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00分。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 B.有色金属是指铜、金等有颜色的金属C.煤的直接液化是物理变化 D.稀土元素是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A错误;B.在冶金业上把铁、铬、锰称为黑色金属,把铁、铬、锰之外的金属元素称为有色金属,可见有色金属不是指铜、金等有颜色的金属,B错误;C.煤的直接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等液态燃料,由于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错误;D.稀土元素是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钇和钪元素,共l7种金属元素,因此稀土元素是金属元素,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A.Na2O2电子式: B.209Bi和210Bi:互为同素异形体C.CH4的空间结构:正方形 D.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答案】A【解析】【详解】A.Na2O2是由Na+和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正确;B.209Bi和210Bi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B错误;C.CH4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C错误;D.Fe为26号元素,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时,从最外层开始失,因此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3d6,D错误;答案选A。3.化学革新催化体育发展,科技赋能铸就赛场荣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增强羽毛球拍的强度,其成分属于单质B.聚氨酯泳衣能有效提升游泳速度,其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C.氯乙烷气雾剂可缓解运动扭伤疼痛,氯乙烷是乙烷的同系物D.防滑粉可吸汗防滑,其主要成分碳酸镁属于无机盐【答案】D【解析】【详解】A.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而不是单质,A错误;B.聚氨酯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人造纤维,是合成高分子材料,B错误;C.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多个CH2结构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而氯乙烷和乙烷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D.碳酸镁由镁离子和碳酸根构成,符合盐的组成,是一种无机盐,D正确;故答案选D。4.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B.制硝酸:(浓)C.制氯气:D.冶炼铝:【答案】C【解析】【详解】A.侯氏制碱法是将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生成碳酸氢钠,再将生成的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A错误;B.工业制硝酸是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将氨转化为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最后用水吸收得到硝酸,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NO+O2=2NO2、H2O+3NO2=2HNO3+NO,B错误;C.工业制氯气是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C正确;D.工业冶炼金属铝是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原理,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D错误;故答案选C。5.能与反应生成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其碳元素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每生成,消耗分子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中含中子数目为C.反应③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D.溶液中含H原子数目为【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①为CO2+4H2=CH4+2H2O,每生成,消耗分子数目为,A正确;B.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为0.1mol,HCHO中中子数为6+8=14个,故中含中子数目为,B错误;C.反应③中CO2→从+4价到-2价,每生成即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C错误;D.溶液中HCOOH和H2O中都含H原子,故H原子数目大于,D错误;答案选A。6.地沟油某成分Ⅰ可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Ⅲ,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和Ⅲ均为高级脂肪酸酯B.为使Ⅰ充分转化,甲醇的物质的量应大于Ⅰ的3倍C.水萃取法分离Ⅱ和Ⅲ时,加入可提升分离效果D.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均可水解【答案】D【解析】【详解】A.高级脂肪酸酯,是指含有较多碳原子数的脂肪酸和醇分子通过酯基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Ⅰ和Ⅲ均为高级脂肪酸酯,A正确;B.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Ⅰ的分子中含有3个酯基,为使Ⅰ按照“酯交换”反应原理充分转化为生物柴油Ⅲ,甲醇的物质的量应大于Ⅰ的3倍,B正确;C.Ⅱ为丙三醇,易溶于水,Ⅲ为酯,难溶于水,水萃取法分离Ⅱ和Ⅲ时,加入可有助于水相和有机相分离,提升分离效果,C正确;D.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酯,而石化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生物柴油可以水解,石化柴油不能水解,D错误;故选D。7.下列各组实验中试剂或方法选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铁屑中的铜稀、过滤B测定水溶液中溶液、滴定C除去试管内壁的溶液、溶液D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直接分液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与铁、铜均反应,可以用浓硝酸去除铁粉中的铜粉,A错误;B.NaHSO3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因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小,故无法用滴定法测定,B错误;C.硫酸钙与碳酸钠反应,转化为碳酸钙难溶物,加入盐酸后,碳酸钙溶解,C正确;D.将混合物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D错误;故答案为:C。8.聚乙烯醇广泛应用于建筑、医药、纺织、造纸、包装等诸多领域,可用如下方法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为加成反应 B.②③分别为缩聚反应、水解反应C.能与水形成氢键 D.可用作高吸水性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①为乙酸中羟基氢氧键断裂后加成在乙炔碳碳三键上,A正确;B.合成PVA时,先碳碳双键上发生加聚反应,再水解反应,B错误;C.含有羟基,能与水形成氢键,C正确;D.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可用作高吸水性材料,D正确;故选B;9.电池中一种常用电解质的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示。M、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 B.该离子中Z、W、Z三原子共线C.第一电离能: D.简单氢化物沸点:【答案】B【解析】【分析】M原子序数最小,且形成4键,则M为C;X形成2键,Z形成6键,且X和Z同族,则X为O,Z为S;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N;Y形成1键,则Y为F;因此M、W、X、Y、Z依次为:C、N、O、F、S,据此分析回答问题;【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因此原子半径:,A正确;B.根据该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N原子采取杂化,因此该离子中S、N、S三原子不可能共线,B错误;C.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ⅤA异常,故第一电离能:,C正确;D.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常温下为液态,常温下为气态,故简单氢化物沸点:,D正确;故答案为:B。10.钾锰铁基普鲁士白是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充电时随着脱出,其结构由Ⅰ经Ⅱ最终转变为Ⅲ;Ⅰ、Ⅱ、Ⅲ的晶胞俯视图及Ⅱ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Ⅲ转化为Ⅰ是非自发过程 B.充电过程中或的价态降低C.晶体Ⅱ的化学式为 D.晶胞Ⅲ中键数目为24【答案】C【解析】【分析】钾锰铁基普鲁士白是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充电时装置为电解池,其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电随着脱出,其结构由Ⅰ经Ⅱ最终转变为Ⅲ,则Ⅲ转化为Ⅰ是原电池放电过程;【详解】A.由分析,Ⅲ转化为Ⅰ是原电池放电过程,原电池中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充电过程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或的价态升高,B错误;C.据“均摊法”,晶胞Ⅱ中含个FeC6、个MnN6、4个K,则化学式为,C正确;D.结合C分析,晶胞Ⅲ中24个CN-,CN-中含有碳氮叁键,1个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则其中键数目为48,D错误;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随着锂离子电池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愈发显得意义重大。现行的回收工艺通常采用酸浸碱浸的方法,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少量金属)中提取和,得到的和在空气中煅烧,可实现的再生。与此同时,为达成绿色回收和的目标,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电解回收工艺。已知:。11.一种现行回收工艺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取”反应中,正极材料成分为还原剂B.“浸取”时转化为和C.滤液2中D再生:12.电解回收工艺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电池板经光照产生的电子流向a极B.浸出:C.b电极反应:D.电解前除去中的杂质,可提高纯度【答案】11.B12.A【解析】【分析】电池正极材料(含少量金属),加稀硫酸及过氧化氢反应,生成铜离子、钴离子、锂离子,再加氢氧化钠进行沉铜,进一步加氢氧化钠进行沉钴,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碳酸锂,将得到的和在空气中煅烧,实现的再生;由太阳能电池电解回收工艺的原理可知,电极a上水失去电子变为氧气,所以电极a为阳极,电极式为,电极b为阴极,电极式为,据此作答。【11题详解】A.“浸取”反应中,正极材料成分中Co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2价,所以正极材料成分为氧化剂,故A错误;B.“浸取”时和稀硫酸及过氧化氢反应,由流程图可知,沉钴时加NaOH溶液生成Co(OH)2,则Co元素在“浸取”时转化为Co2+,Li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浸取”时转化为和,故B正确;C.滤液2中Cu(OH)2、Co(OH)2达到饱和,则滤液2中,故C错误;D.再生的过程中,在空气中煅烧,氧气为氧化剂,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B。【12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电极b为阴极,太阳能电池板经光照产生的电子流向b极,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浸出生成钴离子,钴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离子方程式:,故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b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故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电解前除去中的杂质,防止铜离子加NaOH溶液时生成Cu(OH)2,可提高纯度,故D正确;答案选A。13.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可以吸收,其可能的两种反应路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路径的总反应相同 B.路径Ⅰ是主要的反应途径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物相同,经过不同的反应路径,最终生成物相同,均为,总反应均为=,A正确;B.路径Ⅱ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故路径Ⅱ是主要的反应途径,B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D.生成物为,其内部含有共价键,离子液体中呈电中性,故离子液体中还含有阳离子,与之间存在离子键,D正确;故答案为:B。14.测定含量步骤如下:向含试样中先加入已知物质的量的过量溶液,再加入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浅红色即达滴定终点,消耗溶液。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定中有生成 B.不可先加指示剂,后加溶液C.试样中 D.以上实验步骤不适用于含量测定【答案】C【解析】【详解】A.滴定中溶液与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到达终点时与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Fe(SCN)3,故A正确;B.先加指示剂,则指示剂中的Fe3+与反应,影响终点指示,故B正确;C.溶液测定的是剩余的物质的量,需根据溶液的起始量与剩余量差计算碘离子的物质的量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化学(内蒙古卷)Word版含解析
2025-02-26
·
22页
·
1.8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