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参考答案1~5DADBB6~10BACBD11~15CADCA解析:1.D。属于读图判断题。图中虚线箭头表示CO2的运移方向,而碳汇是指将大气中的CO2储存在植物体或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图中硅酸盐风化的箭头朝下。故选D。2.A。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会导致岩石的颜色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如出现铁锈色、黄色等氧化色,通常会使其原有的鲜艳色泽逐渐变得暗淡或出现不均匀的色调变化,故岩石出现斑驳颜色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化学风化会导致岩石硬度降低,但岩石磨圆度较好属于侵蚀作用;流石滩是强烈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属于物理风化;蛇形丘是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形成冰水堆积地貌。故选A。3.D。据图,土壤20cm处年均含水量最高为25-26mm,最低为12-13mm,其变幅为12-14mm;依此类推,80cm处变幅为10-12mm,120cm处变幅为5-7mm,180cm处变幅为3-5mm。据图180cm处波动小,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故选D。4.B。根据材料,在失墒期,深层土壤水分不断向上输送,可知:6~7月40~80cm层为土壤含水量的极小值区(<12mm),而深层含水量为13-14mm,深层水分不断向上传输以补充上层作物水分消耗。故选B。5.B。4~5月为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是小麦茎杆发育、穗部器官形成旺盛阶段,对水分要求敏感,需水量最多,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时段土壤含水量不断减少,主要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干旱频繁,水分的供需矛盾最为紧张,因此需要加强农田灌溉,以补充土壤水分。故选B。6.B。叶县岩盐的形成时期是2.5亿年前的晚三叠纪时期,属于中生代早期,此时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华北平原形成是在中生代(1.3亿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以后,草原面积扩大发生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也是发生在新生代;无脊椎动物大繁盛是在古生代。故选B。7.A。管道将原料、产品的企业通过这个管道变成一个整体,实际上是运输方式的变化,使运输更快捷、封闭,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又降低了企业成本,真正实现盐化工产业链条的闭合循环。管道运输无法提高盐资源的利用率,也无法提升环境支撑服务功能,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属于经济效益,不属于生态环境优势。故选A。8.C。在苍山东坡十八溪,上游的降水贡献率最小,而中游降水对地表水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从20%增加至23.5%),下游降水的贡献率23.0%,表明苍山东坡中、下游的降水量较多,而上游较少。同时,结合山地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论上,山地一定高度(多为1500~2500m)降水量最多,之后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综合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③地降水量可能最少。故选C。9.B。据材料可知,实际蒸散量中游>下游,实际蒸散量为植被蒸腾+地表蒸发。下游地区地表温度高,地表蒸发比中游强烈,而材料说实际蒸散量中游>下游,说明下游植被蒸腾量较少,可推知下游植被覆盖较少(加之村镇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带,也可说明),因而中游实际蒸散量比下游大的原因是植被覆盖率比下游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平均气温应当是中游<下游;因水是向低处流,地表水资源由中游汇集到下游,但无法判断流速大小,且流速与蒸散量关系不大。故选B。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第5页共7页10.D。该区域7-8月蒸散量更大,这与该区域平均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蒸发强烈的环境条件相匹配。而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地区温度更高,但相对偏干,水体类型较少,风力较小,太阳辐射相对较弱。故选D。11.C。据图可以看出,适宜的气温是有利于企业的选址决策的,对企业的选址决策有一定的拉力,温度过高、过低与企业选址决策均呈负相关。图中-12℃~-6℃、30℃以上劳动密集型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选址决策意愿均为负(即推力);6℃~12℃两类企业选址决策意愿为正,有一定的拉力;21℃~27℃劳动密集型企业选址决策意愿为正(即拉力),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选址决策意愿为负(即推力)。故选C。12.A。劳动力供给是企业选址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极端温度下,人体出现病痛的可能性更大,在气温变化剧烈的地区,劳动力生产率更低,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回报或者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劳动力就会考虑向气温适宜地区流动。综合来说,劳动力无论是在过高或过低的气温环境中工作,其生产率都会受到影响,同时气温变化所导致的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和劳动力质量下降会造成当地对企业的吸引力降低,进而减少新建企业数量。气温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力性别构成和基础设施的质量。故选A。13.D。从图6看出,巴西耕地分布与海拔高度呈先增后减趋势,其耕地主要集中在丘陵及中部的高原上,据图5河流的分布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①区处于山地偏东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迎风坡,②为亚马孙平原,北部①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①区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处于偏东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过于湿热;②处于赤道气候区,气温高、降水丰富,气候过于湿热,①②两区由于过多降水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土地垦殖活动相对较少。③为半干旱气候区(巴西高原东部山地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④为高海拔热带草原气候区,该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垦殖率高。故选D。14.C。在海拔范围0-200m区域内,耕地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上,平均垦殖率仅4.98%,这是由于该地区高温、多雨、湿度大,微生物高度活跃,有机质易被分解,土壤缺乏有机肥且极易水土流失,不适合种植业发展。故选C。15.A。南坡明显比北坡垦殖率低,主要是巴西位于南半球,其北坡是阳坡,这些区域太阳辐射强(雨水多的地区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而相对应的南坡是阴坡方向,太阳辐射较少,为相对不适宜耕作区。北坡的土壤肥力不一定比南坡高(部分区域因为水土流失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甚至会比南坡低);该区域影响南、北坡的盛行风为低纬信风,主要影响降水量;该区域坡地的南、北坡大多为迎风坡,降水均较丰富,但过多的降水反而不利于种植。故选A。16.(17分)(1)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制造业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大(传统运输和商业为主)。对外贸易:出口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每个角度2分,共6分)(2)有利条件:政府建工业园,降低了建设成本;可可加工原料丰富;有稳定的国际市场;产品质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每点1分,共5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效益:货物数量增大(扩大贸易规模)、品种增多(经济效益提高);减少货物滞留时间或提高货物周转速度,(或节约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中转货物增多,带动临港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每点2分,共6分)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第6页共7页17.(20分)(1)作用:植物:吸收多种营养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活体)有机物,然后以有机(植物)残体形式归还给土壤(2分);微生物:生物残体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向土壤释放腐殖质(有机质),使营养元素富集于母质(土壤)表层(2分);植物根系和动物:植物根系和动物可以加速岩石风化,疏松土壤,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帮助水分和空气渗透到更深的土层中(2分)。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土壤矿物颗粒团聚。(2)特征:河谷不对称,右岸为凹岸,谷坡陡(2分);左岸为凸岸,谷坡较平缓,有两级阶地分布(2分);凸岸处河漫滩宽,河床窄,呈曲流(或呈“S”形弯曲,即河曲)(2分)。(3)原因:阶地平坦,面积较宽,土壤肥沃,便于耕作;紧临河岸,方便取水;房屋、农田不受洪水淹没,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4)价值:奇异的山石组合,具有科研、地学研究价值(2分);特色地貌也具有观赏、旅游的资源价值(2分)。18.(18分)(1)作用:断层为成矿流体(或热卤水)提供了通道;断层活动使黑色页岩破碎,有助于摄取更多的成矿元素;断层活动可加强地壳的抬升,矿床被抬升到岩石圈上部。(每点2分,共6分)(2)特征: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形成过程中没有过多时间接纳周围的岩石矿物,所以宝石色泽鲜艳浓郁纯正(或宝石内部净度好;或宝石杂质少);成矿温度、压力低,宝石晶体结构致密性低(或宝石硬度低;或宝石多裂缝)。(材料推测1分,特征2分,每点3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难度:处于板块挤压地带,断层多,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埋藏深度大(通常位于地下600米深),开采条件恶劣;地形复杂(或地势起伏大),矿床岩石坚硬,需爆破开采矿石,技术要求高。(每点2分,共6分)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第7页共7页
重庆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康德一诊)地理答案
2025-01-21
·
3页
·
258.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