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分析1.【答案】D【分析】纤维素虽然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但作为膳食纤维,它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维持肠道健康,A选项错误。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非糖类。即使桑葚果实含糖量高,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然是水。B选项错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如膝跳反射),而孩童看到杏子分泌唾液是后天通过经验建立的(如吃过杏子,联想杏子的味道),属于条件反射。C选项错误。成熟的果实(如桑葚)会释放乙烯,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将青杏与成熟桑葚密封放置,桑葚释放的乙烯可加速青杏的成熟。D选项正确。2.【答案】A【分析】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系统降解和回收自身组分的过程,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和应对压力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多肽链,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并在内质网腔内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在高尔基体中加工和包装,最终形成溶酶体,A选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题目中介绍细胞自噬过程有多种自噬相关的基因参与,所以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都涉及到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选项正确。自噬小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这个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选项正确。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异常蛋白质被降解成小分子如氨基酸等,这些分子可以被细胞再次利用,参与新的蛋白质合成或其他代谢过程,D选项正确。3.【答案】D【分析】Na+内流后膜内外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河豚毒素通过与神经元上的Na+通道结合,阻断Na+内流,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A选项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在两个细胞之间传递。肉毒素阻止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会导致兴奋无法在细胞间正常传递,B选项正确。神经递质作用结束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有机磷农药使水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会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持续存在,从而持续发挥作用,C选项正确。氟西汀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也会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持续存在,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D选项错误。4.【答案】B【分析】题目考查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及其在氮循环中的功能。①硝化细菌的同化类型为自养型(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非异养),可将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硝酸。题目的同化类型描述错误(异养→自养),故①错误。②根瘤菌的同化类型为异养型(依赖宿主植物提供有机物),将氮气转化为氨(固氮作用),而非“将氨转化为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是宿主植物的代谢过程)。作用描述错误,故②错误。③尿素分解菌的同化类型为异养型,分泌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③完全正确。④固氮蓝细菌的同化类型为自养型(含光合色素,可光合作用),通过生物固氮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养料(如氨),④完全正确。正确组合为③④,对应选项B。5.【答案】C【分析】甲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非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基因1{#{QQABLYyEogAgAAAAAAgCQwEgCgKQkAACAQoORBAQIAABwBFABAA=}#}碱基序列的改变,而图示中A基因从常染色体被转移到性染色体Y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选项错误。甲是纯合棕蛹(AA),变异导致其一个A基因易位到Y染色体上,因此甲产生的配子中若含有Y染色体就一定含有A基因,与白蛹雌蝇(aa)杂交,所有F1雄蝇均AA为棕蛹。B选项错误。F1雄蝇基因型有两种为AaXY和aaXY(缺失的基因可看作是隐性基因),其中AaXYA与白蛹雌蝇(aaXX)杂交,子代有3/4的棕蛹。C选项正确。aaXYA与白蛹雌蝇(aaXX)杂交,后代雄蝇均为棕蛹,雌蝇均为白蛹。D选项错误。6.【答案C】【分析】用F蛋白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小鼠的免疫系统会识别F蛋白,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其中部分B淋巴细胞能产生针对F蛋白的抗体。从免疫后的小鼠脾中可以得到能产生F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因为脾脏是免疫器官,是B淋巴细胞集中分布和发挥免疫作用的场所之一,A选项正确。将获得的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PEG(聚乙二醇)诱导融合。PEG可以促进细胞融合,形成多种融合细胞以及未融合的细胞。经过筛选(如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可以去除未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以及同种细胞融合的细胞(如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从而获得杂交瘤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B选项正确。因为不同的杂交瘤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抗体,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并不是混合培养,而是要进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培养),并对每个孔中的细胞进行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出产生F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选项错误。已知F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不同的抗体,成功筛选出的两类杂交瘤细胞在小鼠体内培养,产生的抗体都是针对F蛋白的,所以这两类抗体均可与F蛋白结合,选项D正确。30.(12分)【答案】(1)微量(1分)减轻Cu对细胞主要场所代谢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2分)(2)叶绿素a(1分)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含量随Cu浓度升高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升高,光合作用增强,CO2的吸收速率增加;当Cu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叶绿素含量随Cu浓度升高而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下降,CO2吸收速率降低(3分)(3)二和三(2分)在遮光条件下,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u溶液处理生长状况相同的紫鸭跖草,一段时间后,检测CO2释放速率。(3分)【分析】(1)铜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但植物对铜的需求量很小,Cu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过多的Cu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液泡中,这种分布可以减轻Cu对紫鸭跖草细胞的毒害,原因是细胞壁和液泡可以将多余的Cu隔离,防止其进入细胞内其他主要代谢结构,由于Cu可使多种酶活性降低,所以这样分布减少Cu对细胞主要场所代谢的影响。(2)根据图1,叶绿素a受Cu浓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Cu对紫鸭跖草叶绿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上。据图1和图2,不同浓度Cu浓度下,叶绿素a和CO2吸收速率变化趋势相同,所以不同浓度Cu作用下紫鸭跖草CO2吸收速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一定范围内,叶绿素含量随Cu浓度升高而升高,叶绿素含量升高,光合作用增强,CO2的吸收速率增加;当Cu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叶绿素含量随Cu浓度升高而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下降,CO2吸收速率降低。2{#{QQABLYyEogAgAAAAAAgCQwEgCgKQkAACAQoORBAQIAABwBFABAA=}#}(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过量的Cu溶液使紫云英线粒体损伤变形,该变化可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二和三阶段受到严重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Cu溶液,因变量是有氧呼吸速率,检测指标是CO2释放速率,又因为测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需要在黑暗情况下,所以实验思路是在遮光条件下,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u溶液处理生长状况相同的紫鸭跖草,一段时间后,检测CO2释放速率。31.(9分)【答案】(1)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因子Z、胰高血糖素(3分)(2)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2分)(3)实验思路:用含细胞因子Z和不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分别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预期结果: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比不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中的高。(4分)【分析】(1)结合所学与表中实验可知,交感神经产生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L细胞,促进其分泌细胞因子Z,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因此神经细胞产生的物质甲为去甲肾上腺素,L细胞产生的物质乙为细胞因子Z,胰岛A细胞产生的物质丙为胰高血糖素。(2)丙为胰高血糖素,参与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其特点为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3)实验组使用减法原理进行设计,使小鼠分泌细胞因子Z的过程受抑制,继而检测到小鼠血糖升高过程受到影响,该结果可证明细胞因子Z与血糖升高有关,但并未直接证明就是细胞因子Z在血糖升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故应再使用加法原理设计一组实验。因题目要求进行体外实验,所以可选择动物细胞培养这项生物技术。由于该实验环境与原实验不同,无法直接形成对照,故体外实验也需涉及对照组。综上,实验设计为:用含细胞因子Z和不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分别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预期结果为: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比不含细胞因子Z的培养液中的高。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答案】(1)减少(1分)流入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②③答案顺序可调)(2)防止美国白蛾耐药基因频率的增加物理(1分)出生率(3)确保在白蛾蛹期精准投放;根据虫害密度确定合理投放数量;考虑投放区域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是否适合该种寄生蜂生存繁衍【分析】(1)美国白蛾幼虫大量取食植物叶片,导致生产者(植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减少。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时定量进行分析,一年中美国白蛾同化能量的去向除了呼吸散失,还包括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如捕食美国白蛾的天敌)、被分解者利用,以及未利用的部分(未被利用的个体或部分)。(2)防治美国白蛾可采用多种方法。化学防治时,多种高效低毒药剂需交替使用可避免单一药剂对害虫的定向选择,延缓抗药性进化,即防止美国白蛾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或3{#{QQABLYyEogAgAAAAAAgCQwEgCgKQkAACAQoORBAQIAABwBFABAA=}#}“避免抗药性个体存活并繁殖”)。交替用药的核心是避免“自然选择”导致抗药性基因积累,而非“药剂失效”。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诱杀美国白蛾的成虫,黑光灯光源属于物理信息,这是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吸引雄蛾,干扰交配,直接降低交配成功率,通过降低美国白蛾的出生率来减少其数量。(3)寄生蜂与美国白蛾为寄生关系,根据题目信息,为确保防治效果,投放该种寄生蜂应考虑的因素有投放时间即寄生蜂需在美国白蛾蛹期投放,确保幼虫可寄生蛹(若提前或滞后,蛹可能已羽化或被其他生物破坏)。还需控制投放数量,避免过度寄生导致生态失衡,或数量不足影响防治效果。考虑投放区域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是否适合该种寄生蜂生存繁衍。考虑生态安全,避免寄生蜂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如是否专一性寄生美国白蛾)。33.(10分,空2分)【答案】(1)IAIBRr、IBiRr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分别为IAIB和IBi,他们孩子的基因型不可能是ii,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2)92%1/27(3)ABC【分析】(1)父亲的ABO血型为AB,因此其基因型为IAIB。母亲的ABO血型为B,儿子甲的ABO血型为A,因此母亲基因型为IBi;Rh血型方面,父亲和母亲都是Rh阳性,因此他们的基因型中都包含R基因。由于他们有一个Rh阴性的孩子(儿子乙),说明他们都是Rr。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BRr、IBiRr。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中都没有i基因,因此他们孩子的基因型不可能是ii,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2)Rh阴性(rr)频率为0.64%(即0.0064),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r的基因频率p为0.08,R的基因频率q=1−0.08=0.92(即92%)。后代血型概率计算:儿子乙(IAIB)与AB型女性(IAIB)的后代中,AB型占50%;儿子乙为rr,只能传递r基因;女性为Rh阳性,其基因型可能为RR或Rr。女性为Rr的概率:2pq/(p2+2pq)=2×0.92×0.08/0.922+2×0.92×0.08=4/27。孩子同时为AB型和Rh阴性的概率为1/2×1/2×4/27=1/27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生物答案
2025-04-10
·
5页
·
213.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