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11-20 · 8页 · 551.7 K

2023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掘,姜寨聚落总体布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个部分(如图)。居住区位于中央,居住区内的房屋规划整齐,环壕内环绕的房屋建筑群由大、中、小型三种房子组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小型房屋围绕大、中型房屋,房址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周围有壕沟和墓地。古村落如此布局根源于()A.私有制水平的提高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原始农耕经济的出现 D.防御外敌入侵的需要2.《礼记·王制第五》规定:“有圭璧金璋,不鬻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宗庙之器,不鬻于市。牺牲,不鬻于市。戎器,不鬻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对外贸易中边境贸易较为繁荣 B.市场管理规则政治色彩浓厚C.经济发展深受重农抑商的影响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3.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4.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孝文帝的这些措施()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由政府主导并且具有针对性C.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 D.缩小了北魏社会的贫富差距5.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弄赞遣使大唐求婚,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开始用武力要挟,进犯唐朝的松洲,但被唐军击败。贞观十四年,吐蕃再次求婚,次年唐太宗命礼部遣使送文成公主嫁吐蕃,从此,唐蕃古道出现“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景象。唐对吐蕃前后的变化表明()A.和亲政策利于维护边疆和平 B.中央集权呈现强化的趋势C.吐蕃目渐被纳入唐朝疆域 D.当时呈现唐弱蕃强的格局6.南宋《江行杂录》记载:“中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录用采拾”同时,教授各类职业技艺,名目不一,有所谓身边人、堂前人、杂剧人、厨娘等。这缘于宋代()A.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服务行业出现雇佣的现象C.城市商品经济相对繁荣 D.具有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7.《辽史》卷五《世宗本纪》载,大同元年(947年)八月,“癸未,始置北院枢密使,以安抟为之”。九月,又以高勋为南院枢密使,至此,辽朝始有真正的宰辅机关——南北枢密院,皇帝始得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落。据此可知,辽世宗时期()A.有效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实现向中央集权体制的转变C.国家各项权力得到了合理分配 D.深受汉族政治及文化的影响8.有学者指出,行省在划分上遵循“犬牙交错区划方式,消解山川之险”,行省“虽掌管军队但受多方制约”,是“充当向中央运输财赋的中转站”。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9.16世纪,西藏拉孜县的平措林寺有方形石碑,上刻有梵文、藏文、蒲甘文、八思巴文、回鹘文六字真言(如下图)。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当时()A.民族交融历史趋势加强 B.中央政府对西域管辖的开放C.“华夏认同”观念的深化 D.凝聚着国家统一的必然因素10.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明清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 B.赋役征收主要以人丁作为依据C.传统户籍制度失去财政的功能 D.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1.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用语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举例夷、红毛、藻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赐、接见数量和比例185个,占74.9%5个,占2%2个,占0.8%6个,占2.4%49个,占19.8%A.强烈抵制西学东渐的趋势 B.以天朝上国姿态自居C.外交具有近代国际化特征 D.对外交往呈现多元化12.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各国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说:“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表明当时()A.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统治 B.广州外贸有较强国际竞争力C.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D.中国市场日益受到国际热捧13.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无从居之者,及洪杨之发难也,赛尚阿、琦善皆以大学士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远征,迁延时机,令敌坐大。至是,此知旗兵不足用,而委托汉人之机乃发于是矣。故金田一役,实满汉权力消长之最初关头也。”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晚清政局巨变的直接诱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八旗精兵的腐化堕落C.满汉大臣的权力斗争 D.汉人官僚集团的崛起14.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组织学会、创设报馆、开办学堂。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主要是由于()A.变法维新成当时主流思潮 B.维新派民主观念不断深入C.救亡图存已成为时代主题 D.“中体西用”实践最终破产15.1902年,英国在《中英续订通商航华条约》中承诺:“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判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治外法权。”据此,英国的这一承诺()A.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导致列强调整了侵华方式C.促使清政府政策转向对外 D.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16.1927年3月,北京《晨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现象喻为《孔雀东南飞》(如图)。该现象()A.为中国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B.说明知识分子实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C.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革命统一战线D.反映中国由民主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变17.1927~1936年,民族制碱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制碱工厂在这一时期内建成了15家,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出现这一发展现象主要得益于()A.新制碱方法得到普遍推广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有为政策C.列强放松对华制碱业的垄断 D.爱国民族资本家的大力推动18.1931年11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规定:“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7年5月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则废除了“选举细则”中有关阶级成分和政治成分的限制,转为剥夺有“卖国行为”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变化折射了()A.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C.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开始走向成熟 D.中共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不去学会同这些人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毛泽东意在强调()A.从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B.中国革命的特殊性C.将阶级斗争作为工作中心 D.巩固政权的重要性20.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三线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据此,新中国的“三线建设”()A.贯彻并实施中共“八大”的方针 B.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C.遏制了“大跃进”运动发展的规模 D.迎合了外交政策调整的需要21.下表是1976年7月至1978年6月中国外交的总出访次数。这一时期中国的出访()年份总出访次数1976年7月至1977年6月3311977年7月至1978年6月576A.促成革命外交向经济外交的转变 B.为中国对外开放创造一定的条件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体现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积极性2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基本法》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其中第160条还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香港原有法律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为同《基本法》抵触者外,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这些规定体现出()A.法律保障了香港具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C.政治认同成为香港回归的根本保障 D.《基本法》与大陆宪法相互间的一致性关系23.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描述: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了;人类精神通过社会机体得以充分体现,社会机体则变成了一片人性化了的景色,或者叫作一座城市。芒福德意在说明()A.民主政治造就雅典文化的辉煌 B.希腊市民推崇公共意志C.城市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 D.雅典城邦凸显人文情怀24.有学者指出,“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作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该学者意在强调日本()A.对外来文明的本能抵制 B.对文化传播起桥梁的作用C.发展文化注重结合实际 D.竭力摆脱外来文明的影响25.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26.但丁在神曲《天堂篇》中指出:“那时的佛罗伦萨还曾是和平、简朴和廉政。她没有项链手镯,没有金冠头饰,没有华丽刺绣的衣裙,没有丝带缠身,这些装饰耀眼夺目,胜过那穿戴之人。”该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思潮刺激了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繁荣造成奢侈之风C.经济发展促使社会发生了转型 D.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偏激倾向27.1880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教士当选教育最高审议会成员,教会学校不得称“大学”,国家收回授予的权限。1902年以后,50多个从事教育等方面活动的教会组被解散,3000多所教会学校被封闭。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法国政府的这些做法()A.利于巩固法国民主共和秩序 B.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权C.开启了法国世俗教育的进程 D.根除了封建专制主义残余28.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列强间扩张与争夺欲加剧 B.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C.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D.世界殖民体系自此开始出现29.1946年3月,苏联通过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