积物可以转化为乙,则乙为沉积岩,那么甲为变质岩。英石是石灰岩为沉积岩,对应乙,A错误;太湖石为石灰岩,即为沉积岩,对应乙,B正确;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为变质岩,对应甲,C错误;昆石为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后冷却形成,为侵入性岩浆岩,对应丙,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变质岩,丁为岩浆,变质岩变成岩浆的地质作用是高温熔融再生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读方法: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但是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沉积物只能形成沉积岩。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植物生长旺盛。研究发现,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下图示意K岛地理位置。(1)指出K岛的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范围。(2)简述K岛天然植被恢复较快的条件。(3)分析该区域多雷阵雨的原因。【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
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考试地理答案
2025-01-07
·
13页
·
931.2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