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高三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Mg-24S-32Cl-35.5K-39V-51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种杀菌消毒剂,它们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从而维护卫生和健康。下列试剂不是常用杀菌消毒剂的是A.次氯酸钠 B.高锰酸钾 C.双氧水 D.对氨基苯甲酸【答案】D【解析】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是常见的三种杀菌消毒剂,对氨基苯甲酸是细菌必需的营养物,不是杀菌消毒剂,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已知反应10Na+2NaNO3=6Na2O+N2↑可用于制备氧化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C.N2的结构式:N=N D.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A.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1,其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中子数为10的O原子的质量数为18,B正确;C.的结构式为,C错误;D.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错误;故选B。3.某实验小组同学从废干电池内黑色粉末中回收二氧化锰并验证其催化作用,所选择的仪器或装置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溶解固体 B.装置乙过滤溶液C.装置丙灼烧固体 D.装置丁加入MnO2产生气泡速率加快【答案】C【分析】废干电池内黑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石墨粉、、。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得到固体、石墨粉,灼烧固体除去石墨粉,得到。除去、碳粉中、的操作是溶解、过滤,;除去(灼烧无变化)中碳粉的方法是灼烧,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将灼烧后固体加入到中,产生气泡速率加快,证明的加入,加快了分解速率,属于催化剂。【解析】A.将混合物中、石墨粉分离出来的操作是溶解过滤,用装置甲进行溶解操作,故A正确;B.将混合物中、石墨粉分离出来的操作是溶解过滤,用装置乙进行过滤操作,故B正确;C.除去(灼烧无变化)中碳粉的方法是灼烧,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故C错误;D.将灼烧后固体加入到中,产生气泡速率加快,证明的加入,加快了分解速率,属于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C。4.依据元素周期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Mg,通入少量CO2,应生成,所以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lO+,D错误;本题选A。7.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C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D具有抗氧化性且能杀菌消毒可用作葡萄酒中的添加剂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用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A符合;B.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则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有因果关系,故B不符合;C.NaN3受撞击时分解产生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NaN32Na+3N2↑,可快速隔离司机,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有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作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和杀菌消毒,常用作葡萄酒中的添加剂,有因果关系,故D不符合;故选:A。8.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所以实验室通常用浓硝酸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加热浓硫酸与NaCl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HCl,说明浓硫酸酸性强于HClC.将CO2通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也无明显现象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A.实验室通常用稀硝酸清洗银镜,稀硝酸成本更低,故A错误;B.加热浓硫酸与NaCl固体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能发生,是由于HCl为挥发性酸,不断离开反应体系,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得以进行,与浓硫酸和HCl的酸性大小无关,故B错误;C.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被氧化为硫酸根,会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C错误;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是由于次氯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由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得溶液变红后褪色,故D正确;故选D。9.异靛蓝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燃料,目前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有重要的应用。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K中含3种官能团B.物质M与足量加成后,产物分子有个3手性碳C.向1molN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最多与3molNaOH反应D.物质K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答案】B【解析】A.物质K中含有溴原子、碳碳双键、酰胺共3种官能团,A正确;B.物质M与足量加成后生成,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其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位置为,B错误;C.N中含有酰胺基、和溴原子,且溴原子水解后会产生1个酚羟基,则向1molN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最多与3molNaOH反应,C正确;D.K的结构对称,含有4种环境的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D正确;故选B。10.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B.的过程中,,C.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D.断裂2mol和1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2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即氢气的燃烧热,故A正确;B.,物质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混乱程度减小,,。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故C正确;D.,反应热=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0,因此断裂2mol和1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2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故D错误;故选D。11.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方案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目的实验结论A验证复方氢氧化铝片中的氢氧化铝取药3片研碎,滴加过量盐酸并过滤,不断振荡滤液并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开始没有明显变化,随后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复方氢氧化铝片中存在氢氧化铝B检验溶液中的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存在C验证Fe2+还原性向FeCl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Fe2+具有还原性D检验苯中是否含有少量杂质苯酚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未观察到白色沉淀苯中不含苯酚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向滴有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因含过量盐酸开始没有明显变化,随后产生白色沉淀Al(OH)3,最后沉淀溶解得无色Na[Al(OH)4]溶液,所以复方氢氧化铝片中存在氢氧化铝,A正确;B.若为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氨气产生,应该说明使用浓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C.高锰酸钾也会氧化氯离子使得溶液褪色,不能说明Fe2+具有还原性,C错误; D.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苯中不含苯酚,D错误;故选A。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2SO3、NaHSO3溶液的性质。实验1:用pH试纸测量0.1mol/LNaHS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5。实验2:将0.1mol/LNaHSO3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测得pH约为3。实验3:往溴水中加入Na2SO3溶液,溴水颜色褪去。实验4:向0.1mol/LNa2SO3溶液中滴加HCl至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实验1可得出:Ka1(H2SO3)·Ka2(H2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