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11-20 · 16页 · 645.5 K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1.研究人员发现胎盘生长因子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后,会阻断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对肿瘤养分的供给,使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胎盘生长因子抗体的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参与C.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润滑作用增强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D.胎盘生长因子抗体与肿瘤内胎盘生长因子的结合属于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详解】A、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B、胎盘生长因子抗体的合成与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参与,B正确;C、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C错误;D、胎盘生长因子抗体与肿瘤内胎盘生长因子的结合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B.孟德尔提出遗传规律——假说演绎法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构建法D.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D【解析】【分析】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详解】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设置有氧和无氧2个实验组进行对比,即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B、孟德尔在进行了豌豆杂交实验后,提出假说,并用测交实验证明其准确性,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构建法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D、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利用了荧光标记法,D错误。故选D。3.实验小组从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选取初始液泡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置于等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蔗糖分子不能进出细胞,各细胞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状态下细胞液渗透压大小关系为:丙>乙>甲B.t1时刻水分子进出各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t1时刻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均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D.细胞乙细胞液中蔗糖的渗透压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甲表现为吸水,初始状态下甲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乙细胞液泡体积不变,乙的细胞液渗透压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丙表现为失水,丙的细胞液渗透压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因此渗透压大小关系为甲>乙>丙,A错误;B、t1时刻各组细胞液泡体积均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B正确;C、t1时刻甲表现为吸水膨胀,由于存在细胞壁的束缚,其细胞液渗透压应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C错误;D、细胞乙初始状态下其渗透压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但是细胞液中存在多种溶质分子,而不是只有蔗糖一种溶质分子,因此细胞乙的细胞液中蔗糖的渗透压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渗透压,D错误。故选B。4.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B.B和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点均向上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在45℃时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最短,而后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延长。结合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洗衣粉中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可知该酶的活性随温度上升先增加后减少,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5℃。【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分析题图可知该洗衣粉中具有蛋白质水解酶,蛋白质水解酶的最适温度为45℃,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脂肪水解酶,A错误;B、酶在C点温度下催化效率下降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的失活,B、C两点的酶的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值,不会使酶的最适温度发生改变,只会改变酶的催化效率,故会使A点向上或向下移动,C错误;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即降低酶的量,会延长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则A、B、C三点均向上移动,D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可产生[H]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CO2固定不需要光照,但需要酶的催化D.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一部分来自H2O,一部分来自CO2【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反,百米冲刺和马拉松长跑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3、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2丙酮酸+4[H]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2乳酸                  (细胞质基质)4、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转换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可以根据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释放氧气的量和生成的有机物量来衡量光合作用强度。【详解】A、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还原为酒精和CO2或者乳酸,A错误;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B错误;C、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但是不消耗ATP,C正确;D、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6.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己产生了CO2C.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为厌氧型生物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研究其细胞呼吸过程的模式图,图示模拟的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中溴麝香草酚蓝可检测二氧化碳;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详解】A、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应该待实验结束后从甲瓶取出部分液体进行鉴定,A错误;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乙瓶的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B错误;C、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的真核生物,C错误;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能加快乙醇产生的速率,而乙醇最大产量由反应底物(纤维素水解液)的多少决定,D正确。故选D。7.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6厘米 D.8—14厘米【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问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求出子一代显性基因的个数范围即可。【详解】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可以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因此长度最小的是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为AaBBCc,含有四个显性基因,所以长度为6+2×4=14厘米,因此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8—14厘米,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8.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答案】B【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可知,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不同,C错误;D、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故选B9.下图是人体睾丸内一个细胞核中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依次表示染色单体和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b→c过程中C.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c→d过程中D.c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和d中无带斜线的柱子,故斜线柱表示染色单体;比较白色柱子和黑色柱子可知,两者比例为1:1或2:1,故白色柱子表示DNA,黑色柱子表示染色体,据此分析。【详解】A、a和d中无带斜线的柱子,故斜线柱表示染色单体;比较白色柱子和黑色柱子可知,两者比例为1:1或2:1,故白色柱子表示DNA,黑色柱子表示染色体,即图中“”、“”依次表示染色单体和染色体,A正确;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b-c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该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数量减半,B正确;C、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d过程中染色单体消失,说明该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C正确;D、c时期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说明着丝点未分裂,故不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D错误。故选D。10.科研人员用显微镜观察被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发现有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末端黏合,进而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染色体桥”(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染料染色后,经解离、漂洗再进行观察B.“染色体桥”结构增加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C.据图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