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南昌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25-02-21 · 3页 · 393.1 K

2025高三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意见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贡献高质量产值的是利用新质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后的传统制造,而非新质手段。)2.(3分)B(A项,“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垄断”错误,从文中只能看出这些工业中心具有地域优势;C项,“人”的转型并非局限于吸引人才以构建工业转型的人才队伍,更强调以人为本,保障人口稳定,促使人力结构从旧有模式向契合新经济形态转变;D项,“但无法应对的内外部危机使它们必然衰落”错误,合理稳健的产业结构能够使他们应对内外部危机,重获新生。)3.(3分)D(“让‘老树’萌发‘新枝’”,指的是以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新质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关停业务不属于此类。)4.(4分)①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动。②综合施治,工业布局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齐发力。③多措并举,调整产业结构。④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产业。(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6分)①应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新质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②应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将产业重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③应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的支持。④应努力实现“人”的转型,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每点2分,答案到任意三点可给满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A(B项,两处景物描写寓意不同,《我与地坛》展现的是凋敝中的生机;C项,大勇母亲的苍老有岁月痕迹,小说结尾处可知大勇母亲已接受儿子死去的事实,并把大勇的英雄荣光作为生命的寄托;D“也有对大勇行为的认同”错误,更多的是自省和愧疚。)7.(3分)C(“见到大勇母亲的释然”错误。小说没有表现出“我”看望大勇母亲后“释然”,“云又在天上聚集着,聚集着。”,暗示着看望大勇母亲后引发了“我”更多思考。)8.(4分)①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大勇死时,下着秋雨;“我”重回古城,下着秋雨;看望大勇母亲,下完秋雨。②渲染了沉郁落寞的氛围,使小说始终保持忧伤的基调。③烘托了“我”的“郁闷”心情,暗示大勇和大勇母亲命运的悲凉。④寄寓着秋雨过后终有暖阳到来的期待。(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给满分)9.(6分)①“我”对大勇及母亲有愧疚。看望大勇母亲是愧疚之情的表达。②“我”对大勇母亲有同情。母亲昔日的辛劳和现状的孤苦让我“忧伤”。③“我”对大勇母亲有敬意。大勇母亲尽管饱受丧子之痛,依然心念国家,在儿子英雄的荣光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生命的坚韧。(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10.(3分)CEF(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11.(3分)C(“却十五日为汝破绍”的“为”是介词,“替、给”;《苏武传》中“何以汝为见”的“为”是助词,无实义)—高三语文第1页(共3页)—12.(3分)C(曹公左右的人都不相信许攸,但有荀攸、贾诩二人劝说曹公采纳他的建议)13.(1)(4分)从而被豪强权贵所忌恨,我担心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2)(4分)曹公与袁绍对峙几个月,虽然连续几次交锋都斩杀了袁军的大将,但是兵少粮尽,士兵疲劳困乏。14.(5分)①材料一是曹操自述,情感真切,侧重于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自证忠心,表明无夺取帝位的野心。②材料二是史官著述,重在记录史实,讲述了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曹操发挥军事指挥、战术运用和人心笼络上的智慧和谋略取得胜利的事实。【参考译文】文本一: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任用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从而被豪强权贵所忌恨,我担心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我,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文本二:袁绍几千辆运粮的军车来到,曹公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大败袁军,烧毁全部粮车。曹公与袁绍相持几个月,虽然连续几次交锋都斩杀了袁军的大将,但是兵少粮尽,士兵疲累。曹公对运粮的人说:“半月后,一定替你们打败袁绍,不再劳累你们了。”十月,袁绍派兵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带一万多人护送,在袁绍大寨北面四十里的地方宿营。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便来投奔曹公,趁机劝说曹公派兵抄袭淳于琼等人。曹公左右的人都不相信他,只有荀攸、贾诩二人劝说曹公采纳他的建议。曹公让曹洪留守大营,亲自率领五千人,连夜出发,在天亮前赶到。淳于琼等看曹公的人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公下令冲击,淳于琼退回营内固守。曹军攻打营寨。袁绍派骑兵救援淳于琼。左右有人说:“敌人骑兵越来越近了,请派兵抵抗。”曹公大怒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曹军殊死奋战,把淳于琼等打得大败,把他们杀死。袁绍听闻曹公攻打淳于琼,对大儿子袁谭说:“趁他攻打淳于琼,我们偷袭他的大本营,他肯定就无处可归了。”便派张合、高览攻打曹洪。张合等人听说淳于琼兵败,就来投降了曹公。袁绍的军队一败涂地,袁绍和袁谭等弃军逃跑,渡过黄河。曹军追赶不及,但缴获了他们的全部辎重物资、图册书藏和珍珠宝物,俘虏了大量士兵。曹公在得到的袁—高三语文第2页(共3页)—绍的书信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绍的信件,立即全部烧掉了。冀州各郡纷纷献城投降。(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C(尾联中兔园冰雪覆盖下的树林与旗帜融为一体,晶莹皎洁,用语明朗,未见伤感)16.(6分)①朋友相聚时诗酒相和的悠闲、恣意和畅快。②因风雪阻隔道路,他与友人无事可做而“得闲”。③因无法施展抱负而“赋闲”,流露出不被朝廷重用的无奈与自嘲。(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示例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示例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示例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3分)D19.(2分)“座”改为“坐”“苍”改为“沧”“惠”改为“慧”20.(4分)①去掉“亲眼”;②“一张”放在“描绘”的前面。21.(4分)①“这里”是近指,“那里”是远指。②“这里”富有亲切感,拉近了读者与绳金塔的距离,并有以主人的口吻诚邀读者前往参观之意。22.(5分)示例:于繁忙的俗事中驻足,赏绳金塔之唐风古韵,尝地道舌尖风味;于传统与时尚间穿行,思绳金塔之古今交融,观蓬勃朝气新机。三、写作(60分)23.略—高三语文第3页(共3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