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4-24 · 18页 · 42.6 K

2025浙江省北斗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阅读(72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暴涨。来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小型风机、储能系统,成为欧洲日常用电的重要来源,有效降低了用能成本,中国生产的热泵更是供不应求。2023年,中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产品走向全球之前,新能源在很多国家都是“奢侈品”,完全无法与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竞争。随着中国新能源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欧洲对抗油气价格高涨的法宝,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无电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中国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还通过大规模部署清洁能源,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让可再生能源利用变得实惠、可及。物美价优的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估算,中国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碳减排的贡献度达41%,分别相当于美国、加拿大、印度、德国的2.5倍、4.1倍、7.0倍、8.6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领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有力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长期以来,中国不断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很多核心技术都是由中国企业率先推出或投入大规模使用。在光伏领域,中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在风电领域,中国在大容量机组研发,长叶片、高塔架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大功率风机、超低风速风机、深远海风电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出一批国际一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正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了成本和新技术普及时间,助力全球加速创新。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外资企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涵盖风电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德国、丹麦、挪威企业也纷纷组团到中国寻求合作机会。中国风电产业链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链。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支持欧洲企业深度参与中国风电发展。中国风电产业在国际合作中受益,也为外资企业成长提供了大量市场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和新能源产品,有效解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为消除能源贫困、落实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全球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节选自徐涵、杨忠阳、王轶辰《新能源产业调查》)材料二: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颠覆传统的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中国的换电重卡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范例。换电重卡是指通过“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模式分离车辆与电池所有权。这种模式解决了新能源重卡初期购置成本高的痛点,用户仅需支付车辆费用,电池以租赁形式按需使用,大幅降低初始投入(电池成本占整车40%以上)。同时换电站实现电池集中管理,延长电池寿命并提升梯次利用价值,形成“电池银行”新业态。所以商业模式的颠覆关键在于合理分配整个价值链,使新型生产关系适应新的生产力。然而,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轿车似乎还没有出现真正改变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因此,轿车要实现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三化”一体化才有可能改变商业模式。一方面,汽车企业不仅依靠销售汽车盈利,还可以从低碳化中获益,例如,特斯拉在2023年通过碳积分交易收入达到17.9亿美元。另一方面,车-网互动将电动化(电池储能)、智能化(车联网)和低碳化(新能源电力)三者结合成一个闭环。例如,比亚迪的V2G技术使车辆可反向向电网输电,开创能源交易新场景。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类似于座机电话到手机电话的转变,仍然是通信功能;从电动汽车到智能化电动汽车,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增加了娱乐和社交功能;再加上低碳化,就是真正的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成为“人员-信息-能源”三位一体的多功能移动终端,既是信息终端,也是能源终端,同时也是人员物流的终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具有交通、娱乐和盈利的完整功能。总之,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分别是新能源革命过程的上、中、下场。(节选自欧阳明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周期性和结构性趋势展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欧洲后,通过光伏组件和小型风机的规模化应用,降低了欧洲对天然气的依赖,这种替代效应终结了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B.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创新使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十年下降80%,这意味着其他国家会因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能源而丧失自主研发能力。C.中国企业掌握的新能源核心技术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开展绿色能源合项目合作,有效解决了这些合作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D.换电重卡采用“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模式,降低了购车成本,增加了“换电站”,这种价值链重构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规模化降本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风电产业链吸引德、挪企业合作,既因中国广阔的市场规模优势,以及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也因中国风电产业链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链。B.特斯拉在2023年通过碳积分年获利17.9亿美元,这表明材料二中“低碳化盈利”模式与材料一“中国贡献全球41%碳减排”存在数据关联。C.撒哈拉以南非洲使用中国光伏产品解决用电难题,正如欧洲依赖中国储能系统应对能源危机,两个案例共同印证物美价优新能源产品正走出国门。D.中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但若不能像新能源汽车领域那样构建“三化一体”闭环,则难以实现从技术优势到商业模式颠覆的跨越式发展。3.以下哪一项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一中“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使用成本”这一论点()(3分)A.德国政府自2020年起对进口中国光伏组件实施补贴政策,推动本土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长35%。B.2024年宁德时代与南非政府合作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电站,为30万偏远地区居民提供全天候稳定供电。C.光伏行业通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链条精益管理,将每瓦成本压缩至0.3美元以下,为全球提供了成本基准参考。D.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具备“72小时交付”的响应能力,全球50%的风电零部件在中国生产,并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供应链。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贡献。(4分)5.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可为材料二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未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变革”提供哪些基础支撑?(6分)(二)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想看星星遇到雨徐元锋朋友发来一段宁夏西吉震湖的星空视频:黑黢黢的山梁之上,星汉灿烂,每颗亮闪闪的星星,都是一个遥远的未知,无数颗星星隐现,打望着西吉偏远而多情的土地。繁星又“落”在湖面,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星河辉映,令人赞叹。去年夏天,我曾在宁夏采风游走,去了银川闽宁镇、吴忠红寺堡和固原隆德、西吉等地。未出发前,就寻思可以在西海固看星星了。宁夏文旅有张牌,叫“星星的故乡”,尤以中卫的沙漠旅游名气大,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酒店常一房难求。沙漠观星固然令人向往,但“西海固”3个字似有魔力,当年左宗棠一句“苦瘠甲于天下”让它刻在了众人心头,其实这里还是萧关故地,古丝绸之路也经过。我按捺不住憧憬:于沧海桑田、烽烟故道的西海固看星星,别有风味。在西吉住龙王坝,一个离县城10多公里的山村。印象深的,是“窑洞宾馆”外墙上数不清的牌子。原来,这里的乡村旅游闯出了条当培训基地的路子:观山景与道问学齐飞,既提干部人才素养又助农民增收。龙王坝四周皆山,飘荡在一片绿海里,当时雨水洗尘,更觉葱茏鲜亮。那雨不紧不慢的,由云朵而至树梢、庄稼,滋润着焦黄的大地,烟雨蒙蒙,水墨氤氲,竟生出几分江南之感。村里的带头人焦建鹏自诩: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日氧吧秋满果,龙王坝是个好地方!蓦然抬望眼,只见旱作梯田层层叠叠,村落星散。眼前的天台上,几顶旅行帐篷中,果真都架着望远镜。不过观星望远镜用不上了一入夜,雨还淅淅沥沥不停。一行人就围炉“捣罐罐茶”,天南地北地“谝闲”。别看龙王坝现在是明星村,10多年前穷得叮当响。这里地势高,村里几个组缺水厉害,路也烂。缺水敢叫龙王坝?这不稀奇,曾经西海固人缺啥盼啥,电视剧《山海情》不是有个水花姐嘛,缺水却叫涌泉村。焦建鹏说:许多人见牌子多,以为村里的国家补贴多,其实龙王坝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为了甩掉祖辈的穷帽子,先探路林下养鸡,鸡多了创办农家乐,农家乐再渐渐蝶变成培训基地,眼下正张罗做线上直播带货……我在窑洞里的农产品展示中心,见到了正在理货打包的杨建琴。杨建琴是40多公里外的马建乡杨路村人,30年前顶着舆论压力嫁进龙王坝一人往高处走,她偏往穷山沟里钻。日子一直过得穷搜搜。改变是从龙王坝办农家乐开始的。那时她在宾馆当服务员,踏实肯干,一步步做到了前台接待,如今又转战商品部。杨建琴是带孙子的人了,形象气质却不像“农村妇女”。她略施粉黛,身姿轻盈,面色如三月里的山花,活脱脱一个城里俏佳人。建琴姐一笑:年岁变了,田里的脏活累活都让机器干了,这工作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外头来的人都羡慕咱龙王坝呢!千百个龙王坝正在成长。如今去西海固,你难免意外:这是那个“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连绵无尽的旱海呢?“剖开一粒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呢?到处都是比肩全国的美丽新农村呐!拿生态说,焦建鹏回忆,小时候为了烧火做饭取暖,山要被扒三层皮:树砍了,草割了,连地面的“草胡子”都耙一遍,荒芜绝望不堪回首。如今呢?人努力、天帮忙,西海固好多地方降雨量翻了一番!怎么个努力法?西海固脱贫过程也是一部移民史,120多万人搬出西海固,不再向大自然母亲无休止地索取;加之史无前例的封山禁牧、植树造林,绿染西海固真真切切地付出了不少汗水。我专门去有“西吉水塔”之称的月亮山看了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牛羊。封山禁牧嘛,何况还是保护区。护林员马荣华拉着我,一口气看了几处泉眼,那流水潺潺汇聚,晶莹跳跃可爱。他说,几眼泉都是这几年自己冒出来的,四季不断流,“源头活水越来越多,下游的‘葫芦河’活得更滋润了。”啊,月亮山!曾几何时,这里连绵无尽的山脊承载荒凉让人绝望,来考察的吉普车都跑不出它的忧伤。月亮山地处西吉西北地势高处,缺水少地无门路,是西海固中的“西海固”。月亮山的名字来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片水草丰美的牧场,牧羊的少年一次丢了一只小羊,晚上他看到一个银盘驮着小羊徐徐升上天空。村民说,小羊成仙了,在天庭过好日子呢!后来一个路过的江湖术士施法,收走小羊和银盘,月亮山变得暗淡无光。那术士来到东海边,和龙王斗了300个回合,输了小羊和银盘,银盘又高悬夜幕,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山亦得名。我沉醉于这个传说,把它当作西海固人古已有之的浪漫“山海情”。云遮雾罩的绿水青山,既是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还是想象力的泉源,让每个劳作之人浸润着美,碧波清流汇出西吉人的文思之河:葫芦河。要知道,西吉县可是我国首个“文学之乡”呢!在月亮山,我还采风收集到一首“花儿”民歌:西吉有个月亮山,盘盘路儿上哩,维了个花儿赛貂蝉,一天么三回浪哩!微风起处绿波漾,花儿漫过月亮山。护林员马荣华不会唱花儿,但他也有歌。临走时,月亮山林场的职工们给我哼起一首歌:云岚雨露,山清水秀,扶苗护林、排险除忧,忙碌不停的身影,装扮这人间锦绣……歌的名字叫《春风知道我》,旋律悠扬歌词上口。“春风知道我,大山拥抱我,勤劳尽职的护林人,守护着山川的脉搏;春晖知道我,晚霞陪伴我,无私奉献的护林人,兑现对祖国的承诺。”西海固三天之行,绵绵雨水相伴,始终没看到星星。可颇有“穿越感”,离别时心中甚慰。绵绵细雨,对于干旱少雨的宁夏来说,何尝不是黄土地上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