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01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冰冻圈(cryosphere),是指地球表层连续分布且具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在陆地表层,冰冻圈分布于地面及地面以下数十米至数百米,包括冰川(含冰盖)、冻土(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积雪、河水、湖冰等,属于陆地冰冻圈。在海洋上,冰冻圈分布在水面上下数米至数百米,以及大陆架向下数百米范围内。如海冰、冰架、冰山和海底多年冻土等,属于海洋冰冻圈。冰冻圈还存在于大气圈0℃线高度以上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内,如雪花、冰晶等冻结状水体,属于大气冰冻圈。水平方位上,地球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是冰冻圈发育的主要地带。在竖直方向上,冰冻圈覆盖了从海底以下数百米到对流层中高层。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对大气、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冰冻圈发育的地带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中高纬地区的国家和经济体,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加上其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使低纬地区和小岛国家也不可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波及全球。为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短时期内冰冻圈科学从初创到向体系化发展,正在形成以图层整体为核心,既综合了各要素的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冰冻圈科学研究内容涉及冰冻圈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以及气候和水文、生态和资源、工程灾害、人文地缘、地理与地质地貌等多个方面。时间尺度从第四纪到未来几百年,空间上则从地球向行星拓展。其总体目标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内涵,为人类建设健康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团队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发展趋势,总结冰冻圈研究进展。解析冰冻圈科学内涵和外延,先后完成《冰冻圈科学词汇》《冰冻圈科学辞典》和《冰冻圈科学概论》(中、英文版)。同时,以机理、变化、影响、适应为主线,编写了“冰冻圈科学系列”丛书,包括冰冻圈物理、化学、地理、气候、水文、生态、微生物、环境、第四纪、工程、灾害、人文、地缘、遥感和行星冰冻圈等15个方面,涵盖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门研究机构,在一些部门和高等院校也建立了若干与冰冻圈科学相关的研究实体,多所大学开设冰冻圈科学课程,甚至还设立了冰冻圈科学专业,服务于冰冻圈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培养。“冰冻圈科学学会”也已筹建多年,该学会的学术年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壮大了冰冻圈科学研究队伍。扩大了冰冻圈科学的影响和普及。(摘编自秦大河等《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材料二:“美丽冰冻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遵循冰冻圈自然变化规律、冰冻圈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冰冻圈保护规律,通过防范冰冻圈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形成冰冻圈环境优美、冰冻圈文化传承、人与冰冻圈和谐、区域社会稳定及经济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格局。“美丽冰冻圈”概念源于美丽中国,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这一特殊自然环境要素的延伸与运用。美丽中国,顾名思义为中国美丽,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美丽,是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谐发展。而“美丽冰冻圈”是一种“自然要素美丽”,既然是自然要素。其变化就必然存在利与害两方面的影响,利用有利的一面。防范有害的一面,并化害为利,冰冻圈才更美丽,故冰冻圈美丽是利与害的辩证统一;其次,从社会经济属性上看,“美丽冰冻圈”与特定区域美丽密不可分,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特定区域美丽的综合体,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它既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丽”内容,可以说,“美丽冰冻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丽中国概念的内涵。“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构成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在“美丽冰冻圈”生态文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关系链条上,“美丽冰冻圈”形象地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冰冻圈增值增效途径的现实需求。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从内在逻辑来看,由冰冻圈服务与灾害风险组成的“美丽冰冻圈”系统和由社会、经济与生态组成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冰冻圈…资源生态社会经济耦合系统。一方面,两大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两大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关系,冰冻圈系统是建设“美丽冰冻圈”之美丽区域的物质基础之一,支撑与约束着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又影响着“美丽冰冻圈”加速抑或减缓冰冻圈系统的变化。(摘编自杨建平等《“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途径与模式》)1.(3分)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冰冻圈的相关问题,材料一从冰冻圈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材料二则是从对冰冻圈进行科普的角度论述。B.材料一围绕冰冻圈的内涵、分布、影响和我国冰冻圈科研事业的发展展开,材料二围绕“美丽冰冻圈”的内涵及特点展开。C.材料二阐释了“美丽冰冻圈”的概念及其由来,提出它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丽”内容。D.材料二认为“美丽冰冻圈”属于自然要素美丽,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特定区域美丽的综合体,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2.(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冰冻圈发育具有鲜明的地带性。主要集中在地球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这决定了其变化首先影响该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B.冰冻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根据具体分布位置可把地球表层的冰冻圈分为陆地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大气冰冻圈三大类。C.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这既是冰冻圈科研的内容,也是它的总体目标。D.“美丽冰冻圈”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中的延伸与运用,是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的冰冻圈,它的变化影响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会波及全球,对各纬度地区都产生直接影响。B.冰冻圈科学已向体系化发展,既综合各要素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圈层整体为核心的研究框架。C.冰冻圈——资源生态社会经济耦合系统由“美丽冰冻圈”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D.“美丽冰冻圈”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的反馈关系较为简单,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只会加速冰冻圈系统的变化。4.(3分)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通过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大力加强了暖棚、人工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经济应对高寒雪灾风险的能力。B.塞罕坝两代植树人在鲜为人知的角落造起了一百多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阻止了风沙南侵,保护了天津和北京。C.祁连山冰冻圈通过水源涵养、水量供给与径流调节功能为河西内陆绿洲社会经济发展与荒漠生态系统维持提供水资源,以保持自身生态稳定。D.以冰雪吸引人。以真诚打动人,以文化感染人,冰雪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把哈尔滨打造成了一座有内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理想之城”。5.(6分)结合两则材料,借鉴“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思路,简要概括如何推动“自然要素美丽”融入区域发展。【答案】1.A2.B3.C4.B5.①加强相关自然要素的科学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其变化机理和发展规律等。②遵循相关自然要素的变化规律、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保护规律。③对相关自然要素有利的一面要合理开发利用,同时防范其灾害风险,化害为利。④发掘相关自然要素自身独特的“美丽”,丰富“美丽中国”概念内涵。⑤维护和健全相关自然要素系统,为“自然要素美丽”之美丽区域提供物质基础。⑥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社会系统来促进“自然要素美丽”的良性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材料一从冰冻圈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材料二则是从对冰冻圈进行科普的角度论述”错误,材料一是从对冰冻圈进行科普的角度论述,材料二是从冰冻圈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这决定了其变化首先影响该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错误。由原文“冰冻圈发育的地带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中高纬地区的国家和经济体”可知,原文提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只在“中高纬地区”,而选项中“该地区”指代前文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指代错误。C.“也是它的总体目标”错误。由原文“其总体目标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内涵,为人类建设健康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知,冰冻圈科研的总体目标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内涵,并为人类建设健康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D.“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错误。由原文“‘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构成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可知,“美丽冰冻圈”只是“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对各纬度地区都产生直接影响”错误。由原文“冰冻圈发育的地带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中高纬地区的国家和经济体,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加上其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使低纬地区和小岛国家也不可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波及全球”可知,原文没有说产生“直接”影响,判断不合文意。B.“初步形成了以圈层整体为核心的研究框架”错误。由原文“为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短时期内冰冻圈科学从初创到向体系化发展,正在形成以图层整体为核心,既综合了各要素的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可知,原文“正在形成”,尚未形成。D.“……反馈关系较为简单”错误,原文是“复杂的反馈关系”;“只会加速”错误,原文是“加速抑或减缓”。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属于“防范冰冻圈灾害风险”。B.突出的是塞罕坝人植树治理风沙,与“美丽冰冻圈”无关。C.属于冰冻圈冰雪水资源利用。D.是“合理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成功案例。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此题根据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即可。由原文“为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短时期内冰冻圈科学从初创到向体系化发展,正在形成以图层整体为核心,既综合了各要素的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可知,要加强相关自然要素的科学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其变化机理和发展规律等,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由原文“‘美丽冰冻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遵循冰冻圈自然变化规律、冰冻圈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冰冻圈保护规律”可知,要遵循相关自然要素的变化规律、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保护规律,推动融入区域发展。由原文“通过防范冰冻圈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形成冰冻圈环境优美、冰冻圈文化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新高考Ⅱ卷01)(全解全析)
2025-04-12
·
21页
·
132.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