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北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具有染色体B.原核生物为异养生物,真核生物为自养生物C.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D.原核生物有核糖体,而真核生物却没有【答案】A解析:选A。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有染色体,A正确;大多数原核生物为异养生物,少数为自养生物(如蓝细菌等),真核生物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B错误;真核生物主要是多细胞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等),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B.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C.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D解析:选D。斐林试剂为蓝色,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氨基酸中不含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还原糖,C错误;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匀制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Cu2+和OH-,为碱性溶液,葡萄糖是还原糖,可在50~65℃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故选D。3.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68C.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共有142个羧基【答案】B解析:选B。柱形图显示:羧基总数为15个,R基上的羧基数目也为15个,而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15-15=0(条)肽链,进而推知该蛋白质由环状多肽构成,A错误;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126,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即等于18×126=2268,B正确;在环状多肽中,氨基总数=R基上的氨基数=17,C错误;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有15个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共有141个羧基,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细胞器时利用了差速离心法B.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用到了荧光标记法【答案】B解析:选B。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B错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进行的是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用到了荧光标记法,D正确。故选B。5.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一定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A解析:选A。蔗糖在筛管细胞中被蔗糖水解酶水解,从而使筛管细胞中的蔗糖浓度小于伴胞中的蔗糖浓度,伴胞中的蔗糖就可以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流入筛管中,A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蔗糖在筛管细胞中水解为单糖,所以筛管细胞中的单糖浓度大于薄壁细胞中的单糖浓度,所以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错误;蔗糖是顺浓度梯度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蔗糖的运输,C错误;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错误。故选A。6.下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不变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D.若图乙表示图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答案】B解析:选B。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植物所需CO2由CO2缓冲液提供,而产生的O2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因此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如果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植物呼吸消耗O2,而产生的CO2又被CO2缓冲液吸收,因此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虽然光照条件不变,但由于无CO2供应,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与NADP+等物质,从而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时再升高温度,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会下降,真光合速率下降,而一般情况下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较高,此时酶活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呼吸速率会升高。光合作用速率由a到b变化,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升高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适当提高CO2浓度会增大光合作用速率。故选B。7.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右图是肝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肌动蛋白基因B.三个都处于活动状态C.Ⅰ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均处于活动状态D.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TP合成酶基因【答案】D解析:选D。胰岛素基因和肌动蛋白基因是特定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ATP合成酶基因属于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基因,在活细胞中都可表达,故题图中ATP合成酶基因在该细胞中是处于活动状态的;只有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才能表达,肌动蛋白基因在肌细胞中才能表达,故D正确。故选D。8.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eq\f(5,8) B.eq\f(3,5) C.eq\f(1,4) D.eq\f(3,4)【答案】B解析:选B。由题意知,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该种群能进行自由交配,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3,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3,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胚胎致死的基因型aaBB的比例是eq\f(1,4)×eq\f(1,4)=eq\f(1,16),存活个体的比例是eq\f(15,16),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的比例是eq\f(3,4)×eq\f(3,4)=eq\f(9,16),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eq\f(9,16)÷eq\f(15,16)=eq\f(3,5),B符合题意。故选B。9.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5/12 B.5/6C.3/4 D.3/8【答案】A解析:选A。假设与该病有关的基因为A、a,由图中3号、4号和10号的性状表现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7号、8号和11号的性状表现可知,7号、8号的基因型均为Aa,由于6号、7号为同卵双生,所以6号的基因型与7号相同;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故8号和9号的基因型无对应关系,9号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所以6号和9号所生后代中正常的概率为1/3+(2/3)×(3/4)=5/6,故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6)×(1/2)=5/12.故选A。10.“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C.基因工程中一般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连接,获得的产物需经筛选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D.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答案】C解析:选C。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A、B正确;基因工程中一般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连接,获得的产物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不需要筛选,C错误;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D正确。故选C。11.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下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中C.图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QUOTE和QUOTE【答案】B[解析]选B。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①为淋巴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图乙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A错误。B(淋巴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血浆)中,B正确。图甲④(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C错误。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QUOTE和QUOTE④,D错误。故选B。12.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B.图中甲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乙细胞不能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答案】D[解析]选D。题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应该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题图中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D。13.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株某一器官生长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的B.图乙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2处,所以幼苗根的生长表现出向地性C.图乙3、4处的生长素浓度均对应图丙的C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湖北卷)(全题解析)
2025-04-12
·
14页
·
1.1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