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下)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参考答案1.B【解析】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据此可知,叶绿体不是苹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A错误;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据此可知,苹果细胞中的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是液泡,B正确;C、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据此可知,内质网不是苹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C错误;D、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据此可知,溶酶体不是苹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D错误。2.C【解析】A、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脂肪,脂滴的体积逐渐减小,A错误;B、萌发初期,导致油菜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B错误;C、脂滴的膜很可能是磷脂单分子层,疏水的尾朝向内部储存的油脂,亲水的头朝向细胞质基质,C正确;D、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氧气需求更大,播种时更适合浅播,D错误。3.A【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基因OTUD1能抑制IREB2的泛素化,激活TFRC基因的表达,TFRC的合成增多,会引起细胞死亡,故基因OTUD1过量表达会促进细胞的铁死亡,该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A错误;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IREB2可能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以激活基因TFRC表达,B正确;C、据图可知,铁离子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且该过程需要TFRC协助,故方式是协助扩散,C正确;D、据题分析可知,TFRC的合成增多,会导致铁离子大量进入细胞,细胞死亡,故提高肿瘤组织中基因TFRC的表达量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D正确。4.C【解析】A.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依靠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维持。A正确;B.血浆中Na+浓度显著高于K+,B正确;C.运动中,尿液中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升高。C错误;D.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血容量(参与循环的血量)减少,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脏的重吸收等作用,进而引起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5.C【解析】A、诱变处理可使菌种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B、图中的基本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但不属于鉴别培养基,B错误;C、为避免完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污染丝绒布,进行过程②的操作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C正确;D、根据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可知,菌落B在基本培养基(即选择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均有生长,菌落A不能在基本培养基(即选择培养基)中生长,因此菌落A中有氨基酸S缺陷型菌,D错误。6.C【解析】A、根据题意,EDAR基因的一个碱基替换导致M突变为m,因此m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EDAR基因的一个碱基替换与东亚人有更多汗腺等典型体征有关,因此无法判断m是否存在于现代非洲和欧洲人群中,B不符合题意;C、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根据题意,m的频率从末次盛冰期后开始明显升高,因此m的频率升高是末次盛冰期后环境选择的结果,C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m的频率从末次盛冰期后开始明显升高,末次盛冰期后气温逐渐升高,m基因频率升高,M基因频率降低,因此推测MM、Mm和mm个体的汗腺密度依次上升,D不符合题意。7.D【解析】A、本实验中CK组和T1组的自变量为有无NaCl处理,T1~T6组自变量为EBR的浓度,A正确;B、高盐胁迫会引起种子细胞失水而影响萌发,即高盐胁迫会抑制种子对水分的吸第1页收从而抑制种子萌发,B正确;C、高盐胁迫下T2-T6组种子的发芽率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低于CK对照组高于T1有高盐胁迫单无EBR处理的组别,且在浓度为0.050mg/L的EBR浸种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其它组,说明油菜素内酯可有效抵抗高盐胁迫对西瓜种子的毒害,但不能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C正确;D、由表格信息可知,相较于T1组只有高盐胁迫无EBR处理,T2~T6组在高盐胁迫的前提下使用不同浓度的EBR,T2~T6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T1组,可见高盐胁迫下EBR对西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现促进,并未表现出抑制现象,D错误。8.D【解析】A、显性基因M的出现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B、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本实验使用的突变体(M-Del)与正常的玉米相比,敲除M基因,故用了减法原理。经人工处理的组为实验组,故以M-Del为材料的一组是实验组,B正确;C、据图可知,敲除了M基因的突变体花粉可育率低,R蛋白量少,可推断M蛋白使花粉母细胞中R蛋白减少,使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发生异常,导致雄性不育,C正确;D、M基因是显性基因,抑制了R蛋白的产生,导致杂合雄性不育,所以欲利用现有植株通过杂交方式获得种子用于M基因的后续研究,杂交父本只能选择mm,而母本选择Mm植株,D错误。9.B【解析】图为逻辑推理过程,故选B.10.B【解析】由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而成员4只含基因A可推知,若为伴Y遗传1号为女性不应携带相应等位基因;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则AA×aa不可能出现子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代为XAXA×XaY,得到子代4号为XAY,A正确;成员5、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成员8的基因型为XAY或XaY,B错误;基因A突变为基因a易发生于间期的S期,C正确;已知控制白化病和M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个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设白11化病基因由等位基因B/b控制,则7号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其丈夫基因型为bbXAY,221111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bb=,患M病的概率为XaY=×=,则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2248111M病孩子,即bbXaY的概率是×=,D正确。281611.B【解析】A、RNA聚合酶是细胞中的基因进行转录时用的,它具有解旋功能,因此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能将噬菌体DNA解旋,A正确;B、RNA聚合酶结合基因中的启动子启动基因转录,起始密码子是翻译时用到的,B错误;图中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核心酶组3H标记DNA的结合量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全酶组,且相同时间下3H标记DNA的结合量均低于全酶组,与全酶第2页组相比,核心酶组中的RNA聚合酶缺少σ因子,因此实验结果可推测σ因子使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C正确;通过加入未标记的噬菌体DNA与3H标记的噬菌体DNA竞争结合全酶(或核心酶),以反映σ因子对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影响,因此实验中加入未标记的噬菌体DNA应过量,D正确。12.D【解析】A.为准确掌握该地留坝槭的种群数量,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逐个计数;A错误。B.由题意可知,留坝槭种群密度小,因此种内竞争弱;少量留坝槭个体散生在总面积约17000m2的落叶阔叶林中,受其他植物遮阴的影响,成树长势不佳,仅7株成树可正常开花结果,且种子存在败育率高、萌发率低等问题,由此可见,留坝槭种群受其他植物遮阴影响,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可判断该地留坝槭面临的主要生存压力来自种间竞争而非种内竞争。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幼苗和幼树的个体数量相对较多,成树数量较少,这种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种群衰退的原因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虽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成树数量少且只有7株成树可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还存在败育率高、萌发率低等问题,这会导致出生率低,幼树向成树过渡阶段的死亡率高,从而使种群处于衰退状态。C错误。D.为提高该地留坝槭的种群数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度采伐或修剪,减少其他植物对留坝槭的遮阴,改善其光照条件;对留坝槭的种子进行人工培育,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人工培育留坝槭幼苗后移栽到该地;对成树进行保护,提高其开花结果率等,D正确。13.B【解析】A.依据实验目的和题干信息可知,CFS组应在HU(即神经系统钝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对小鼠进行适当的磁场刺激,A正确;B.依据图1和实验目的(研究磁场刺激对神经系统钝化的改善和电生理机制),神经系统钝化的应为乙组,磁场刺激可改善神经系统钝化,可能甲组或丙组为对照组,B错误;C.检测静息电位,一般规定膜外为生理0点位,所以纵坐标数值为O的点应为A,C正确;D.依据信息:检测动作电位峰值,组间无差异,动作电位与Na+内流有关,依据图2可知,HU组的静息电位最大,而各组的动作电位峰值不变,所以在受到刺激时,要想产生相同的动作电位峰值,HU组的钠离子内流入神经元的数量最多。D正确14.A【解析】A.采食量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糖。A错误B.内脏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由“胃肠蠕动及消化腺分泌减弱”可推出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此反射生来就有,不需要后天习得,所以为非条件反射。B正确C.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完整抗原IAV。IAV经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加工处理为可识别的抗原肽,才可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在此,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也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C正确;D.由图1可知,采食量下降可促进机体BHB的生成;由图2可知,BHB可促进CD4+T细胞增殖和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从而提高免疫力。D正确。15.B【解析】A.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其分泌雌激素,小鼠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级调节,A正确;B.据图分析,青年和中年的正常雌鼠的海马中突触相对数量比老年正常雌鼠更多,青年和中年正常雌鼠的海马体积比老年正常雌鼠更大;性成熟时切除卵巢后,中年GDX雌鼠的海马中突触相对数量(以及海马体积)与老年GDX雌鼠相同,中年正常雌鼠的海马中突触相对数量比中年GDX雌鼠的更少,中年正常雌鼠的海马体积比中年GDX雌鼠的更大,因此,影响雌鼠海马中突触数量和海马体积的因素是年龄、卵巢,B错误;C.GDX雌鼠中年期会出现记忆障碍,依据是相比正常雌鼠中年期,GDX雌鼠中年期海马体积减小,突触数量减少,C正确;D.第3页已经确认雌激素调控海马体积的基因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Enol,可推测雌鼠在老年期会出现海马萎缩,这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l的表达量(减少)以及Enol的表达的蛋白质(活性降低)有关,因此除补充雌激素外,治疗雌鼠海马萎缩的另外措施可以调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l的表达量或调节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Enol蛋白活性,D正确。16.(11分,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类囊体薄膜4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2分)(2)大于(2分)(3)强光下,玉米叶比小麦叶含有更多的F,F和CLH结合后能及时将被破坏的D1蛋白降解,使PSⅡ更快恢复。(2分)(4)ⅢⅧⅢⅥ17.(10分,每空2分)(1)6~10天节肢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有明显改变/最多(2)种间竞争垂直和水平(3)用于分析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影响是否可逆(4)AC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下降脑干(1分)低代谢率/低体温(1分)(2)脊髓(3)分级脂肪(4)新陈代谢降低相关的神经元(1分)激活该神经元的物质(1分)19.(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基因重组(2)DdMM-(2分)全为不耐盐碱(2分)(3)DD(2分)甲(DdMM-)进行自交子代(F1代或子一代)SacⅠ限制酶切割仅含有两个20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生物答案
2025-02-18
·
4页
·
619.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