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历史答案

2025-04-11 · 4页 · 281.4 K

答案选择题1.A材料中出土实物为西周礼器,礼器上面的花纹造型独特,充满艺术性,体现了权力与艺术的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生态与地域的关系,排除B选项;该器具没有体现祭祀礼仪的变化,排除C选项;礼器造型独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排除D选项。2.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严延年和于定国均有通过习法入仕为官的经历,体现了汉承秦制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传统,故选A项;材料中未涉及察举制的弊端、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和豪强势族的势力,排除BCD选项。3.C根据材料中“两共和可,画指为记”可知契约效力得买卖双方认同,故②正确;材料中“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可知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故③正确;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以及边疆与内地呈现大交融局面,材料没有体现,故①④排除。4.C材料中“侍卫亲军主要用于制约地方武力,并未兼有多种政治功能”体现了侍卫亲军的设置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侍卫亲军设置的作用,而非对传统兵制的传承,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中央行政体制的强化,故排除B项;材料中侍卫亲军的设置未体现封建化的发展趋势,故排除D项。5.B材料中体现了清代京城内专业化市场的发展,而非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故选B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新的经营方式出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俗化审美的初现,故排除D项。6.D根据表格海关人员中洋人与华人数量的变化可知,华人海关管理参与度有所提升,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西方国家对华的资本输出、近代中国的走私活动和清廷对西方管理经验学习的重视,排除ABC项;7.D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政府设立了可控告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贪污腐败行为的控告箱,体现了建设廉洁政府的尝试,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致力于监督体系的完善和改良社会风气,排除AC;工农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力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8.B1946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财经委员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既保障了战争和生产的需求,又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故B项正确。AC说法不正确;B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变更,排除。9.C1953—1956年间,正值“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鼓励职工家属用团结互助的办法解决自己的困难,有助于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故选C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与材料无关,排除ABD;10.D乔石同志在广州考察期间的谈话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中,广东的先行先试与向全国的经验推广并重的经济立法工作思路,故选D项;AB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D从中非合作论坛中,排除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到中拉论坛中,包括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南方合作贡献智慧,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显著,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拉美地区的市场潜力与美国对拉美国家的控制,排除BC。12.C材料中体现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借用希腊化时代的元素来强化王权,故选C项,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3.A拜占庭向基辅罗斯输出的主要是手工业制成品,而罗斯向拜占庭输入的主要是初级产品,以及在双方贸易中,拜占庭单方中断贸易的行为,均体现了拜占庭对基辅罗斯经济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教纷争和地域差异,排除BC;D选项属于因果关系倒置,排除D项。14.C通过材料“英国运河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及“运河的修建以不同地点之间的货物运输为目的”体现了英国运河的修建是地区利益和资本运作的产物,故C项正确;A项中,运河的修建是工业革命兴起的保障表述错误;BD项材料未体现。15.B法国在法属越南殖民地主要提供农业借贷,体现了对殖民地原材料的需求,以服务于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国通过金融借贷获取高额利润,排除A选项,CD选项不是法国提供农业借贷的目的,排除。16.B漫画中北约以战争续命,体现了北约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B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CD漫画并未体现,排除。17.(12分)(1)得益于煤的大规模使用(新燃料/能源);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比较全面(多个部门);纺织业等专业性提高(从家庭手工业中分离);规模化趋势的出现;标准化的推广;生产主体的调整(民营);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推动了民营部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商品经济);改善了社会的生活水平;促使了生产关系的调整(雇佣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对外贸易与交往。(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18.(14分)(1)背景: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发展;政府对交通的重视;商业发展的需求;地理位置重要;技术水平支持等。(每点2分,总分6分)(2)(8分)示例一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的多元的社会风貌(2分)说明:①悬泉置土砖砌筑坞堡、灰区、马厩、动物骨骼等(1分),反映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2分)(史料1分,意义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使者往来、出土文物多样,反映出对外交往频繁,官方重视与西域联系,政治生活较为活跃。“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史料表现了日常聚会等生活场景,并有娱乐活动,展现出民间生活的丰富性。)②苏丹哈纳驿站的客房、餐厅、浴池等设施(1分),显示出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有较为丰富的生活服务设施(2分)。(史料1分,意义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牲畜棚的存在表明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石结构建造”“镌有塞尔柱苏丹的名字”“政府征收通商税”体现了塞尔柱王朝时期君主制度、社会组织有序等。)示例二: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2分)说明:①汉简“小浮屠里(地名)七门西入”等内容(1分),反映出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2分)。(史料1分,意义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出土的丝织品等文物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等。)②苏丹哈纳驿站建筑采用石结构,城门呈尖拱状,中央矗立清真寺(1分),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反映出伊斯兰教在丝绸之路的传播(2分)。(史料1分,意义2分,共3分)19.(14分)(1)基本历程: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时期:东北国营钢琴厂起步;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瑞典技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目标后:产品出口并获国际金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技创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可得6分)(2)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推动;技术创新(或答科技发展);企业家精神(或答企业家的素质与能力);历史积淀的企业品牌价值(或答品牌的商标价值);区位优势;经济体制。(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8分)20.(12分)示例一观点:从经济视角看,“加长版20世纪”的定义是合理的。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电力、内燃机、电话电报改变生产生活。工业实验室兴起,像爱迪生实验室催生众多专利,推动新兴产业。现代公司制度确立,标准石油公司通过托拉斯提升效率与竞争力,标志经济进入新阶段,可视为20世纪经济起点。此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全球化加速。国际贸易扩大,国际分工细化,跨国公司全球拓展,如福特在欧洲设厂,促进汽车产业全球化,这一进程贯穿20世纪。20世纪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与复苏。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重创全球,罗斯福新政以政府干预助美国复苏,为他国借鉴,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推动经济繁荣。21世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大衰退,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困境,2010年前后北大西洋两岸经济增长难回往昔,标志一个经济阶段结束。综上,1870-2010年,经济领域历经技术革新、全球化、危机与调整,从经济视角定义为“加长版20世纪”,契合经济发展脉络,利于深入理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示例二观点:20世纪的起讫时间应基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而界定。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中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体系。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由西方列强主导,但它无法掩盖亚非拉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浪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这是全球政治发展的重要进程,远超西方视角所能涵盖。20世纪不仅有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苏俄(联)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后期亚洲四小龙崛起,打破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单一主导。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多元景观,是世界各国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体现。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发展共同铸就了20世纪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绝非西方文化一家独大。综上,20世纪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相互影响的世纪。从世界范围定义20世纪,能够更全面、精准地展现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避免陷入西方中心论的狭隘认知。

剩余2页未读,继续阅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