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选科指导联合考试历史2024.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先秦时期贵族的姓与氏分开,在称呼上“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男性贵族称名时还需加上封地与兄弟间的排行,姬姓贵族(周)武王发的兄弟们尊称蔡(封地)叔(排行)度(名)、管叔鲜、曹叔振铎等。《礼记》中说:“生曰父,死曰考”。所以在《史记》中所记载的武王发早逝的长兄“伯邑考”在当时应被称为()A.周伯 B.姬邑 C.周考 D.伯邑2.战国后期儒家思想家荀子在主张性恶论基础上提出隆礼重法;成书于秦统一前夕的《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倡导“一则治,异则乱”;汉初统治思想黄老之学倡导“贵清静而民自定”、“道生法”、“刑德并用”;董仲舒倡“大一统”,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这反映了()A.思想交融并服务于统治 B.百家争鸣止于西汉时期C.政治环境决定思想变迁 D.学术繁荣推动社会进步3.通过阅读和比较汉唐江南经济区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结论是()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唐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A.江南经济区的范围缩小B.汉代南方与北方联系更密切C.南方经济开发程度提高D.唐代北方经济发展逐渐衰落4.根据此表可以推知唐代()唐代士、庶登科对比表科目出身618至649650至683684至709710至732733至755756至779780至805806至826827至846847至873874至906合计进士士族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寒族25211971115211849132明经士族47181481110531081寒族1367244310129A.科考选拔程序存在缺陷 B.科考成为选官主要途径C.世家大族文化底蕴雄厚 D.安史之乱破坏士庶平衡5.元祐四年(1089)苏辙使辽发现“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也”;辽政府也“得中国钱,分库贮藏,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这反映了()A.宋对辽的货币政策卓有成效B.宋的铜钱发行受制于对辽岁贡C.辽失去了本国的货币铸造权D.宋辽经济贸易紧密程度加深6.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A.通过诸路转运司收缴地方财赋B.和辽的榷场粮食贸易频繁C.王安石变法“强兵”效果明显D.受到来自西夏的边防压力7.北宋理学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陆九渊认为“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明代心学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罗汝芳以“孝悌慈”为例,认为黎明百姓和缙绅士大夫在立身行道方面“未尝有不同者”。这些观点反映了()A.宋明理学强调历史使命感B.儒学道统精神随时代变迁C宋明理学价值世俗化取向D.经世致用思想的深入发展8.明初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成祖设内阁,此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掌握票拟,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潘博称其“奋乾刚,行独断,宫府内外,一听于己。赏罚予夺,悉决于心”。这反映了()A.皇权受到侵蚀 B.权力有效制衡C.君主专制强化 D.相权触底反弹9.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此时中国面临的局势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侵略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10.维新变法时,康、梁等人极力要求废止八股取士制度,但谭嗣同提出“反复研究,因悟人才之衰,非尽制艺之过也……此后科举,即仍考制艺,宜令各兼习西学一门,以裨实用”,由此可知()A.顽固派封建势力的强大B传统文化束缚国人思想C思想呈现新旧杂糅特点D.双方代表阶级属性不同11.1934年,鲁迅在《申报》发表文章说“自从由帝国成为民国以来,上层的改变是不少了,无教育的农民,却还未得到一点什么新的有益的东西,依然是日日的迷信,旧日的讹传”,这反映出当时()A.农民仍有浓厚封建思想残余B.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腐朽C.民国政府亟需破除封建迷信D.推进民主和科学精神传播12.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历程,中国的政治面貌、社会结构和思想倾向从此开始了重大改观,革命性质亦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A.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是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文化革新C.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时期的分界点D.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13.国共两党在很多方面都是优势互补,国民党关注上层,重军事,擅长武斗,共产党关注下层,重视民众,擅长文斗。所以国共两党的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北伐的进行。这折射出当时()A.中共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B.第一次国共合作趋于瓦解C.国民党的训政导致一党专制D.中国共产党注重基层工作14.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毛泽东提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其中,尽管工商业涉及“资本主义的部分的发展”,党主张“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这表明中共()A.揭开了工作重心转移的序幕B.全面总结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C.在政治思想组织上走向成熟D.探索革命道路的自主意识增强15.下面示意图表明当时中国人民面对的形势是()A.中国局部抗战已经开始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抗战即将步入相持阶段 D.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两税法初定之时:四赋经财实……四赋曰:阅稼以奠税,度产以衰征,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两税法实施之后:两税之立则异于斯(租庸调制),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邦赋既无定限……增损既由郡邑……及总杂征虚数,以为两税恒规……有加无除……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者,今过于二矣。……输奸吏因缘,得行侵夺,所获殊寡,所扰殊多……今于两税之外,非法之事,复又并存……遂于逃死阙之税额,累加见在疲氓。一室已空,四邻继尽,渐行增广,何由自存。——陆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陆贽对两税法态度的变化。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清一代,无论是人口流动的时长、范围,还是数量和规模,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些流动人口官府习惯上称之为“客民”。文献、数据史料是研究历史现象的重要依据,但史料能否全面的反映历史现象仍需要谨慎考察与判别,材料一是通过分析和整理自康熙至宣统年间174件地方关涉客民重大刑事案件的奏折所形成的朝代分布表。材料一表1各地方政府呈报客民奏折时期分布表时间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宣统1909-1912数量028332174918注:统计资料来自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建“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全文影像资料库”材料二表2顺治至乾隆年间人口与平均田亩数表年度人口数每口平均田数顺治十二年(1655年)14,033,90027.63康熙五十年(1711年)24,621,32428.15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08,095,7963.56——摘编自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材料三江浙兵燹之后,荒地甚多,出示招种,遂有江西、湖北人民前往应募;苏、浙、皖、陕等主要荒废省区先后拟订出垦荒章程,各垦荒州县设置了“劝农局”“招垦局”“招耕局”之类机构,从事荒地“招垦”事宜【1】光绪八年(1882年),设珲春招垦总局,下设五道沟分局。光绪十七年(1891年),招垦局清丈土地后得知,历年共开出荒地43047.2公顷,其中垦成的熟荒地27884.4公顷,生荒地15162.7公顷。光绪十九年(1893年)垦成熟地29387.3公顷,已报领未垦生荒地13659.8公顷【2】——【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卷5—【2】《招垦局与珲春的早期开发》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阐释康熙至宣统年间客民流动的时间特征,并得出结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首相巴麦尊材料二从理论上或概念上说,这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美)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材料三对于战争而言,英国人需要对此反思,但我们的罪行并没有那么严重;相对而言,中国人才应当对这场战争负有主要罪责。——(英)蓝诗玲《鸦片战争》(1)概述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不同观点。(2)你如何认识上述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成长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下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成长”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1-5【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C【答案】D6-10【答案】D【答案】C【答案】C【答案】C【答案】C11-15【答案】A【答案】C【答案】D【答案】D【答案】A16【答案】两税法初定之时,陆贽赞同两税法,这是因为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两税法实施之后,陆贽反对两税法,这是因为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而资产很难估算,计资定税不合理,加重了百姓负担,容易造成隐瞒资产、逃避赋役、风气败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赋役的征收。17【答案】阐述:总的来看客民流动频率呈现时间跨度达,特别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尤为突出。清前期客民流动少——国家统一、政权稳定,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提供食物来源、政府鼓励开垦、康乾盛世等。嘉庆道光年间客民流动多——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玉米番薯等作物破坏水土使得原有耕地不能继续耕种;农民起义、政治腐败、鸦片输入和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咸丰同治年间客民流动少——国内外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使得客民卷入战争中,地方政府关注点集中在镇压叛乱而非地方主客矛盾上,进而向中央奏报客民问题反而减少;同治年间政治相对稳定、洋务运动的实施。光绪年间客民流动多——国内战争结束出现大片无主荒地,清政府鼓励招民开垦;应对边疆危机采取移民政策(如新疆、东北地区)。宣统年间客民流动少——存续时间短;革命思潮、革命运动兴起的影响;清政府中央集权式微等。结论:清中后期客民流动受到国内外政治局势、国家政策、自然地理要素、人地矛盾等因素影响;采用地方涉客民重大刑事案件的奏折研究客民流动这一命题具有一定片面性与滞后性,需要补充史料加以印证。18【答案】(1)材料一:虎门销烟损害英国利益,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1-14
·
11页
·
716.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