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卷旧教材)生物·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塑料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的统称,其形成的“白色污染”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成功发现一种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细菌,并从这个菌群筛查出能明显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多个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菌合成能降解塑料的酶至少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这种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若提取该细菌内的所有核酸进行彻底水解,会得到8种产物D.若将这种酶进行高温处理,则这种酶会被水解成为多种氨基酸【答案】C【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是因为生物界中还有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并不是所有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错误;C、该细菌中含有DNA与RNA2种核酸,彻底水解后可获得磷酸、脱氧核糖、核糖及五种碱基,共8种产物,C正确;D、高温会使酶空间结构被破坏、发生变性,水解需要水解酶的催化,D错误。故选C。2.苏轼在《格物粗谈》一书中记录了自己用活毛竹储藏樱桃的故事:“地上活毛竹挖一孔,拣有蒂樱桃装满,仍将口封固,夏开出不坏。”体现了古人在食物保鲜方面的智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刚采摘的樱桃因含水量大,无氧呼吸旺盛,故不耐贮藏B.密封条件下,毛竹腔内氧气含量降低,有利于樱桃的贮藏C.选用有蒂的樱桃可降低其腐败变质的风险D.樱桃在毛竹腔内贮藏的过程中,干重会逐渐降低【答案】A【详解】A、刚采摘的樱桃含水量大,但呼吸作用主要有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旺盛,不耐贮藏,A错误;B、密封条件下,毛竹腔内氧气含量降低,有氧呼吸被抑制,有氧呼吸也很弱,有机物分解少,有利于樱桃的贮藏,B正确;C、细菌易在樱桃去蒂的部位繁殖,而导致樱桃腐败变质,故选用有蒂的樱桃可降低其腐败变质的风险,C正确;D、樱桃在毛竹腔内贮藏的过程中,一直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干重会逐渐降低,D正确。故选A。3.血影蛋白是一种细胞膜骨架蛋白,它的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血影蛋白参与多种生物途径,如细胞伸展、细胞周期、突触小泡与神经末梢的黏附,还可以与高尔基体结合,并在细胞分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影蛋白是由1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B.血影蛋白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细胞周期C.血影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抗体的分泌D.血影蛋白对于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有重要的作用【答案】A【详解】A、血影蛋白是由2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A错误;B、由题可知,血影蛋白参与多种生物途径,如细胞周期,故血影蛋白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细胞周期,B正确;C、由题可知,血影蛋白在细胞分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合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可知血影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抗体的分泌,C正确;D、由题可知,血影蛋白参与多种生物途径,如突触小泡与神经末梢的黏附,故血影蛋白对于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有重要的作用,D正确。故选A。4.许多矿区经大规模开采后,往往造成土壤、植被的完全破坏、缺失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在这样的废弃矿区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废弃矿区的自然修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较快B.废弃矿区生态恢复以后,其直接价值大于其间接价值C.在废弃矿区地适当保留一些石块、石堆,有利于加快生态修复进程D.在废弃矿区地的修复过程中,应多种植各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食用或药用植物【答案】C【详解】A、某些废弃矿区地,因为矿石的大规模开采,往往造成土壤、植被的完全破坏、缺失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还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这样的废弃矿区地的自然修复速度极慢,并且由于水分状况差,土壤极其贫瘠,植被群落极难恢复。所以这些地区的自然修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矿区废弃地由于生态脆弱,所以生态恢复后,仍需进行适当保护,其间接价值(生态功能)仍大于直接价值,B错误;C、废弃矿区地适当堆积一些石块、石堆,有利于为小动物提供隐藏、觅食等环境条件,有利于其生态环境的恢复,C正确;D、由于水土等条件较为恶劣,因此矿区废弃地不适宜种植各种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植物。同时,由于还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所以是否种植食用或药用植物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D错误。故选C。5.倒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育种专家利用60Co-γ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种子,获得了半矮秆突变体“双辐矮糯”。“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相比株高降低,产量增高。将“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进行正反交得F1,F1自交后代(F2)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正反交实验结果可以排除秆高性状是细胞质遗传的可能B.“双辐矮糯”的半矮秆性状在诱变当代较难出现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种子D.F2中野生型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中半矮秆植株:野生型植株为1:3【答案】D【详解】A、根据题意,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自交后代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均为1:3,遵循分离定律,为核基因遗传,A正确;B、半矮秆性状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个体在诱变当代较难出现,B正确;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等特征,利用基因突变获得目的性状植株需要处理大量种子,C正确;D、假设与秆高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由F2中半矮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离比为1:3可知,F2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其自由交配所得的F3中半矮秆植株:野生型植株为1:8,D错误。故选D。6.在利用植物性原料制作畜禽饲料时,常添加一些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提高饲料保存过程中酶制剂的稳定性,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每克酶蛋白加入MgSO4(g)00.310.611.19保存8周后酶活损失(%)52372615A.实验开始前,应先测定酶的初始活性B.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酶的种类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由该实验可知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D.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可使饲料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畜禽【答案】C【详解】A、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该在实验开始前测定酶的初始活性,A正确;B、本实验探究的是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则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酶的种类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C、据表中数据可知,MgSO4浓度越高酶活损失越少,没有更高浓度的实验数据,不能确定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C错误;D、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被分解,动物可更好的吸收,使饲料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畜禽,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蕨麻也叫“人参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高原寒冷地区蕨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外界影响因素,选择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年平均气温1.7℃)中高寒草地和高寒湿地两个典型生态系统对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要获取总光合速率的数据,还需在条件下测量蕨麻的数据。(2)上图是根据在晴朗的天气下测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析两条曲线可得出结论:①两种植物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②草地蕨麻比湿地蕨麻在08:00~18:00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要(填“高”或“低”);③从总体趋势上来看,。(2分)图中曲线出现c1、c2的原因可能是。(2分)(3)有人认为,限制高寒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温度,若将温度上升为20℃,蕨麻的光合速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为了驳斥这种观点,你的理由是。(2分)【答案】(1)黑暗呼吸作用速率(2)低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者差异变化不大光照增强,气温上升引起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2的能力减弱,暗反应速率减弱,净光合速率降低(3)生物和环境具有适应性,蕨麻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物,将温度提高到20℃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会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甚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情况【详解】(1)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图中呈现了净光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细胞呼吸作用速率,然后计算得到总光合速率。(2)分析两条曲线可知,草地蕨麻比湿地蕨麻的光能利用率要低。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者差异变化不大。由图可知,c1、c2对应的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左右,该时间段光照增强,气温上升引起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2的能力减弱,暗反应速率减弱,净光合速率降低,出现c1、c2的“光合午休”现象。(3)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蕨麻具有适应高寒环境的能力,将温度提高到20℃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会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甚至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的情况,因此不会出现光合速率升高的情况。30.(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的监控主要依赖血糖、胰岛素的含量变化等指标。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与糖代谢紊乱相关。现将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值分为3组:A组为轻度增高组、B组为中度增高组、C组为重度增高组,测定3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FT3(游离在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对照组A组B组C组FT3(pmol/L)5.863.763.392.90(1)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功能上与(写两种激素)呈拮抗作用(2分),在维持血糖稳定的过程中,肝脏中的(成分)具有重要作用。(2)1型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可通过的措施缓解高血糖的症状。如果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高于正常人且胰岛素的功效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则为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写出两点)。(2分)(3)根据表格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2分)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出现异常可能是高血糖代谢紊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的功能,导致异常情况的出现。(2分)【答案】(1)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肝糖原(2)注射一定量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受损、体内存在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的抗体(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糖值越高,下降越明显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详解】(1)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增加血糖的去路,以降低血糖。在功能上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呈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在糖稳定的过程中,肝脏中的肝糖原具有重要作用,糖类摄入多时可合成,血糖低时可分解以增加血糖。(2)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通过注射一定量胰岛素缓解高血糖的症状。如果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高于正常人且胰岛素的功效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因为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受损或体内存在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3)根据表格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糖值越高,下降越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出现异常可能是高血糖代谢紊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导致异常情况的出现。31.(10分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全国卷旧教材)(全解全析)
2025-04-12
·
11页
·
171.2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