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考试卷(六)生物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大分子是生物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生物的依据B.人体摄入的多糖必须经过氧化分解后才能被吸收C.生物大分子间合成的关系可为:DNA→RNA→蛋白质→多糖D.核酸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改变,从而永久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详解】A、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一般不具有物种特异性,不能用来鉴别不同生物,不同生物的DNA和RNA的结构具有特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A错误;B、人体摄入的多糖如淀粉必须经过水解成葡萄糖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B错误;C、DNA通过转录形成RNA,RNA经过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蛋白质中酶会调控多糖合成的过程,故生物大分子间合成的关系可为:DNA→RNA→蛋白质→多糖,C正确;D、DNA高温变性、低温复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改变,永久失活,D错误。故选C。2.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B.“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能量流向植物,促进粮食增产C.“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氮、镁是叶绿素成分之一,缺(含氮、镁的)肥导致叶片变黄D.“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答案】B【解析】【分析】1、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2、及时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进行有氧呼吸,为无机盐的吸收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详解】A、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为根系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的根部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A正确;B、粪肥中的能量不能流向植物,粪肥中有机物可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无机物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粮食增产,B错误;C、氮、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氮、镁会导致叶片发黄,C正确;D、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可以提高阳光利用率,大豆上的根瘤菌还具有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D正确。故选B。3.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色盲基因用B、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Ⅲ-1色觉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的基因型为LMLNXBX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Ⅲ-1为MN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4D.若Ⅲ-1携带色盲基因,该基因可能来自Ⅰ-3【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LMLMXBY,Ⅰ-2的基因型为LNLNXBXb,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或LMLNXBXb,A错误;B、Ⅰ-3为M型,Ⅰ-4为N型,Ⅱ-4的血型MN血型基因为LMLN,为MN型,B错误;C、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或LMLNXBXb,Ⅱ-4的基因型为LMLNXBY,Ⅲ-1血型为MN型的概率为1/2,因Ⅲ-1色觉正常,不可能为XbY,故为XBXb的概率为1/7,Ⅲ-1为MN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4,C正确;D、Ⅱ-4色觉正常,Ⅲ-1携带的色盲基因不可能由父方遗传而来,故不可能来自Ⅰ-3,D错误。故选C。4.已知人巨细胞病毒单链DNA共有5387个核苷酸,如果使用单一的读码结构,那么它最多只能编码1795个氨基酸。按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计算,该病毒所合成的全部蛋白质的总分子量最多是197kD.可实际测定发现,人巨细胞病毒所编码的11种蛋白质的总分子量竟为262kD.科研人员测定该病毒单链DNA的序列,发现了重叠基因现象,如下图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据此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D、E基因中一个碱基对替换会引起两种蛋白质发生改变B.D、E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可能存在单链DNA→互补单链DNA→mRNA→蛋白质的过程C.翻译时核糖体在如图所示单链上从左往右移动,终止密码子位于基因的末端,使翻译终止D.图中所示基因重叠现象在各种生物体中普遍存在,能使有限的碱基携带更多的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昔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图中信息显示两种基因共用相同的碱基序列,相同序列中一个碱基替换可能引起两种基因的改变,但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最终不一定导致两种蛋白质发生改变,A错误;B、据图分析,该单链的碱基序列与mRNA的碱基序列相同(除T和U的差异外),故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可能存在单链DNA→互补单链DNA→mRNA→蛋白质的过程,B正确;C、翻译的模板是mRNA,图示单链为DNA链,不会发生翻译的过程,C错误;D、由图中结构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使有限的碱基携带更多的遗传信息,但重叠基因不是各种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D错误。故选B。5.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烟草花叶病毒相比,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有成分只有脱氧核糖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的长短有关C.搅拌和离心是为了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分开,便于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一个含32P的M13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增殖n代,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占1/2n【答案】D【解析】【分析】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是DNA病毒。【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与烟草花叶病毒相比,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有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A错误;B、由于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且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所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的长短无关,B错误;C、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是使细菌出现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出现在上层清液中,C错误;D、由于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一个含32P的M13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增殖n代,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占1/2n,D正确。故选D。6.轻触海兔的喷水管,其鳃就会收缩,此为缩鳃反射;连续重复刺激,缩鳃反射的幅度会变小甚至消失,即缩鳃反射的习惯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喷水管的感觉神经元在接受刺激后,钠离子通道会快速地开启和关闭B.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可能是因为感觉神经元末梢对连续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C.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可能是因为连续刺激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D.若多次刺激肌肉,肌肉反应正常,说明缩腮反射的习惯化与肌肉对来自运动神经元信号的反应能力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传导过程:①静息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②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③局部电流的形成: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同样的动作电位,兴奋向两侧传导。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膜外则相反。【详解】A、喷水管感觉神经元在接受刺激后,神经纤维会从极化状态先后发生反极化和复极化,发生反极化时,钠离子通道打开,膜外钠离子进入膜内,很短时间内,钠离子通道重新关闭,钾离子通道随即打开,发生复极化,膜内钾离子涌出膜外,A正确。BC、根据题意可知,缩鳃反射的习惯化表现为效应器反应减弱,有几种可能,其一是感觉神经元末梢对连续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其二是神经纤维上反极化程度减小导致动作电位变小;其三是在突触结构上,连续刺激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BC正确;D、若多次刺激肌肉,肌肉反应正常,则说明缩腮反射的习惯化与肌肉对来自运动神经元信号的反应能力无关,D错误。故选D。7.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的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B.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两种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D.以上两种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都是自身免疫病。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胰岛素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A正确;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都是自身免疫病,C正确;D、抗体1造成的糖尿病会使胰岛B细胞获得的调节信息减弱,胰岛素含量降低,抗体2作用于胰岛素的靶细胞,所以抗体2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抗体2造成的糖尿病会使葡萄糖转化分解减弱(竞争性减弱了胰岛素的作用),D错误。故选D。8.棉花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果实和叶片中放射性强度占全株的百分比B.根据该实验的三组处理结果推测,B组幼果的脱落率最低C.若本实验所用激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促进植株增高的作用,则该激素可能是赤霉素D.若增设D组,用激素处理叶片,则幼铃的放射性可能比B组更低【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1分析:实验设计要遵照单一变量、对照原则。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利用外源激素处理,因变量为叶片和幼龄的放射性强度。图2中A组不用激素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而BC作为实验组,并且BC之间又可以相互对照,若用激素处理全株,叶片中的放射性升高,幼铃中的放射性降低;若用激素处理幼铃,叶片中的放射性下降,幼铃中的放射性升高。【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处理的部位,因变量是果实和叶片中放射性强度占全株的百分比,A正确;B、棉花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由图可知,C组幼铃放射性较高,说明其脱落率最低,B错误;C、由于生长素和赤霉素均促进生长,故若本实验所用激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促进植株增高的作用,则该激素
精品解析: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考试卷(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11-21
·
21页
·
666.9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